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
2023-06-14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有哪些?在日常的工作变换、档案记录、升迁、宣传工作、考评等活动中,常常需要撰写个人主要事迹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篇一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在家乡积极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篇二
赵一曼
(1905-1936)
赵一曼,女,汉族,四川省宜宾县人,中共党员。1923年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视死如归,从容就义,年仅31岁。
考入黄埔军校,巾帼不让须眉
赵一曼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在进步青年、大姐夫郑佑之的引导下阅读了《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新书刊,很快接受了革命思想,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1923年冬,赵一曼加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并担任共青团地委妇女委员、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
1927年初,赵一曼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中国军事学校的第一批女学员。在学校的军事化管理下,赵一曼和其他女兵们一起,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学习。在训练场上,赵一曼既学习了指挥作战,也能够手持步枪冲锋在山道和树林;政治课上,李达、许德珩、恽代英等教官的理论讲授,则更加坚定了赵一曼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留给宁儿的一封遗书
别子出关的赵一曼,在沈阳、哈尔滨等地从事抗日活动,后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任政委。1935年11月5日率部队同日伪军作战中为掩护战友转移受伤被俘,在狱中与日伪进行了英勇机智的斗争。1936年8月2日,日寇将赵一曼押赴刑场。
囚车到了珠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县城时,敌人问:“你有何要求?”赵一曼说:“要纸和笔,我要给我的儿子写信。”在囚车中的赵一曼,饱含深情地给儿子写下: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狱中诗彰显民族气节
誓志为人不为家,
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是赵一曼女士的狱中诗。从此诗中可看出赵一曼性如烈火、意志如钢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巾帼不让须眉的革命气概。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日本战败后,战犯大野泰治一直保留着赵一曼在狱中写的诗的纸片。在被要求交出时,他像对待圣物一样,先是立正站起,给纸片敬了个军礼,然后跪地忏悔说:“我一直尊敬赵一曼女士,她是真正的中国女子。作为军人,我愿把最标准的军礼给我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一个人,我愿意下跪求得赵女士灵魂的宽恕。”
生为女儿身,不比男儿弱。1962年,郭沫若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赵一曼,写下了一篇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章:“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尤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
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篇三
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父亲李鸿绪,母亲兰明福。曾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看病。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为七。
1913年,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1918年,父亲逝去,由封建思想严重的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帮翰管家。“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
1923年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奉命回国,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调到东北,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
1933年,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同年4月,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1934年春,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铁北区区委书记,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
1935年11月,与敌作战中,为掩护部队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在狱中,敌人动用酷刑,她坚贞不屈。敌人为获得我军情报,送她去医院治伤。她却乘机晓以民族大义,教育争取了看守的伪警察和治伤的护士。
1936年6月28日,3人一同逃离哈尔滨奔往抗日游击区。第三天清晨,在距离游击区不到10公里处,被伪骑警追上逮捕。敌人用尽各种酷刑,她严守机密,挫败了敌人的图谋。
1936年8月1日,敌人将她押往珠河县。8月2日,敌人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面对敌人的屠刀,她大义凛然,毫无惧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壮烈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篇四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出生在四川宜宾。五四运动爆发后,她在大姐夫——共产党员郑佑之的鼓励和引导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文化思想。
学生时代的赵一曼,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成为学生领袖,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各项革命运动。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她考进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次年,参加了由叶挺指挥的北伐军讨伐反动军阀的战斗。
1927年9月,赵一曼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1928年,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她接到组织通知回国从事革命斗争。
“在苏联学习期间,赵一曼结识了人生伴侣陈达邦。接到回国通知时,正怀有身孕。”赵一曼纪念馆馆长陈怀忠介绍,强烈的报国之心让赵一曼毅然选择了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临行前,她到照相馆抱着年幼的“宁儿”,留下了与儿子的唯一合影。
在东北,赵一曼先在沈阳、哈尔滨领导群众地下抗日,后在珠河等地带领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她能文能武,机智过人,曾参与领导了震惊日伪统治集团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极大鼓舞了东北人民反“满”抗日的热忱。
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在一次与日伪军的战斗中,她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不幸被俘。
日军对赵一曼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6月28日,赵一曼在医院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但很快被追敌再度抓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寇杀害,牺牲时年仅31岁。临刑前,她给幼子写下一封遗书: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封遗书后来经“宁儿”陈掖贤重新誊写,留给他的女儿陈红。“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身带着这封遗书。”陈红说,“父亲告诉我,要将奶奶在信中传达的爱国情怀与赤子之心作为家风,永远地传承下去。”
2009年,赵一曼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赵一曼的一生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调到东北,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
1932年
赵一曼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
1933年
赵一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同年4月,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
1934年春
赵一曼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铁北区区委书记,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
1935年秋
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而当地战士们则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日伪报纸也惊叹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
1935年11月
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在狱中,受到日军酷刑折磨,但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1936年8月2日
壮烈牺牲于日军的屠刀下,年仅31岁。
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篇五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
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泼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
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篇六
赵一曼是一位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1935年11月,她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被俘。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时年31岁。
东北人民革命军中的“女政委”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后,东北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怒潮,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在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的抗日斗争中,涌现出大批革命英烈和抗日志士,共产党人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早年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经历了大革命急风暴雨的严峻考验。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被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苏联回国后,在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之后,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工作,历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哈尔滨总工会负责人。
1934年春,满洲省委组织部长何成湘与赵一曼谈话,派她担任中共珠河县中心县委委员,作为县委特派员到抗日游击区开辟工作。从城市到农村,从地下工作到武装斗争,赵一曼勇往直前,坚毅果敢,平易近人,很快赢得同志们的信任和尊重。
1935年秋,赵一曼任中共珠河铁道北区区委书记兼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委员,指挥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闻名遐迩。
1935年11月,日军调动大批兵力对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游击区进行“大讨伐”。一天凌晨,赵一曼和二团部队遭到日军包围。坚持到晚上,赵一曼对团长说:“现在机会到了,你带领部队和伤员突围吧,我带一班掩护。”团长说:“这怎么行?你是女的,你先走,我掩护!”赵一曼说:“什么男的女的!快!你有责任把部队带出去!”
在赵一曼和一班掩护下,团长带领二团终于突围出去。
女中豪杰,英勇顽强
赵一曼等人完成掩护任务,最后撤退时,她的大腿受了重伤。她带着其他3名同志到珠河县一个农民家里养伤。敌人得到消息,前来抓捕。赵一曼奋不顾身与伪军搏斗,左腕中枪,昏迷被俘。
敌人见赵一曼伤势严重,怕她很快死去,连夜审讯。赵一曼坚不吐实。气急败坏的日本特务用马鞭子抽打赵一曼左腕上的伤口,用鞭杆狠戳她腿部的伤口……赵一曼虽然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5天后,她被带到哈尔滨,关押在伪滨江省警务厅地下室看守所。此时赵一曼的腿部伤口溃烂化脓,生命垂危。日军由于没能得到赵一曼的口供,还不想让她马上死去。于是将赵一曼送进哈尔滨市立医院监视治疗。医院具有爱国思想的医生钦佩赵一曼英勇不屈的精神,对治疗格外精心认真。3个月后,赵一曼腿上的伤势开始好转。
在此期间,赵一曼发现看守她的三个警察中,27岁的董宪勋具有民族正义感。为激发其爱国之心,赵一曼便尽力争取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董宪勋和17岁的见习护士韩勇义,都表示愿意帮助赵一曼。
赵一曼伤势稍有好转,日本特务便又对赵一曼进行审讯,不断严刑拷打。赵一曼始终坚贞不渝,她的精神深深地教育着韩勇义和董宪勋,他们决心甘冒生命危险,帮助赵一曼早日逃离敌人魔掌。
民族英雄,名垂千古
1936年6月28日晚上,在董宪勋、韩勇义帮助下,赵一曼坐上马车逃离虎口,奔往游击区。日军接到赵一曼逃跑的报告后,气急败坏,立刻严密搜查。
6月30日凌晨5时,当赵一曼一行乘坐的马车来到离游击区只有20多里的阿城县李家屯附近时,日军从路旁的田地中包围上来,刚刚脱离虎口的赵一曼,又一次陷入魔爪。
赵一曼被押到哈尔滨后,日本特务、特高课股长亲自审讯赵一曼,施用了各种酷刑。但是,赵一曼大义凛然,毫不屈服。受赵一曼影响和教育的董宪勋、韩勇义被捕后,都表现得十分坚强。
7月末,日军决定把赵一曼押到她曾经战斗过的珠河县,处死“示众”。被押上前往刑场的火车后,赵一曼想到从此要和5年未见的儿子永别,心中涌起无尽的母爱与亲情,匆匆给儿子写下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 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36年8月2日,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被日军押到珠河县小北门外。面对死亡,赵一曼视死如归,慷慨就义,充分表现出一位共产党人、抗日战士的浩然正气。
红枪白马女政委,女中豪杰赵一曼!她曾经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令敌寇闻风丧胆;后因战斗负伤被捕,在敌人的严刑逼供面前,她毫不屈服,视死如归,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临刑前,她又柔情示儿,殷殷期望,展现了伟大的母爱和人性的光辉!此情此景,令人无比敬佩,无限感叹!
赵一曼的光辉事迹告诉人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比铁还硬,比钢还坚。同时,共产党人也是人,也食人间烟火,也有喜怒哀乐。但在危难时刻,为了坚守理想信念,真正的共产党人就会舍生取义,舍小取大,毅然决然,英勇奉献,这就叫铁骨柔情。共产党人赵一曼,就是铁骨柔情的化身。这是赵一曼最特别的地方,也是赵一曼最伟大、最感人的地方。
赵一曼个人主要事迹篇七
她是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赵一曼(1905年10月27日至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
1926年,21岁的李坤泰在老家四川宜宾加入党组织,经党组织推荐,考上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来又到苏联学习,和陈达邦结婚,回国后到东北工作。
1928年11月,怀有身孕的赵一曼告别了陈达邦,与五位同志一起踏上了回国的艰难旅程。对于这段经历,赵一曼曾对郑易楠回忆,为了避开敌人的严密盘查,虽有火车,但不能坐,他们扮成被驱逐出苏联的华侨,还用绳子捆起来推出国境线。他们徒步穿过冰天雪地的国境线奔回祖国,她的脚也冻了,手也冻了,要爬着走,又怀着小孩,反应也很大,这孩子命大,居然在肚子里安然无恙。
赵一曼回国后,先在中共中央工作,后来中共中央派她到湖北宜昌建立联络站,接应和安排西南各地往返于上海之间的同志。在宜昌,赵一曼早产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陈掖贤。不过,陈掖贤的名字是后来堂伯给起的,赵一曼只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叫“宁儿”,取自她本名李坤泰时的字“淑宁”。直至牺牲,赵一曼都没来得及给自己孩子起个大名,在最后的遗书中,仍称儿子为“宁儿”。
不久,赵一曼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到上海,开始了隐蔽的工作。她那时用的名字是李一超。“一超”是她在宜宾女中时给自己起的名字,放弃“李坤泰”的原名,表示与旧家庭决裂。当时,李一氓在上海负责党中央的保卫工作,赵一曼扮作他的妹妹,“李一超”和李一氓正好也像兄妹排序,这个名字就沿用了下来。
1929年秋天,赵一曼受党中央委派到中共江西省委机关工作,赵一曼化名姓高,与扮作教师的江西省委秘书王宏组成了一个家庭掩护机关工作。结果,刚到南昌不久,江西省委机关及其下属部分组织遭到国民党破坏,三百多名党员、团员、革命群众被杀害,赵一曼在王宏的掩护下侥幸脱险。为向党组织汇报情况,赵一曼只能怀抱幼儿返回上海。而此时的她身无分文,只能用陈达邦送的怀表换了一张船票。
几次险象环生的经历,让赵一曼不得不考虑儿子的安置问题。带着孩子,对地下工作是一个负担,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工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任何一个母亲也不愿这种危险降临到孩子身上。1930年,赵一曼抱着儿子,在上海拍摄了一张合影,然后,她找到陈琮英,和她一起把儿子送到了武汉陈达邦的堂兄家里,由他们代为抚养。骨肉分离时,宁儿才一岁零三个月,从此,母子俩生死两茫茫。
1935年11月,她率领的部队被日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二人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在二人的帮助下,赵一曼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辗转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
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発、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反复折磨,但她始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上写下了一封包含着沉甸甸情感的红色家书,这是一名母亲留给儿子最后的话“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随后,日军将她押往珠河县,将其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唱着《红旗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沿途许多群众感动得流泪,就义时年仅31岁。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15024.html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精彩自我介绍8篇(精选)


师德师风个人心得体会10篇


企业网络推广营销方案大全


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


初二家长会发言稿精选10篇


有关学生会个人工作心得例文5篇


关于雷锋精神的演讲稿


天蟾胶囊说明书


同学聚会策划方案精选5篇


捐款的倡议书范文精选5篇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盲人摸象打一动物 盲人摸象打一动物生肖

幼儿园小班安全计划5篇精选

眼睛的睛是轻声还是第一声 眼睛的睛是轻声还是第一声呢?

斯文败类是什么意思 斯文败类

迪士尼中国有几个 迪士尼中国有多少个

祝愿小孩子茁壮成长的萌句 祝福孩子的唯美短句

绾怎么读 绾怎么读拼音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是 民盟的全称是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的必要条件

锦囊妙计的意思 锦囊妙计的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