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
2023-04-16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西塞山又名道仕袱矶、矶头山〕海拔176.5米长周18.5公里,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与一身。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黄石游览观光!我们今天将要去游览的是西塞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在此,我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西塞山座落在黄石市东部,三面环江,唯有一脉纤立山梁与千里楚山相接,素有长江中下游门户之称。西塞山又名道仕袱矶、矶头山,面积0.49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76.4米,山势突兀,横入长江,几近截断江面,因山形陡峭,崖悬壁立,状若关塞,故名。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与一身。从东汉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西塞山的战争达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观赏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诗填词近百篇,并在悬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市园林部门从1985年5月起,在西塞山着手进行游览小道、长廊、上观亭、桃花亭、沿江铁链护栏和桃花古洞、古钩鱼台的维修建设,景点不断得到开发利用。
西塞山,崖陡水汇,北有沃野千里,南有延绵群山,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据载,公元199年孙策攻黄祖之后,西塞山发生了数百次战事。西塞山壁立江心,横山锁水,危峰突兀,雄奇磅礴,易守能攻,为长江第一要塞。自东汉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百余次较大规模的兵争在这里发生。著名的战例有:“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走恒元”、“李自成大战清军”、“铁索横江”等。
西塞山曾有“九庙一观”的说法,是指其庙宇颇多,后因战事频繁,多为兵毁,现存的尚有龙窟寺。
西塞山,自然风光绮丽,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刘禹锡、张志和、韦应物待著名诗人曾在此留下千古绝唱。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留下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
西塞山的主要游览景点:北望亭、双观亭、桃花亭、牡丹亭、画廊、元真子钓鱼台、桃花古洞、三国古栈道、龙窟寺等。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西塞山了,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进景区参观!
桃花古洞
首先我们就来到了桃花古洞,它在西塞山北侧临江的陡壁间,洞高约3米,上圆下方,形如庙门,入内2米处被钟乳石封闭,传说是唐代诗人张忠和隐居钓鱼时休息或避雨躲风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洞门刻有“桃花古洞”四个字。1985年,去古洞必经之险道“一线峡”被拓宽,并安装了90米长的铁链护栏,以保障游客安全。洞下是古钓鱼台。
摩崖石刻
在山体东北悬崖之中,曾有不少石刻,如“飞来船”、“鳌鱼石”、“虎豹关”、“蛟龙窟”、“云林得意”、“震标仟仞”以及“钟崖”、“佛掌”等等,有些已随岁月褪去。在西塞山临江面的一块4米多高的碑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那里刻有每字见方1平方米的“西塞山”三个大字,为明朝进士朱其昌手书。由此东移则有明进士吴国伦的“龙蟠虎踞”摩崖石刻。在桃花洞两侧石壁众多石刻中,当代书法家楚图南写的“西塞山”三个大字,镌刻在洞左侧江崖壁上,每字见方5米,甚为壮观。
西塞山铁桩
在桃花洞右侧的矶头上我们可以看到一铁桩,高8.2厘米、宽3厘米、厚一厘米,铁桩中间有槽,旁边还有一锲。传说是吴王孙皓铁锁横江的遗迹。
龙窟寺
在西塞山东边山下,是唐代遗址。1986年已部分修复。相传寺内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来的牡丹花,该地一贾姓人家丫头逆主人之意助一穷秀才赴京赶考后屈死,功成名就后的秀才寻恩到此,丫头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变成洁白芳香、艳色迷人,二战期间该花被日本人抢走。
北望亭
这里是北望亭,它是一座仿古建筑,位于西塞山北峰山巅,此处可俯视江涛奔腾东去,江北散花洲和策湖碧绿万倾。亭正门“北望亭”三字为樊稼生题写。大家请看亭北面的那幅对联,上联:骋怀今古千秋事;下联:放眼乾坤万里心。南面也有一幅对联,上联:形胜在吴头楚尾;下联:风流于古往今来。该亭于1998年4月16日开工建设,同年10月28日竣工,总建筑面积为167平方米,亭高9.647米。总投资40万元。
西塞山牌楼
接着我们来到了西塞山牌楼,它也是一座仿古建筑,位于西塞山西面山腰,1986年6月动工兴建,1988年12月竣工,总投资12.3万元。牌楼上“西塞山”三个大字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题写。全长1.7公里的西塞山专用公路从牌楼下穿门盘山而上,直达山顶。 园林绿化 从1962年起,市人民政府就有计划地组织市民到西塞山上义务植树,现山上遍布松、柏、桃树等树种。春暧时节,桃花洞四周桃花盛开,与江涛浪花相映,景色诱人。
道仕袱
我们现在来到了道仕袱,它位于西塞山脚下东侧,这里在历史上先后设置过京都、西陵县、土复镇、楚雄镇、道仕袱镇、市和黄石城等。在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这里曾是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公元1935年8月中秋夜,日寇海、陆、空三军猛攻西塞险隘,使道仕袱这个千年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古镇雄貌现已踪影全无。 古钱窖
尽管道仕袱的古镇雄貌现已荡然无存,但在此处的六次古钱窖发现,却能证明其古代的繁华。
第一次,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发现一金窖及一墓葬的随葬物品。
第二次,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发现一钱窖,方中丈余皆满,钱贯铁线已朽。
第三次,清乾隆甲子(公元1744年)春,发现一钱窖,坎土长二三里,挖掘时间长达数月。
第四次,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发现一窖铜钱,被日寇用船满载而去。
第五次,1955年5月,大冶钢厂水利工程指挥部在西塞山下取土时,发现一银窖,出土银292锭,共重133.38公斤。
第六次,1967年11月15日,维修西塞山下江堤时,发现宋代钱窖,掘出方孔铜钱串近30万斤。
以上六次发现均在西塞山东,官至宋朝卫国公的吕文德故宅附近。前四次发现仅有文献资料可查,后两次发现则有大量实物为证。最后一次罕见的发现时值__期间,发掘的实物除文物部门留有千余斤外,所余部分被运到武汉冶炼厂销毁,实为一大罕事。据长年居住在道仕袱的村民传说,西塞山麓埋藏有九个钱窖,按此传说尚有三窖仍埋在地下。 古墓葬 解放后,在西塞附近,曾多次发现古代墓葬。
汉墓群
1955年,在道仕袱取土修筑江堤时,发现八座汉代砖室墓。出土文物有凿金片、五铢钱、货泉、铜镜、铁刀、四耳壶等。
晋墓
1982年3月,发现两座魏晋时期的砖室墓葬,一号墓出土青瓷碗等16件;二号墓曾被盗掘,仅存瓷碟一件。
元墓
1983年9月,发现元代墓葬一座。墓内发现印有“西方净土”、“西方极乐”字样的“制钱”,反映死者信奉佛教。
解放后在西塞山附近一共发现从东汉至明代的墓葬40多座。因保护不周,存者极少。
古诗词
历代名士六朝有江淹、何逊,唐有张志和、刘禹锡、韦应物、李白……,宋有苏轼、黄庭坚、陆游……,明有吴国伦、王世贞、易应斗……,清有宋湘、詹应甲以及现代的董纯才等共40余人,留下吟西塞山的诗词。
写与战争有关的诗有:明代张居正的“指点吴魏争雄处,万军一日蛟龙吞。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顾澍的:“西塞山前百战场,当年将士有辉光”等。
写西塞山美景的有:唐张忠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陆游的:“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等。
写西塞山古迹的有:唐诗人王周的:“千寻铁锁无人问,石壁空存道者形”;王可象的:“龙窟寺前新涨急,玉虚殿后碧峰圆”;李增荣的:“桃花洞口常盟鹭,流水声中独钓鱼”等。
写西塞山雄伟气势的有:李白的:“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韦应物的:“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张文潜的:“危矶插江生,石擘青玉”等。
古战场
由于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难攻,并由绵延起伏的黄荆山作依托,成为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在此出战事一百作次。
孙策攻黄祖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冬,孙策为报杀父之仇和向西扩张的需要,发兵攻黄祖,在西塞山激战获胜,再攻夏口亦胜。整个战役获黄祖妻息男女七人,船六千全艘,财物山积。西塞山成为孙氏辖地。
三国战乱
孙策死后,黄祖又经常侵扰西塞山,孙权也三次征伐黄祖,使西塞山狼烟不断。吴人设置“铁锁横江”重点把守。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冬,晋倾举国之兵分道伐吴,晋将军王睿、唐彬浮江东下,激战西塞山后东下建业,“受皓之降”。三国分立局面终结。
农民起义军血洒西塞山
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农民领袖徐寿辉设重兵扎寨西塞山,后被卜颜铁木儿摧毁。明末李自成取南京途中“兵败富池口”,后取西塞山转战鄂南。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洪秀全率太平军弃武昌东下,在西塞山、道仕袱战胜清将向荣的追兵,东进南京建都。第二年太平军西征,第三年太平军与清军争夺武汉均在西塞山展开恶战。 一九三八年十月八日,七十四、八十二、九十三等师,在西塞山与日寇混战五昼夜,重创日军。这是发生在西塞山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
此外,晋末刘裕攻桓玄,南朝宋时萧道成战沈攸之,唐朝唐曹王皋复淮西等均在西塞山留下过血风腥雨。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游完了西塞山。感谢大家在旅游中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最后,欢迎你们的再次光临!届时,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再见!
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2
在清明假期里,我、可可、涵涵一起去爬西塞山,一到山脚,我就定好目标,一定要爬到山顶的亭子里。
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向山顶爬去。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花,其中,最令我惊讶的是阿拉伯婆婆纳和迎春花。婆婆纳身披一件蓝衣裳,还有些白色的光芒,虽然“她”那衣裳的颜色比较鲜艳,但是“她”的身材却很矮小。迎春花也不甘示弱地披上黄衣裳,迎接新一年的春天,迎接踏青的朋友,迎接飞舞的蜜蜂和蝴蝶。
我们一路边走边看,在路途中我发现了山边的长江回旋着,江面上好似两条大鱼反着游,中间就形成了一些旋涡,似乎想把所有的船都吞没。可是每艘船都敏捷避开了这些陷阱,长江气得火冒三丈,气愤地跺着脚,溅起朵朵雪白的浪花。山腰上也不时有来来往往的人与这雄伟的长江合影,也有人正向山顶爬去,想看到更广阔景色,头顶的鸟儿也在空中飞翔着久久不愿离去。
到了山顶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寻找昆虫,不一会,可可就对我说:“我找到了一只昆虫!”我跟着她走过去一看,是一只蟋蟀,而且腿部还是红色的,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那好似是个有毒的蟋蟀,我可得小心点呀!我拿起一个空瓶子,把瓶子靠近蟋蟀,猛的一下用瓶子罩住它,等它跳到杯底时,我再迅速地把瓶子倒过来,立刻盖上瓶盖,小心翼翼地拿起瓶子,与同学一起兴奋地欣赏起我们的战利品。
我喜欢这次的登西塞山之旅,这里的花、长江和昆虫都令我难以忘怀。
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
我要给大家讲一个与西塞山有关的故事,题目是《铁索横江之战》。
在我们黄石市区的不远处,沿江水东去的方向,有一座山名叫“西塞山”,十分雄伟。相传,秦始皇途经黄石时,一座大山挡住了他的去路,于是,秦始皇挥动赶山鞭,将这座山劈成了两半,一半顺江而下,流至阳新县的富池江畔,取名为半壁山,一半留在原地,即今天的西塞山。当然,这是一个神话传说,但西塞山以横卧江面,断江插浪的险要,而成为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这已经是历史的事实。自东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一百多次较大规模的兵争都发生在这里,其中著名的战例有:“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铁索横江”、“李自成大战清军”等等。下面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铁索横江”的故事。
公元280年,即晋太康元年、三国末年,晋国在灭亡蜀汉后,晋武帝司马炎积极为消灭吴国作准备,他诏令益州刺史王浚修舟舰,练水师。太康元年二月,晋武帝开始了他的灭吴计划。王浚率浩浩荡荡的大军从成都出发,顺江而下,沿途几乎所向披靡,兵不血刃就夺取了夏口、武昌等要塞。吴军依仗长江天险,在西塞山等处江面设置障碍。他们借用西塞山的地势,在江面上拉起了条条铁链,在江中密密麻麻地插上了许多的铁锥,企图封锁大江,阻止王浚的船队向吴地进发。王浚获知情报后,针对吴军在江上所设置的障碍,迅速组织兵力,找来材料扎起了无数个大木筏,在木筏上用稻草做了一些人,并让他们身披岂甲,手持兵器,用此来蒙骗吴军,还让会游泳的士兵藏在筏内,顺江而下。当木筏遇到水中的铁锥时,这些铁锥都扎在木筏上,把这些铁锥清除得干干净净。然后,王浚的水师又扎了许多火把,在火把上灌了很多的油,把这些火把都堆在木筏上,密集的木筏铺满了整个江面,缓缓向铁链驶去,当这些木筏一接近铁链,王浚的水师就点燃这些火把,浇满油的火把立即“辟辟啪啪”地燃烧起来。这时,江面上风很大,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顿时一片火海,雄雄的烈火很快就把横锁在江面上的一条条的铁链熔断。吴军望着他们苦心设置的障碍被王浚的水师一一清除干净,不禁胆战心惊,丧魂落魄,鬼哭狼嚎,溃不成军,纷纷举旗投降。吴国就这样,最终走向了灭亡。这一战彻底结束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一仗已经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可江还是这条江,山还是这座山,“山形依旧枕寒流”,但它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些使它变得更加神秘,更加美丽,也更加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黄石的孩子,热爱我们黄石的这片山河。
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4
湖北省黄石市东部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山——西塞山。无论是生机勃勃,桃花盛开的春天,还是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的冬天;无论是薄雾笼罩的清晨,还是绚丽多彩的黄昏,西塞山永远都是那么迷人。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桃花绽开了,露出了粉红色的笑脸,一大片一大片到处都是的,多得数不清,就像粉红色的彩霞洒落在西塞山上,也仿佛像在迎接春天的到来。一群群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地翱翔,一边飞一边鸣叫。看到这美丽的桃花和正在翱翔的白鹭,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张志和作的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郁郁。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炎热的太阳光。林间小路上有点点光斑,路边的野花多的数不清,有的粉如霞,有的白如雪,有的红似火,有的蓝如天,各种各样的野花多得数不清,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当然,偶尔也会有几棵野菜“挺”在中间:竹笋啊,野葱啦,蕨菜呀,等等……
秋天,树叶有的变成了黄色,有的变成了红色,红的像一团能熊熊燃烧的烈火,有的半黄半绿,有的依然翠绿。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慢慢地飘下。小草也变黄了,西塞山金黄一遍,真是层林尽染,叠翠流金。不过,你如果轻轻拨开草丛,仔细地寻找,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有酸甜可口的野草莓,紫红的山楂,紫玛瑙似的野葡萄,让你大饱口福。
冬天,西塞山转眼间就换上了银白色的棉袄。小路上,树枝上,树叶上,亭子上积满了白雪。雪花在空中飞舞,大雪过后,地上白茫茫的。小路被雪覆盖了,小草也盖上了棉被。有些小草很淘气,不想盖棉被,露出点点尖尖的脑袋。树枝上落满了白雪,松柏像把伞,山顶上的北望亭在雪白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
美丽的西塞山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它是多么美丽呀!
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5
这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文明小标兵”去西塞乡的橘子园游玩,我们一切都准备就绪,便跟车出发了。在路上,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去的橘子园很大,占地面积40亩,有1000多棵橘子树,树龄最长的有30年,最短的也有6、7年了。这些树的年龄可真不小啊!
我们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了目的地——西塞橘园。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橘子树,墨绿色的枝条上挂满了橙黄色的橘子,像夏夜的一片繁星,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美丽的果园。正当我看得入迷时,老师给每人发了一个袋子,说是要我们去摘橘子。我兴奋地接过袋子,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进橘子园深处,周围到处是枝叶茂密的树木,墨绿的枝叶一片覆盖在另一片上面,形成了一把把大伞,偶尔出现叶子稀疏处,阳光像铜钱似的洒了一地。我随手摘了一个黄灿灿橘子,迫不及待地剥开皮,鲜甜的果汁涌了出来,金黄的果肉露了出来,情不自禁地咬一口,嗯!
味道酸甜可口,好吃极了。一位果农告诉我,受阳光照晒充足的橘树,结出来的果实就大,颜色就黄,而且很甜。我照果农说的,找到了一棵这样的果树,摘了一个吃,果子汁多肉嫩,甜润爽口,比先前的那个橘子更甜。我想这里面还很有学问呢!
我们在橘林间跑来跑去,玩得很开心,一不小心,将一棵橘树的粗枝条折断。果农看见很心痛,他扶起折断的枝条,告诉我们,这些果树都是他们一棵一棵地栽种的,还要一棵棵地浇水、施肥、除虫,从小树苗长到今天这样能结果子,需要很多年。听了他的话,我的脸不禁“唰”地一下红了:我们吃的这些橘子,都是他们用汗水浇灌的啊!
在回家的路上,我回味着摘橘子的快乐,同时也想着果农们的一番话,没有他们的辛苦,那有橘子的甘甜。
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相关文章:
★ 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
★ 湖北黄石西塞山导游词
★ 湖北黄石简介导游词
★ 湖北黄石东方山导游词
★ 湖南南岳衡山 导游词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11569.html
猜你喜欢

转正自我鉴定范文大全五篇


入团申请书800字优秀范文十篇


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5篇


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方案15篇


个人承诺书简单范文


市场前景分析范文


各种意向书范文五篇


面试时的英语自我介绍7篇


收据怎么写,收据范文


党员学习心得5篇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