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感人的英雄事迹
2023-07-22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先进典型事迹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震救灾感人的英雄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抗震救灾感人的英雄事迹篇一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记忆年轮艺术沙龙总经理刘卫东的父亲刘克才,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二支队第十二大队大队长。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刘克才大队长不顾家人安危,特别是大女儿患小儿麻痹后遗症不能独立行走,在家人还在住房内没有脱险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带领通信员,跑步赶到十一中队,与官兵们一起到郭各庄村抢险救灾。从7月28日到8月15日,部队先后在郭各庄、九百户供销社、雷庄供销社、九百户乡粮食储备库、卑家店八瓷厂、迁安县前后沙窝铺等地抢险救灾,抢救出大量地震幸存者和伤员以及各种粮油、 日用百货、食品等生活物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二支队第十二大队第十一中队,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抢险救灾中,成绩卓著,被中央军委授予“唐山抗震救灾先锋中队”光荣称号,并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各大报刊报道,大队长刘克才荣立三等功。震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二支队第十二大队为唐山的恢复建设立下了卓越功勋。1983年6月部队撤编改制到首钢,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兵成了首钢的职工,位于唐山迁安县沙河驿镇部队营区成了首钢设备结构厂区和职工生活区,改制后的首钢设备结构厂为我国的钢铁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7·28唐山大地震37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我专程采访了抗震老英雄刘克才。7月13日,刘卫东先生亲自驾车与我来到迁安市沙河驿镇看望抗震老英雄刘克才,我特意购买了唐山特产万里香烧鸡、九美斋棋子烧饼作为礼品,向老英雄表示敬意。
抗震老英雄刘克才今年已78岁高龄了,辽宁省辽阳县人,是部队的团级干部。改制后,曾任首钢设备结构厂厂长、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1985年、1990年两届当选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大代表。1995年8月退休后被聘为工厂顾问,直到2010年底。老英雄现在与老伴生活在一起,老两口身体很好。见到我们,老英雄很高兴,向我们讲述自己在部队的经历和唐山大地震抢险救灾的过程,以及在工厂担任领导工作的经历,老英雄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
2013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37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举办了抗震老英雄刘克才的事迹报告会,《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燕赵都市报》《开滦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报告会使被中央军委表彰的“唐山抗震救灾先锋中队”的英雄事迹和现在的生活现状重新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到201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40年,留唐抗震老兵及家属仍然居住在破旧的简易房里。刘克才老英雄的两个儿子总想将父母接到市区来住,享受晚年,老英雄就是不答应,他离不开与他共同战斗过的战友,离不开与他朝夕相处、亲如兄弟姐妹的职工和家属,他更不想让这支光荣的部队的辉煌历史被人遗忘!
抗震救灾感人的英雄事迹篇二
8日,四川“9·5”泸定地震救援进入第四天。连日来,记者奔走于灾区各个安置点和救援现场,时时被普通人身上迸发出的人性光芒鼓舞和感染。
“家没了,但我们还有一双手!”7日中午,站在地震重灾区石棉县草科藏族乡政府办公楼前的空地上,已经两晚没合眼的大田湾村村民李有琴正站在两口巨型大锅前,给乡亲们和救援队伍张罗午饭,她一边搅动红烧肉锅里的大勺一边对记者说。
李有琴的家在距草科乡政府20多分钟步行路程的塔谷湾。这位能干的大姐在场镇上开着一家生意不错的餐馆。5日的地震震碎了餐馆的玻璃,也震垮了她乡下的房子,压死了家里十来头猪、十多只鸡和看家护院的小狗。
地震发生时,李有琴正巧在县城办事,地震后草科乡通讯中断,她焦急等待了一夜后,6日凌晨5点,自告奋勇当起救援队伍的向导,带着救援队伍徒步前往草科乡。走了8个小时,终于抵达。
满目疮痍的家园让她的泪水夺眶而出,但李有琴没有留给自己太多时间去悲伤。安顿好受伤的父亲和母亲后,她和几个年轻人从餐馆里抢出之前存下的食材,在乡政府支起了大锅,为前来救援的队伍烧起热菜热饭。
“这些救援队员走了那么远的路,晚上只能躺在坝子里睡,我看得心疼!”她说。“国家派了这些队伍来救援我们,我们不能就干坐着,也要争气做点事情。”
午饭时间,4岁的小不点儿雨灵正手捧碗筷,自己大口大口地吃着饭。她的爸爸文平在旁边忙着搬运刚刚由直升机运来的物资。她的奶奶则在大锅前不停地给救援人员添饭。“再来一勺,吃饱了才有力气爬山。”老人不停地叮嘱小伙子们。
草科乡政府附近的“神龙温泉”安置点,几位老人坐在一起聊着天。见到记者,立刻围上来。“其实我们身体都好,农村人吃得苦,不要担心,不要担心。”79岁的老大爷雷光富连连说。他家的房子是20多年前盖下的石头房,在地震中完全垮塌。老人家里还有5亩地,种着药材。“房子没有了,地还在。只要有双手就不会饿肚皮。”他说。
地震发生后,草科乡交通中断,物资无法第一时间运抵,乡政府把仅有的救灾物资全部优先保障给了老人和孩子。
6日上午,记者在石棉县新民乡渡口跟随抢险救灾的民兵队伍登上了一艘大渡河上的运砂船,前往王岗坪彝族藏族乡。地震后这艘船承担起运送救援力量和物资的重任。当天自发前来帮忙的群众排成两排,不一会儿,一箱箱物资就堆满了甲板。
“去指挥部吗?”船一靠岸,一辆微型小面包车里探出一个脑袋。司机名叫姜忠,55岁,是王岗坪乡挖角村的村民。地震摇裂了他家的房子,一家四口当晚就睡在车里。6日一早,得知水路有救援物资进来,他把老婆孩子安顿在安置点,开着车就来了这个临时“码头”。忙碌一上午,已经忘了拉回往返了多少趟。“那么多人都来帮我们,我们怎么好意思自己闲着?”
连日来,从新民乡到王岗坪乡,再到草科乡……记者所到之处,见到无数与专业救援队伍并肩战斗的“乡勇”。他们有的主动请战,带领消防救援人员挺进草科;他们有的勇当开路先锋,义无反顾奔向塌方点。
今年29岁的王继刚是石棉县的一名挖机驾驶员,地震后他第一时间参加了由3台挖机、3台装载机和2台拖车组成的志愿者队伍。9月6日,这支“敢死队”迎着不断的飞石,沿着S211省道从新棉街道礼约村一直抢修到桃坝隧道。7日,他们继续从桃坝隧道往大岗山隧道开进。这段道路是塌方最为严重的路段之一。先期抵达的四川路桥的抢险队挖机大小不够,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台挖机立刻派上用场。当日,他们就靠这台挖机慢慢向前推进,6个人轮流上机操作,人歇机不停,最终抢通了道路。
7日黄昏,经过各方力量密切配合,石棉县通往草科乡的道路终于抢通,救援物资陆续进入。但是这支“敢死队”丝毫不敢松懈,8日仍在盯守一处落石密集的路段,负责随时清理。8日记者在大田隧道附近见到他们时,山坡上仍有落石滚下。一旦再次断道,他们就会立刻清运。
“不管多么危险,我们也要保证道路畅通,守护自己的家园,是男人就得担当。”他们的身后大渡河奔流,这群男人坚强得如石头,如青山。
抗震救灾感人的英雄事迹篇三
__同志,男,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安市卫生监督所应急科副科长。在四川什邡市抗震救灾期间,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工作积极主动,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5月19日下午4点左右,正在现场处理投诉举报工作的__接到单位领导的电话,要求立即做好赴川抗震救灾的准备,随时待命。接到命令后,__同志安排好工作后迅速返回所内,对快速检测车辆及车内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设备等逐一详细检查,做好出发的准备。20日早晨,四川地区抢险救灾事迹他看了看熟睡的女儿,与妻子匆匆告别后,踏上奔赴四川灾区的征途。途中他利用汽车停车加油几分种的空隙,吃一点随身携带的干粮,根本顾不上休息,他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往灾区。汽车进入陕西省汉中境内,道路蜿蜒曲折,虽是高速公路,但车速最多只能达到每小时40公里,路面上不时就会看见山上滚下的右头,遇有滑坡的危险路段,他主动下车观察路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速通过。渐渐地,车辆驶入四川广元境内,天已发黑,道路更加难行,大多数路面因为地震已破损,道路一面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面是近乎垂直的峭壁,山谷的远处不时有一丝微弱的灯光。在余震不断的这个非常时期,山体一旦滑坡,他驾驶的车辆不是掩埋,就会随垮塌的路基落入深不见底的峡谷。但这是进入重灾区的必经之路。“再险再难,也不能后退。”他在营地讲述途中时的心理感受。
经过40多个小时长途奔波,他到达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蓥华镇,疲备不堪的__同志没有休息,立即开始平整土地、支帐篷、挖厕所等搭建营地的工作。他忙的浑身上下衣服全部湿透,脸上沾满灰土。他笑着说:“我生在农村,这点活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
来到这里连续六天了,同志们没见到一粒米饭。大队部决定购买一些炊具,每天晚上做一顿晚餐,改善一下伙食,但早餐、中餐还是自己备干粮。__同志主动参加修造锅炉灶、搭雨棚、抬水、洗菜等。哪里有脏活、累活,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第二天,大队安排他在后勤炊事班帮厨,这相对来说是个好差事,但__同志在做好帮厨空余时间,主动要求加入到第六队工作组,深入到村组,奋战在抗灾防病的最前线,利用自己的卫生检验专业特长,对灾区安置点的食品、饮用水进行快速检测,走村串户,宣讲卫生防病知识,一对一指导村组的消杀员做好配药、喷洒的消毒杀虫工作,几十斤重的喷雾器,他一背就是几个小时。
28日中午,劳累了一上午的他与另两名队员在一树荫下拿出自带的干粮,准备吃午餐,这时过来一个约七、八岁的小女孩,他拿出仅有的一根火腿肠和一小盒饼干送给了小女孩,自己只喝了点水。
在灾区,__同志不仅是一名卫生监督员,同时也是消杀员、化验员、卫生知识宣传员、兼职驾驶员、炊事员,更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抗震救灾感人的英雄事迹篇四
__,新一佳西南区龙舟防损员。
5月12日下午14: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然降临,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基层领导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材料地处汶川附近的都江堰也成了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建筑屋倒塌不计其数。灾情发生时,家在都江堰的__正好休假在家,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将__所在的网吧倒塌,__被埋其中,只露出一个头,危急时刻,旁边的人迅速将__解救了出来。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被解救出来双手受伤并流血不止的__,虽然极度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危,但是看到网吧里还有更多的人被埋,听到他们的呼救声音,__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双手去解救被埋的群众。
下定决心后,顾不得自己已受伤的双手大量流血,甚至房屋有再次因为余震倒塌的可能,冒着生命危险,__忍受着伤痛,在塌陷的房屋内寻找呼救者的声音和被困者。听到被石板压在下面的一男一女在叫救命后,他便快速来到他们身边,由于没有工具,__便用着受伤的手一点一点拨开房子的碎片、碎石,并且还不停的安慰他们说:“你们冷静一点,我们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在他和另外两人的努力下,一个、两个、三个……总共五个生还者解救出来了,看到生还者大量流血,考虑到他们的安危,__和其他两个人一边呼救,一边拦车将生还者送到附近医院。
由于抢救及时,五个人很快就脱离了危险。这时,__才想到自己家人也有可能会被埋在废墟里。他便迅速回到自己的外婆家时。不幸中的大幸,虽然外婆家房屋已经倒塌,但家人安然无恙。看到这一切,__这才回到医院进行了简单的包扎。此时,纪检书记抢险救灾事迹材料心存挂念的他想到门店可能发生的情况,在简单安抚家人后,便回到门店继续上班,全力保护公司的财物安全。
虽然,__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防损员,但是,在灾难面前,他没有被击倒,甚至奋不顾身,不顾惊险和劳累,不顾自己也身受创伤,积极地投入到抢救工作中,从未道过一声苦,也没说一次累,以一颗普通防损员的火热之心,敢用生命冒险换甘泉,树立了防损员的良好形象。
抗震救灾感人的英雄事迹篇五
9月11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的第七天。据央视新闻报道,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调集各方积极参与支持抗震救灾。截至9月11日13时,累计出动各类救援力量1.3万余人,累计搜救被困群众650余人,转移避险群众6万余人。我们为灾难感到悲痛,同时,也为救援中的一幕幕暖心瞬间而感动。地震发生的瞬间,总有平凡英雄用生命守护生命地震来临时,有一种本能叫爱。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时,正值雅安市荥经县一幼儿园教职工午饭时间。地震发生的瞬间,正在吃午饭的幼儿教师们立即放下碗筷,快速冲向孩子们所在的班级和寝室,将他们有序疏散,最终领到安全地带。网友纷纷为她们点赞,并称这些幼儿教师为“最美逆行者”。同样是地震发生的瞬间,四川一位正在吃饭的外公站起身,一把抱住外孙女,并让外孙女趴在桌子下,而自己则将孙女护在身下,自始至终都在保护着孩子,并对孩子说“不怕的,阿爷不怕的”。
这一幕也让许多网友动容,有网友评论:“一句阿爷不怕的,我泪就掉了下来”。
年轻的肩膀扛起了责任,他们用身体搭起一座生命桥!
“没有路,我们就是路!”,在救援道路中断时,消防救援人员用自己的身体搭建“生命桥”。9月8日下午,在四川雅安,雅安消防员在石棉转移一位七十余岁瘫痪老人时,遇到道路中断,于是几位消防员趴在地上用身体构建起一座“人桥”,让其他救援人员踩在自己肩背上将老人安全转移。消防救援人员说:“没有路,我们就是路!”网友纷纷为他们致敬,并评论道:“真应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14年前,一名小孩在汶川地震被救,14年后,这个汶川孩子又在守护震后泸定。在四川泸定地区的救援现场,两个月大的婴儿被成功救出,而救出他的救援队员,肩膀上写着汶川两个字。他就是最近被网友们刷屏的00后消防员张自立,据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时张自立刚读一年级,当时地动山摇,张自立家里房屋倒塌,赶来救援的解放军和消防帮助他们搭起帐篷,还送来了方便面,解决了生活急需。他说记得最清楚的是直升机从天上抛下来的物资,而如今长大成人的张自立,也终于成为了小时候帮助他的那群人之一,也做着那群人当年一样的事,这种爱的传承同样令人动容。
来自群众最朴实而真挚的谢意,是一场“双向奔赴”9月10日,泸定县的一位老爷爷步履蹒跚,从口袋掏出板栗给救援人员的视频走红。救援人员张先生介绍道:“老爷爷80多岁,从口袋里拿出大概10多颗板栗给大家,板栗是老人自己种的,有人不拿老人还不高兴,他们每个人拿了几颗,老人很开心,他也感觉心里很暖”。网友评论:“老人在用他力所能及的方式感谢那些赶来帮助他们的恩人”、“这是最平凡的东西,但对于爷爷来说这是他仅有的最好的东西”。
还有村民背一大筐肉送到安置点,自己手里却只端着一碗泡面。9月9日,在四川磨溪古镇,一位老人背着老百姓捐的满满一筐肉,送去给工作人员做饭的安置点。这位老人介绍说:“里面有牛肉,肥肠,鸡肉,什么都有”。
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这次地震都拿出来了,为这个大爷点赞,好人有好报”。
抗震救灾感人的英雄事迹篇六
9月8日,雅安市石棉县后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光临欣喜地拿到了135万元抗震救灾农担贷款,从申贷申保到资金到账仅用24小时。此笔贷款为四川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石棉县受灾农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首笔抗震救灾专项担保贷款。
位于石棉县挖角乡挖角村的后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黄果柑酒酿造,受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影响,厂房垮塌过半,设备、存货严重毁损。
了解到企业灾后重建融资需求后,四川农担雅安分公司联合邮储银行石棉县支行通过视频尽调、线上审批、压降利率等措施,开辟绿色融资通道,仅24小时就将135万元交到了杨光临手上。四川农担还免除其9900元担保费,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有了这笔资金,我们立即着手重建厂房、维修设备,力争快速恢复生产经营。”杨光临舒展了眉头。
据悉,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发生后,四川农担迅疾响应,制定了降低准入门槛、强化接续支持、给予专项授信、全免担保费用、提高服务效能、帮助拓展销路6条措施,全力支持灾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
四川农担有关负责人介绍,对泸定、石棉等重灾区符合条件的农业担保项目,公司应担尽担。对重灾区在保客户,公司协同合作银行坚决不抽贷、断贷,担保贷款到期后无条件提供展期、续保。对在保客户复产保产过程中还需增量担保融资的,也将在国家政策控制额度内,尽力予以支持。自9月5日地震发生起半年内,新增项目和在此期间需再次缴纳担保费的贷款周转、再次支用、续贷等项目,公司全额免收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费,免除时间为一年。该政策率先在泸定县、石棉县执行,后续将根据灾区等级划定和灾后重建规划确定其他的执行区域。
四川农担甘孜分公司第一时间与合作银行会商,将担保资源向地震重灾区倾斜、向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全面对接灾区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加快储备项目审批。9月6日,震后泸定县首批“支农快贷”产品迅速落地,2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417.5万元担保贷款支持;截至9月8日,公司已为泸定、康定、丹巴县三个县57个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1218.7万元。
“依托‘支农快贷’产品,公司与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紧急协商,首批给予泸定、石棉等县受灾严重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救灾纾困和恢复生产融资担保专项预授信5000万元。同时,我们通过‘担保需求信息申报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需求采集、在线申请、线上核批等直达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进一步提高了救灾和重建的担保服务效能。”四川农担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将针对地震灾区推出更多专项担保产品和服务,让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红利。
记者了解到,在尽力降低灾区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门槛和成本、提供高效便捷优惠金融服务的同时,四川农担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和实施灾后重建。
抗震救灾感人的英雄事迹篇七
2008年5月12日,多个部门、单位利用网络快捷的优势,迅速在网络上刊登了:地震应急逃生术、地震对人体哪方面损害最大;地震之后我们如何面对;地震后如何自救与互救等方面的内容。
5月14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印发《军队参加抗震救灾宣传教育提纲》,要求全军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部队,要充分认清抗震救灾的重大意义。
自5月14日开始,中国CDC健康教育所,紧急制作一批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包括《震后常见外伤急救(折页)》98万张,《抗震防病严防大疫(折页)》148万张,《地震后常见传染病预防(折页)》148万张,《讲究饮食卫生 防止病从口入(挂图)》15.5万张,《注意饮水安全 预防肠道疾病(挂图)》15.5万张,《地震应对小常识(宣传单)》101万张,《正视震后反应,做好心理调适(折页)》50万张,《关怀和抚慰儿童的心灵(折页)》50万张,《地震救援人员心理应对小常识(传单)》20万张,《积极预防传染病,确保灾后无大疫(招贴画)》5万张,及时发到灾区民众之中,起到了防病保健的作用。
5月15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献给灾区人民:抗震救灾自助手册》一书,印制2万册,发给受灾群众。《自助手册》采取一问一答的编写方式,准确地介绍了有关抗震救灾的实用知识。
5月16日,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防疫专家连夜编写的《灾区卫生防疫知识手册》开始陆续发放至受灾群众手中,已对3万余人开展了健康教育。
5月16日,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地震灾害自救互救防疫》一书,印刷2万册,赠送给灾区人民;四川省卫生厅发放《四川省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现场操作手册(试行)》和《四川省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试行)》,对地震灾区医疗救援、卫生防病做出指导;针对地震灾害对灾区中小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教育部编写下发了心理援助手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中国移动总公司,免费为四川地震灾区手机用户提供《抗震救灾手机报》服务,运用手机独特优势,为灾区人民提供党和国家抗震救灾的重大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贯彻中央部署的具体措施,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以及生产、生活、防震、防疫、自救常识等实用信息。
5月18日,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与人民军医出版社联合编写的《震后防疫把五关》(一套三张)宣传画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和机关的直接关心和协助下,被安排在四川省内印刷,完成即在灾区发放。该套宣传画采用顺口溜的形式,独具特色,为配合抗震救灾工作重点由急救向防疫防病方向转变,在第一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5月18日,为指导当前地震灾区做好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编发了鼠疫、霍乱、炭疽3种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解放军总医院与人民军医出版社联合编印了《震区防疫手册》和《地震伤急救手册》,向灾区群众和医务人员免费下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人员需求不同,编印了《心理救援人员培训手册》《救援人员心理自助手册》和《灾区民众心理救援手册》,免费发放。
5月19日,驻渝某集团军陆航团从空中向四川广大灾区散发五万多份宣传单,宣传抗震救灾常识,并慰问灾区民众;总后卫生部卫生防疫局编写了抗震救灾部队防病口诀,从饮水、饮食、宿营、个人、心理和劳动卫生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官兵传授卫生防病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共印发10万册。
5月20日,卫生部为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紧急印发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卫生部为进一步加强灾区卫生防疫队伍的组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使其有序开展各项卫生防疫工作印发了《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工作职责》;为了提醒灾区群众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中国CDC编印下发了抗震防病知识宣传挂图。
5月21日,由北京科技报联合中央电视台、法制晚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学时事报、新浪网等16家媒体和全国范围内的数百家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倡议发起“蓝丝带行动”,援助身边因地震造成的心理受难者。
5月21日,解放军总后勤部派出八支心理救援队,赴灾区执行心理应激干预任务。这是中国军队历史上首次成建制地派出专业心理救援队。同时,总后还组织后方专业心理救援人员通过远程心理辅导等方式,多方向扩展心理救援渠道。
截止到5月21日,灾区一线军队卫生防疫力量已发放防病宣传手册28 576册,健康教育94 345人次,心理疏导18 330人次。
5月22日,针对灾区人民和救灾一线官兵的心理卫生指导需求,人民军医出版社紧急突击出版《震后心理指导手册》,陆续运往灾区。
5月22日,教育部紧急编印、出版《我们一起度过——中小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手册80万册,发放灾区。加强了灾后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帮助中小学生及时了解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月22日,按照全军CDC的指示要求,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组织人员,利用多种形式,采取不同方式,积极为震区提供卫生防病知识。编印了《抗震防病保健须知》《震后卫生防病知识问答》和《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技术方案》等宣传单和知识手册。与解放军卫生音像出版社和人民军医出版社合作,印制了《震后卫生防疫防病知识问答》光盘、《抗震救灾部队防病口诀》折页和抗震救灾防病宣传画,分批发放了20余万份(册)。
截止5月23日23时,我国投入地震灾区医疗防疫人员已超过8万名。
6月5日,卫生部编印了6万套(一套三张)宣传画,分别为《成人心理自助》《中学生心理自助》及《学前儿童小学生心理支持》,发放灾区,协助灾区群众开展心理自救互救。
在救灾过程中,广大健康教育工作者针对地震灾后卫生防病的现状,结合专业的特点,及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张贴宣传画、写标语、挂横幅、拟定专题进行宣传教育。无论从安置点帐篷到民兵集中营地,还是从普通灾民到个体工商户,健康教育工作者几乎走遍了整个受灾地区,教育内容涉及传染病防治、预防食物中毒、防暑降温、防火、预防儿童烫伤和心理健康等。从震后防疫防病的细节讲起,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使灾区群众掌握相关防病知识。同时进行地震灾民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等调研项目,及时完成调查和结果分析,探索了地震灾区卫生防病工作中的健康教育策略,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宝贵资料。汶川地震发生后,心理干预工作随即启动。在卫生部门和军队系统最早派往灾区的救援队中,都有专门的心理救援人员,他们在抢救幸存者、医治人民身体创伤的同时,也在抚慰灾区民众受伤的心灵。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0支以上的心理救援队赶赴了灾区。另外,有关部门还开通了心理援助电话热线,一些电台也开通了心理援助专门节目,为灾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救援人员还在灾区发放心理健康相关材料,指导群众开展心理自救。心理扶助的对象除了灾区群众外还有志愿者、部队官兵、医务人员和灾区现场的记者等。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国卫生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民间组织派遣了大量的心理救援人员进入灾区,为灾区人民提供心理上的帮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心理救援行动。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17434.html
猜你喜欢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00字10篇


党员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后感收获心得5篇


十一国庆节晚会串词主持词


军训的心得体会600字(精选10篇)


广东西樵山导游词


学生暑假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2020党员观青年大学习第八季有感_大学生学习青年大学习第八季心得体会5篇


最新军训心得体会500字左右6篇


个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五篇


关于骨科护士长个人述职报告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离婚协议书范本最新版

精选志愿者招募倡议书范文5篇

化学式的书写 初中化学式怎么书写

软件项目管理规定

地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元素 什么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虎头简笔画 虎头简笔画

关于青春励志的演讲稿优秀范文

留言条怎么写? 留言条的格式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3篇

南结构 南结构部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