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意思
2022-11-08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该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题西林壁》原文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
⑴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江西庐山七岭之西。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赏析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含蓄蕴藉,思致渺远。
《题西林壁》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作者介绍
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2312.html
猜你喜欢

农产品打一成语 农产品表示的成语


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 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和寓意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全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工业革命的标志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叶公好龙的道理 叶公好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人字的各种繁体写法 人字的繁体怎么写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 画蛇添足原文译文


过零丁洋赏析 过零丁洋全文赏析


白居易的代表作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炸鱼丸的做法

磨合期多少公里

魔方教程 魔方教程公式口诀七步 新手入门

呷哺呷哺怎么读 呷哺呷哺的读法

哈利法塔有多高 哈利法塔高度是多少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是什么季节的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是什么花

月饼有哪些品牌 月饼品牌有哪些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 二次函数顶点公式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

桂林几月份是雨季 桂林雨季是什么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