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翻译 论语十则翻译是什么
2022-10-11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一、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三、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四、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五、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六、孔子说:“见到有才能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七、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八、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
九、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十、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原文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五、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九、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十、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十则》注释
一
子:先生,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曰:说,说道。
学:学习。
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常常;习,复习,温习。
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
说:通“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朋: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自:从。
乐:快乐。
而:转折连词,相当于“却”。
愠 :生气,发怒的样子。
不:表示判断。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二
吾: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检查。在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三
温:温习。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以为:可以、能成为。
以为:以(之)为,凭借(这一点)作为。之,代指温故而知新,译为“这一点”。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了”。
四
学:学习。
而:却,表示转折。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危害。
五
女:人称代词,你,后作“汝”。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智慧,这里指聪明。
之:代词,对待知与不知的关系。
诲(huì):教导。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是: 这。
六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
内:内心,自己。
七
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
行:走路
必:副词,一定。
师:老师,先生。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在其中。
择:选择。
其:代词,代指他们。
善者:好的方面。善:好。者:...的方面
而:顺接连词。
从:跟从,学习。
改:改正。
八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为:看作。
任:责任。
已:停止。
远:遥远。
而:表并列(任重而道远)
九
之:这里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十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
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论语十则》赏析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总共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
《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作者介绍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1357.html
猜你喜欢

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好处与坏处


苛政猛于虎翻译 苛政猛于虎也原文和译文


家长意见怎么写 家长评语怎么写


白日依山尽的尽是什么意思 白日依山尽的尽代表什么


打草惊蛇的故事 打草惊蛇的寓言故事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磁场的基本性质


乘和乘以的区别 乘和乘以有什么区别


咏柳的诗意 咏柳古诗的意思


智子疑邻的文言文翻译 智子疑邻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对牛弹琴的道理 对牛弹琴的意思和寓意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