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黄河风景游览区导游词
2023-09-26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这里是黄河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博大、宏伟、壮丽、优美的自然景观。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郑州市黄河风景游览区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郑州市黄河风景游览区导游词1
各位游客朋友:
古人云:“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今天,我们就要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去参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河游览区的基本情况。
郑州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约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依岳山、广武山。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这里过云曾是一片荒山秃岭和贫脊川原,经常是风沙起时天上、地面、水里浑然一体的黄色景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年之中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全年可游的郑州黄河游览区了。
好了,黄河游览区到了。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流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上最浑浊的河,每年经黄河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3-5厘米,所以,下游的河床高出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地面要高出7米。
在历史上,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也曾使黄河泛滥成灾,3000多年以来,黄河中下游决口泛滥达1600多次,它吞噬过无数的生命财产,因而成了害河,历代民众迫切希望根治黄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40多年来,黄河再也没有泛滥过,而且,治理后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它又成了一条造福于人民的河流。
总之,黄河对人类社会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我舞来看这尊“哺育”塑像,它高5米,重30吨,用白色水泥塑成。母亲身着唐装,头挽魏髻,象征黄河,怀中健壮的婴儿象征中华民族,整个塑像形象地表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骨肉亲情。黄河流动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血液,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这是一种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周围的山岭,这一带的山称为邙山,是从洛阳绵延至些的,过去这里曾是荒山秃岭,经过绿化,现已绿树成荫。山上的制高点那些亭台楼阁是一些与黄河风光相匹配的建筑特,若登监最高处极目阁远眺,更能体会“登北邙居高瞰远气象万千广阔无垠伟伟乎神州大地,观黄河抚今追昔波涛澎湃奔流不息悠悠然华夏摇蓝”的意境。诸位请看右边的山头,那里有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大象雕塑唤起人们对河南远古历史的幽思。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中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河南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河南古属豫州,豫即多象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然用作河南的简称。山上的大象塑像反映了这个历史典故。
接下来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是旅游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 宇中的大禹塑像。大禹是4000多前前的治水英雄,传说大禹的父亲鲧曾因治水失败而遭到惩处,大禹继承父志,终获成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午百看来激励着后人不懈奋斗。我们来看,这尊塑像高10米,重150吨,大禹头戴斗笠,右手持耒,左手指向前方,仿佛在号召人民治理洪水。他发明的疏水导流的科学治水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治水的成功,也使他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民谚有“治水者治天下”,正是对治水重要性认识的真实写照。
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为现代黄河碑林,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砖雕和黄河澄泥砚民间艺术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碑林是正在筹建的一处当代石刻艺术宝库,目前已刻碑1500多块。作品有真、草、隶、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圆、尖、麻、光。黄河碑林以歌颂灿烂的黄河文化,社会主义的光辉业绩,祖国的大河风光为主要内容。建成后将分书法艺术馆,名人书法馆、民族书法馆国际书法馆和五大部分,其中汇集了中国书法巨擘手舒同、启功、张大千、林散之、陈书亮等人的书法精品,石碑以古朴、多样、生动、浑厚为特色,其卓然不群的艺术形象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设计高度为106米,并于1991年9月12日破土动工。她的兴建对全球炎黄子孙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激情。目前,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前的广场上,已安置了钏鼓九鼎的主鼎“炎黄鼎”。鼎高6.6米,重20吨,内部铸有“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体现了亿万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敬仰。“炎黄鼎”文化内涵十分丰厚,工艺、铸造均属上乘,是当代最具的青铜大鼎,是炎黄子孙瞻仰子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礼器。
大家知道,黄河自古难行船。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克服了道道难关,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使千百年东游黄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郑州黄河气垫船是高科技的结晶,它是由般下的大型鼓风机向船身下充气,使船下产生一个强大的气流把船身向上抬升20-50厘米。船体借助船后两个巨型螺旋桨产生的推动力向前行进,几分钟内便可以飞抵黄河彼岸。大家可以乘坐黄河气垫船到母亲怀抱进行40分钟左右的黄河漫游,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东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到达公元前发2__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时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将停船十几分钟,大家可以出船拍照留念。
今天的讲解就要结束了。黄河将我们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励我们踏上新的征程,愿我们将来再次相会,谢谢大家。
郑州市黄河风景游览区导游词2
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我是导游___,非常高兴为各位导游讲解。
大家都知道,黄河流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开创中华文明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被敬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仍以炎黄子孙自称,以炎黄子孙为荣。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她位于郑州西北20公里处,处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是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大平原的起点。在这里,可以欣赏黄河的“悬、险、浊、荡、阔”等特征景区以中原第一岭——邙山为依托,北靠莽莽黄河,东临京广铁路,西望著名楚汉争霸古战场。景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现已开放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汉霸二王城、星海湖、炎黄二帝等六大景区,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黄河碑林、万里黄河第一桥、浮天阁、极目阁等景点。这里被誉为万里黄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现在大家参观的是景区的第一景观——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炎黄巨塑景点包括炎黄二帝塑像、广场和纪念坛三部分。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采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巨塑以黄河岸边的黄土为根基,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在我们身后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整个塑像融黄河、黄土、炎黄文化三者为一体,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艺术效果。今天大家看到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在1987年经海内外各界人士倡议和反复论证下修建的,从1987年倡议至开工建设,历经20年。对方案的设计五易其稿,先后召开了11次论证会,由国内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中华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开拓和创业的化身。
整个塑像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其中毛石7万多方,景石3万多吨。巨塑内部为双子座楼东侧10层,西侧11层,实用面积8000平方米。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的母亲像高2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并肩矗立的二帝像是名副其实的巨人,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巨大的脸合在一起就有1000多平方米. 山体右下方是范曾教授为炎黄二帝塑像亲笔手书长达485字的长33米,宽3.3米《炎黄赋》碑刻。
郑州市黄河风景游览区导游词3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公元前205年西汉时期,刘邦、项羽争霸的古战场、用砖雕来表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故事的民间艺术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请恕不一一讲解了。
讲解肤浅,内容零乱,非常抱歉!只是今后每当诸位看见日本的江户桥时,请不要忘记我们的黄河,还有郑州和中国。
郑州市黄河风景游览区导游词4
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我是导游___,非常高兴为各位导游讲解。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她位于郑州西北20公里处,处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是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大平原的起点。在这里,可以欣赏黄河的“悬、险、浊、荡、阔”等特征景区以中原岭——邙山为依托,北靠莽莽黄河,东临京广铁路,西望著名楚汉争霸古战场。景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现已开放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汉霸二王城、星海湖、炎黄二帝等六大景区,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黄河碑林、万里黄河桥、浮天阁、极目阁等景点。这里被誉为万里黄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炎黄二帝塑像
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地,天下龙的传人同宗、同祖、同源,欢迎各位女士、先生来到祖根地、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岸边、来到黄河风景名胜区,寻根拜祖!
现在大家参观的是景区的景观——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大家都知道,黄河流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开创中华文明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被敬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仍以炎黄子孙自称,以炎黄子孙为荣。
我们现在面前的这座山就是炎黄始祖结盟的同盟山。
炎黄巨塑景点包括炎黄二帝塑像、广场和纪念坛三部分。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采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巨塑以黄河岸边的黄土为根基,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在我们身后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整个塑像融黄河、黄土、炎黄文化三者为一体,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艺术效果。今天大家看到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在1987年经海内外各界人士倡议和反复论证下修建的,从1987年倡议至开工建设,历经20年。对方案的设计五易其稿,先后召开了11次论证会,由国内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中华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开拓和创业的化身。
整个塑像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其中毛石7万多方,景石3万多吨。巨塑内部为双子座楼东侧10层,西侧11层,实用面积8000平方米。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的母亲像高2米,是世界的雕塑之一。并肩矗立的二帝像是名副其实的巨人,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巨大的脸合在一起就有1000多平方米. 山体右下方是范曾教授为炎黄二帝塑像亲笔手书长达485字的长33米,宽3.3米《炎黄赋》碑刻。
炎黄广场按中国传统手法,布置为中轴线。广场长500米,宽300米,从同盟山前一直延伸到黄河老滩,总面积15万平方米。相当于20多个足球场那末大。(60_90)。广场按地形分为三级,在一级广场正中安放一口巨型铜鼎,名为“炎黄鼎”,它是炎黄子孙瞻仰炎黄二帝的重要礼器。大家都知道,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炎黄鼎”由中国青铜器专家、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设计,鼎高6.6 米,重近20吨。炎黄鼎的造型既继承了西周青铜文化的传统,又具有现代青铜器的特色。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__、__、陈云的题字。鼎身饰有十二座高山,十二条河川,象征五千年中华文明山高水长,十二只飞凤翱翔在山川云天之间,显示祖国一派吉庆祥和景象。口沿下三对飞龙在天,意为今日之中华正在奋力腾飞。鼎座上的五十六条夔龙则象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
在一级广场的东、西和北三面斜坡上,雕刻有我国56个民族吉祥物图案和简单文字介绍的浮雕组群。每一组浮雕,长2米,宽2米,吉祥物依据官方惯用的顺序排列。
在二级广场东西向中轴线上,分别放置钟鼓各一个,寓意钟鼓常鸣,以激励炎黄子孙戒骄戒躁,自强不息。在广场右侧与钟相对应,放置一青铜鼓,高5米。铜鼓表面环绕菱状和波浪状花纹,鼓体略向下弯曲,鼓面呈椭圆形。
在坛道两侧分别放有八尊青铜子鼎,高4米,与炎黄鼎合成九鼎之数。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彰显九州统一。在广场上设置的九鼎象征祖国领土完整,江山永固,繁荣昌盛,永远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广场东西两侧分别是日门和月门,中华炎黄坛广场东入口为日门,西入口为月门,北入口为星门,取“上法圆天,以顺三光”的意思,象征炎黄二帝功德为日月经天,星辰灿烂,普照环宇,“日升月恒”企盼国家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幸福。
广场东门为日之门,是阙式台状建筑,左右门房合抱对称,正中立一花岗岩砌成的方形石柱,柱边长2米,高5.88 米,顶部为一石鼓形日轮,直径2米,上刻一只三足乌,有火纹衬托。
广场西门为月之门,与日之门一样形制,对称门房合抱之中矗立月柱。月柱顶端为一花岗岩石雕月轮,浮雕云纹和玉蟾。
三级广场上为壮观的是纪念坛,祭坛是祭祖大典的地方,连基座总高9米,,分为三层,每层高3米。下层边长90米,中层边长60米,四面平台面积2270平方米。上层边长30米,面积900平方米。每层由九级花岗石逐级上收砌筑。祭坛共用8000块花岗石,象征自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8000年文明。祭坛砌筑用石材8000多块,每一块都是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祝福祈运、镌刻留名的祈运石、铸铭石。是共铸辉煌,铭记功德,祈福纳祥,带来好运的。
在坛的第二层的四个侧面中间,依据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设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浮雕。陛石每一方长 4.2 米,宽 2 米,分别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浮雕。
坛顶中心为圆形汉白玉石璧,和坛顶的花岗岩地面共同构成方圆形状,寓意天圆地方,贯通天地、六合。
石璧为平面形状,略高于坛顶花岗岩坛面,坛顶正中心是广场焦点、祭祀正位、体现应天立极。
修建炎黄巨塑的壮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为塑像题词“炎黄二帝大型雕塑,功德之徵,后世仰慕”,原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也寄来墨宝“巍哉炎黄泽润八荒,子孙昌盛圣德弥高”,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的题词“炎黄雄姿存天地,凝聚四海赤子心”。今天我们站在这神圣之地,让我们“齐献瓣香,恭祭先祖”!
为了庆祝炎黄二帝塑像的建成,2007年4月18日,在景区的炎黄广场隆重举行了炎黄塑像落成庆典, 3万余海内外嘉宾参加了庆典,庆典开始前,整个景区大雾弥漫,炎黄二帝塑像周围烟雾缭绕,犹如仙境,直到庆典开始,大雾散去,炎黄二帝塑像真容初现,让人啧啧称奇。落成庆典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许多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瞻仰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
黄河风景名胜区是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其厚层黄土-古土壤序列,清楚地反映出近260万年间黄土高原地区古气候、环境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区内的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其厚度堪称世界之,其特殊的科学意义、典型性和稀有性,是研究东亚环境变迁,青藏高原的形成、华夏文明历史与黄河形成演变的重要结节点。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将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直观、生动地展示黄河、黄土的地质地貌和历史变迁,将进一步丰富景区,为开展地质科普游、黄河文化游创造有利条件。
五龙峰景区
五龙蜂是中心景区,大家看这里三面环山,五峰攒簇。山坡上8根粗大的管子,尤如8条巨龙盘绕在山腰间,通过24.5公里的人工水渠,流入市区,这个现代化的中型提灌站每天从黄河提取40万吨河水,除供给郑州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65%以外,还灌溉着附近的10万亩农田。把人们“五龙吸水”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人们形象地把这里比喻为“郑州人民的生命线”。
各位游客,现在让我们仔细观看眼前的这尊母亲雕像吧,这座雕像取名“哺育”,塑像座落于一个硕大的梅花池中央,高5米,重30吨,用汉白玉雕塑而成,通体呈乳白色,“母亲”发束魏髻,身装唐装,怀抱甜睡的婴儿,形态凝重而高洁,表情安详而慈惠,她背依巍巍岳山,面向滔滔黄河,在壮丽山河的映衬下更显得端庄、惠美。“母亲”是黄河的象征,婴儿代表中华民族,达了黄河与华夏民族的血肉联系和母爱亲情。。
骆驼岭景区
骆驼岭景区位于五龙峰景区西侧1.5公里处,因山体形似骆驼故名骆驼岭。骆驼岭北靠黄河,滔滔黄河在此流入华北平原。南侧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地形,枣林桑木,窑洞瓦房,一派淳朴的田园风光,位于骆驼岭主峰之上的大禹塑像以他非凡的气势尤为引人注目。塑像高10米,重150吨,以钢筋混凝土铸塑,于1984年5月建成。塑像坐西朝东,面向黄河及东部平原。大禹头戴斗笠,身穿粗衣,右手持耒,左臂挥扬,形象朴实庄重,充满智能和力量。像座由粗麻石砌成,正中嵌有一碑,镌刻“美哉禹功,名德远矣”八个大字。远观塑像形象高大,气势非凡。尤其是在浓雨云雾之时,雨雾、河涛联成一片,大禹像更显凝重伟岸,栩栩如生。他似乎在号召人们向自然斗争,兴利除害,造福人民。登骆驼岭,瞻大禹像,常使人追忆古代治水英雄“过门不入,诞子不亲,终使洪流归大海;善言是拜,寸明是惜,长留典范育斯民”之功德。
在骆驼岭西,是汉霸二王城遗址。汉王即刘邦,霸王即项羽,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一场4年之久的战争,难分胜负,后来双方派出使臣议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后人便把这段战争成为“楚汉相争,鸿沟为界”,这也是中国象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渊源。
岳山寺风景区
走进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南大门,迎面是高耸的岳山寺。据《荥泽县志》记载,这里曾是茂林修竹,松柏苍翠,寺观遍布,香客如云。
1952年,__在此视察黄河,在岳山寺的小顶山上凝望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为了纪念__视察黄河,黄河风景名胜区在__诞辰111周年之际,在__视察黄河的地方安放一尊主席坐像,青铜铸造,塑像高3.8米,__塑像神采奕奕,面向黄河,再现当年视察黄河的风采。在主峰区飞凤岭上,有规模宏大,风格独特,高36米三层塔式建筑——浮天阁。阁内壁雕彩绘,阁顶系一古钟,数十里可闻“古刹钟声”。
在岳山断壁峭崖间,一座长40米,高35米的卧虹桥腾空而去。桥下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桥两端庄严、典雅的牌楼巍然屹立,塔柱楹联一旁是“春风拂我腾云过,秋山迎宾驾雾行”,楹额是“纵行云上”。一旁上“有志当行云中路,无胆且看天上人”,楹额是“人在天中”。
黄河外滩景区(星海湖景区)
星海湖位于五龙峰山下,星海湖名字的由来,有一个小故事:早在1938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派混乱不堪的局面,仁人志士四处奔走,抗击日寇。值此之际,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应故友贺孟夫之邀为《风雪太行》作曲,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途经邙山黄河渡口,由此乘船逆流而上。身处波涛汹涌的黄河之上,目睹着黄河船夫搏击惊涛骇浪,耳听着震撼心扉的船夫号子,不禁心潮澎湃,联想到国家危难当头,中华儿女自当团结奋争,以强大的凝聚力共抗外辱,强我中华,一时灵感突发,强烈的民族自尊促使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这一气壮山河的宏伟乐章。黄河畔的人们把改造后的沈沙池命名为星海湖,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约2500米长环湖道路平坦宽阔,垂柳抚堤,点缀以景石、座椅,可满足游客观景和休息。沿环湖而行,湖水清黄相接,两种景象,涛涛的黄河水在这里由黄变清源源不断通过“引黄入郑”工程流入郑州,滋养了“商城”。
黄河外滩景区是人们亲近黄河的场所,她占地600亩,属黄河风景名胜区新建的一个大景区。在这里可以览大河风光:与黄河零距离接触,感受黄河的宽厚、博大、壮阔,体味其“悬、险、荡、阔、浊”的特点。
品黄河文化:《黄河古韵》、《饮水思源》、《渔归》、《十二生肖》《少林功夫》雕塑小品以及水车等反映了黄河渊源流长的文化。赏水乡小景:20000平方米的渚清湖四周,绿树成荫。有滑车桥、滚筒桥、水上竹筏、独木桥、脚踏水车等水上娱乐,有问鱼桥、波浪桥、荷风桥、水云亭、观澜亭、知鱼亭、鱼荷亭、茅草亭等造型独特的水乡小景。游花的海洋:灿若黄金的金钟花,在早春绽放;碧桃、寿星桃、山桃扎堆儿怒放缤纷的樱花,嫣红的海棠,姹紫的紫荆,令人怜爱的石榴花,长开不谢的月季花,更有那风情无限的荷花,都在向你诉说着夏天的花语。康体娱乐:沙滩排球、沙滩竞马、荡绳软梯、绳笼钻网、踏板荡绳、磨秋、秋千踏道、跷跷板、原木攀岩。休闲惬意:浅滩踏浪、浪里泛舟、岸边垂钓、帐篷夜宿、野味烧烤等。考试大编辑整理
万里黄河桥
黄河风景名胜区东北侧,两条黄河铁路大桥横跨天堑,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也是景区一大景观,衬托得水光山色更为壮观。靠西面的老桥的所在地原为古渡口,是南北交通的要冲,但当时仅依靠小船摆渡,相当艰难。清朝光绪年间这里开始建桥,由比利时和法国联合承建,历经两年,于1905年建成,全桥长3015米,共102孔,单线通行,原名平汉铁路郑州黄河桥,是万里黄河上座钢体结构大桥,设计寿命70年。1958年大桥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形势危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临现场,冒雨查看险情,指挥百万大军抗洪抢险,成功保住了老桥,大桥再次胜利通车。1960年不堪重负改成公路桥。1987年为防洪需要被拆除,仅保存南端五孔160米,作为历史文物留作纪念,以供后人观瞻。
黄河碑林
黄河碑林始建于1983年10月,截止目前为止,刻碑1500余通,其中包括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__、刘少奇、周恩来等的题词或手迹,还有书法名家费新武、舒同、陈叔亮、陈天然的作品。上碑作品真、草、隶、篆,书体齐备,刻碑手法尖、麻、方、圆各领风骚。真可谓书法艺术百花纷呈,文化瑰宝争妍壮举奇。
《西游记》大型砖雕
为了继承发扬祖国古老的砖雕艺术,黄河风景名胜区张存仕、张存生兄弟,将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计划全部雕出,建一400米长的艺术长廊,供中外游人观赏。现已雕刻《西游记》故事十大版,每版长5米、宽2米。内容为《石猴称王》、《海外求师》、《官拜弼马温》、《大闹天宫》、《比丘国救婴儿》等。
从已刻的砖雕中,可以看到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到西天取经的生动形象,天宫、人间、阴曹地府等各种场景。《石猴称王》版上,刻画了花果山灵石中生出石猴的故事。从这立体的画面里,我们可以看到云中的天宫、花果山的仙果、飞泻而下的山泉、水上石桥,还有石碑上刻着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文字,怪石嶙峋的洞府,石椅上坐一踌躇满志的猴王,群猴朝拜,有的献桃、有的倒酒、活灵活现。精湛的西游记砖雕,是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成为黄河风景名胜区的游览热点,赢得中外游人的高度评价。
黄河澄泥砚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澄泥砚兴于唐宋,失传于元,传说清帝乾隆也视其为珍宝,赞曰:"抚如石,衔如玉,呵可生津。" 为使失传的民族技艺重放光彩,黄河风景名胜区的民间艺术家张存生、王玲夫妇不畏艰险,四处请教,从配泥到烧窑,不放过每一个环节,经过千百次的探索试验,成功地解决了火候、温度等一系列难题,坚润宜墨、光溢于玉的黄河澄泥砚终于重现人间。黄河澄泥砚可显现鳝鱼黄、蟹壳青、绿豆晶、玫瑰红等缤纷色彩,争奇斗艳,令人叫绝。而且融砖雕艺术手法于其中,澄泥砚的造型优雅细腻,虽泥土烧制,却重若金石,轻扣有金玉之音。使用澄泥砚磨墨细腻柔滑,贮墨冬不枯,夏不腐,书画不为虫蛀,备受文人墨客钟爱,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之物。
索道
黄河客运索道位于黄河风景名胜区中心景区五龙峰和骆驼岭之间,来往20分钟,行程2000余米,距地面度30米,平稳舒适,安全可靠,是游客游山玩景、赏花看河的便捷的途径。
滑道
滑道是一种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玻璃钢滑槽和滑车。全长是760多米。滑车上安有限速器,故其滑速是12.5米/秒。这种速度确实会给人有一种如急风闪电,瞬间即逝的感觉。在这种周密设计和计算的滑槽中行驶是惊险刺激也是安全的,以这种速度游客可以在短短的一分钟之内到达下站。当然,也可以慢慢如信马游疆,徐徐盘旋而下,这样可以尽情领略自然风光。观览雄浑壮阔的黄河,远眺朦胧中辽阔无垠的中原大地,欣赏不远处烟波浩淼、帆船点点,铁桥横卧,长河黄水天一色的景象,游客可以紧握操纵杆,随意操作,任河风拂面,听涛声贯耳,览大河胜景,如痴如醉,心潮逐浪。
气垫船
黄河上到处是沙滩、浅滩,所以有“自古黄河难行舟”的说法,以前,众多海内外游客只能在山上俯视黄河,在岸边眺望黄河。为此,为了满足海内外游客“不游黄河心不甘”的夙愿,自始先后引进“郑州号”、“世纪号”、“明珠号”用于民用旅游。气垫船往返18公里,历时45分钟,从景区出发,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终点到达公元前203年楚霸五项羽与汉五刘邦争分天下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走出船舱,沐浴黄河风光,感受历史。
朋友们,黄河在呼唤你,黄河风景名胜区欢迎你!
郑州市黄河风景游览区导游词5
黄河是一条雄浑壮阔的自然之河,一条润泽万物生灵的生命之河,一条亘古不息奔腾宣泄的文化之河。
黄河,母亲河,中华民族、华夏族裔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摇篮和时代变迁的见证,是中华民族龙的图腾,国之魂,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
走近黄河,感触黄河,拥抱黄河——郑州黄河游览区为您提供了理想场所!
地理位置
景区位于郑州西北30公里处。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游览、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旅游专线——黄河之旅的龙头。
发展历史
景区前身为邙山提灌站,1970年郑州市政府为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的紧张状况而修建,工程历时2年,1972年建成通水。在此基础上,提灌站的管理者们将“以水养水,以水养旅游”作为指导方针,绿化荒山,开发景区,弘扬黄河文化,使景区初具规模。1981年3月21日,更名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2002年,黄河游览区更名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当年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12月31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多次被省、市旅游局、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佳旅游景区(点)”、“旅游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景区景点
在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景区近40处景点内,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战马嘶鸣”、“黄河儿女”等塑像,黄河碑林,《西游记》等古代名著大型砖雕,浮天阁、极目阁、开襟亭、畅怀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轩、引鹭轩等亭台楼阁,以及低空索道、环山滑道、黄河汽垫船等现代化游乐设施。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炎黄二帝
炎黄广场
黄河
禹王台上看黄河
五龙峰是中心景区。山脚下,“引黄入郑”的八根巨大钢铁提水管道,如“八龙吸水”,从黄河直达山腰。半山平台上,矗立着高5米、重12.5吨的乳白色汉白玉“哺育”塑像,其造型是一位慈祥贤美的母亲怀抱着甜睡的婴儿,母容子态、栩栩如生,象征看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
郑州市黄河风景游览区导游词相关文章:
★ 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区导游词精选5篇
★ 郑州黄河风景区导游词3篇
★ 郑州黄河风景区导游词
★ 5篇介绍河南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导游词范文
★ 河南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导游词范文5篇
★ 有关河南省风景区导游词
★ 河南介绍导游词参考范文
★ 小浪底旅游导游词范文
★ 2021导游词少林寺优秀作文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22501.html
猜你喜欢

2022研讨会总结发言


幼儿园小班开学寄语


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方案


办公室考勤制度管理


比赛活动策划方案(通用)


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精选


人大代表述职报告范文5篇


良好行为习惯演讲稿五篇范文


个人竞聘述职报告范文精选


有关态度的重要性演讲稿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科干班学习培训心得

“出”的笔画笔顺怎么写 “出”的怎么写

《开学第一课》2020观后感5篇【精选】

焚琴煮鹤的意思 焚琴煮鹤比喻什么

交通安全标语句子大全

囊怎么读 囊怎么读法

阅读分享的心得5篇精选范文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哪些

尊敬的意思 尊敬的意思是什么

场地租赁合同范本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