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3-10-08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同心共筑中国梦看了吗?“中国梦”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梦”里也有大家的梦!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欢迎查阅!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1
中国梦,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是一个既宏大又细微的目标。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你我的梦。每个人的梦想结合在一起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国梦。自古以来,国与家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近代中国的百年奋斗,不断证明着一个朴素道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国和家的命运攸关,是中华民族漫长演进史中最为深刻的总结,国家兴衰始终都在塑造个体命运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所以,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实现了我们个人的小梦想,我们每个人距离伟大的中国梦也就更近了一步。党的为我们描绘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这个宏伟蓝图,就是中国梦。民族独立梦、两弹一星梦、奥运世博梦、航天潜海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就能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就能在逐梦之路上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中国梦必须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中华儿女为了寻找出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道路上下求索、前仆后继,经过了多种尝试却始终没有找到这样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光明之路、复兴之路。是中国______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回望历史,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展望未来,亿万人民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正是这条道路,把中国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连续30多年保持高速经济增长,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切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然而,梦想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越要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实现中国梦必须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作支撑。中国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心结,更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信念。其背后,是数千年的积淀、近百年的回响、亿万人的渴望。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而这个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五千年来的文明历史告诉我们,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不管是民族危亡关头的同仇敌忾,还是众志成城抵御重大灾害,凝聚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个人命运才会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滴水之微才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在当代社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我们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拓进程中,是改革创新精神激荡了神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就一定能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历经千百年的苦难与辉煌,中国人民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从来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历史。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什么是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个人梦想可能千差万别,但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在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紧密团结,万众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磅礴之力,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实现中国梦必须以发展筑牢梦想根基。伟大的梦想,源于现实的土壤。中国梦逐渐成形的过程,也是中国不断发展前行的过程。百年来,中国梦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中逐渐筑牢了基础,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中国人民感到,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梦实现的脚步也渐行渐近。然而,我们深知,前行的道路上还仍然存在各种风险挑战。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但环境压力、资源瓶颈也日益凸显;整个社会活力涌动,但也要处理好转型过程中种种难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中国梦依然在路上。要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能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要务的位置,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我们就一定能在攻坚克难中,让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几十年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始终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正是在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中不断深化的,也必将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推进,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梦是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实现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中国梦还是对改善生活的渴望。近年来,农业税免除了,义务教育免费了,职工工资增加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农民有了基本医疗保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思路形成 从生活质量到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拓展着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今天的中国,流动社会让人有更多上升机会,权利社会让人有更多保障依靠,开放社会让人有更多成功路径,信息社会让人有更多表达渠道,宏大的国家梦想在每个人的努力奋斗中、在时代的点滴进步中,慢慢生根。我们深知,圆梦之途绝不轻松,既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更需要克勤克俭、辛勤劳动,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不断满足民生之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将国家的发展落脚在共同发展上,将梦想的力量凝聚在共同富裕下,未来中国定能以稳健有力的步伐,在民族复兴梦想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实现中国梦必须与世界同分享共发展。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翻开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郑和七下西洋,无不体现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愿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望。然而,近代以来的列强入侵和连年战乱,将中华民族拉进苦难的深渊,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迈上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世界和平。如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没有和平,中国与世界都不能实现发展,没有发展,中国与世界也难以实现和平。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互利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起飞,迈向梦想的脚步坚实而稳健。以和平推动发展,以发展捍卫和平,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从入世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始终追求良性互动、互利共赢。通过倡导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国梦必将进一步焕发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实现中国梦必须在党的引领下汇聚圆梦力量。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团结奋斗,更需要引领的力量。在一个人口占世界总人空五分之一的国家里实现现代化、民族复兴的目标,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应对这一挑战,实现中国梦想,起着引领作用的政治领导至关重要,团结亿万人民的核心力量不可或缺。我国革命、建设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迎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作为中华号巨轮的掌舵者,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是中国人的永恒目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抗风险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执政使命,把党锻造成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今天的中国,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改革与发展不进则退。历史方位、执政条件和队伍结构的重大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把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400多万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必须把8200多万党员打造成8200多万个先锋模范。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一个信仰坚定、坚强有力、清正廉洁的党,必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回望过去改革开放的30多年、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以及近代以来的170多年的伟大实践,导引无数中华儿女进行非凡奋斗的,正是对梦想的追求,对使命的担当。正是对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神州大地沧桑巨变。正是在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中,今天的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经济总量的大幅度跃升,中华民族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亿万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大踏步迈进。任何成功都不可能顺利取得,创造历史总是伴随着艰苦奋斗。回首过去,国家、民族和人民面貌的巨变,凝聚着我们所走过的风雨艰辛;面向未来,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依然面临诸多可预料的困难和不可预知的风险。中国梦的美丽绽放还需付出更多辛劳。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踏石留印的实干,劲往一处使的齐心,我们才能填平前进路上的沟壑,开掘更加通达的坦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能越来越近。
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顾历史,面对列强的____,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奋斗征程中的挫折坎坷,中国梦没有破灭。中华民族之所以在百折千回中迎来复兴的曙光,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奋斗。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国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13亿人共同奋斗,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脚下。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2
梦,一个简简单单的字眼,却承载了十三亿中华儿女的信念,饱含了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希望与未来。
中国梦,到底是什么?我曾经认真的思考过一番。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五十六种灿烂的文化历史。那么一个人口众多,文化强盛的国家,到底有着怎样的一个梦想呢?我想,那就是民族团结,振兴中华罢。
谁说我们的衣物穿着中没有结合各个民族的特点?谁说我们的歌声里没有各个民族的旋律?谁说我们的佳肴中没有各个民族的特点?几乎每个汉族人民都有几个少数民族的朋友;几乎每个少数民族的人民也有几个汉族人民的朋友。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家庭,正是由于多种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特色才把我们祖国的大地装饰的如此美丽,才把我们祖国的蓝天渲染的如此清澈温暖。
回顾历史,我们的国家曾经消沉过几百年,光辉过几千年,我想我们都不会忘记那些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里的耻辱——1937年南京大屠杀,七七卢沟桥事变,1840年鸦片战争,1860年火烧圆明园,“东亚病夫”等;但同样我们也记得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记得周恩来十二三岁时那铿锵有力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几百年屈辱,几千年辉煌,莫忘中国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五十六个民族的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梦。中华民族一家亲,十三亿人同心共筑中国梦,那么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未来的征程中,只要我们中华民族十三亿人团结一心,相信我们汇聚起来的力量足以让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仅在东方,也在全世界有了一个崭新,不可磨灭的地位。
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我们的团结奋斗中不断靠近。“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毅然挺立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的写照。
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滴水,正是有了千千万万滴水的团结,才能共同汇聚成大海。
埃菲尔铁塔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样的,实现我们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千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团结。在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旅途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义务与责任,让我们一起携手,共筑中国梦。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3
梦想要激发力量、鼓励奋斗,离不开现实的深厚基础;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更有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撑。
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伟大的梦想,源于现实的土壤。中国梦逐渐成形的过程,也是中国不断发展前行的过程。上世纪初,爱国学生只能空自发出奥运三问;进步青年只能在小说里幻想举办万国博览会。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经济萧条,何敢言梦?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奥运梦、世博梦终于梦想成真,我们听到中国梦渐行渐近的铿锵足音。
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在国家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体现在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等实打实的民生红利中。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这是中国梦最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能充满自信地向着现代化建设目标稳步前行。
我们深知,前行的道路上还存在各种风险挑战。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仍有不小差距;成为全球发展新引擎,但环境压力、资源瓶颈也日益凸显;整个社会活力涌动,但也要处理好转型过程中种种难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中国梦依然在路上。
要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能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要务的位置,以发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到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到保障人民基本权益,不断夯实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在攻坚克难中,让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这样描绘他的中国梦: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实现民族复兴,是无数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经历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才能自强,实干才能兴邦。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4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把每个人的梦汇聚起来就组成了我们国家的梦,中华民族的梦,因此每个人的梦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我们才能幸福和谐的生活。而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也不是一个政党能完成的事,这需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万众同心、携手编织、倾心浇筑,花费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时间,不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回顾过往,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民不聊生,国之不国。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她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贤前赴后继,用热泪和鲜血这才换回了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没有人可以否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享受在和平蓝天下的我们!
立足当前,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化建设翻开新的篇章。GDP跻身世界前三、举办北京奥运会、神舟上天、嫦娥飞月、蛟龙入海,这些无疑表明了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而这些成就,无一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繁荣!
放眼未来,中国梦正循序渐进,在一点一滴实现。这一次,是不是就不需要共产党的领导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中国梦的实现不是凭空自现的,而是根植在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基础之上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事实证明,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旗帜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党强则民盛,党强则中国强,党的执政能力决定了国家发展的高度。那怎样才能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无限提升呢?这就需要获取永恒的动力。
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就是这股动力,只有在灵魂和根源上不断提升,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在当前经济、科技发展飞速的新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变得日益紧迫。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对象不单单局限在党内,而是应该扩展为教育和培养所有具有国家、民族使命感、责任感和召唤感的各阶层人民;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内容也不应仅限党内,而应拓宽学习渠道,融入到各行各业工作实际岗位中去。
总的来说,党内党外这些培养对象既是主体,也是联络员。既是学员,也是科研员。既是领跑者,又是呐喊助威的观察者。党员是一条红绳,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和青年是构成社会结构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最富有激情的年龄段,要实现中国梦,就要挑得起大梁,敢作为,多奉献。对于学生党员和企业青年党员,作为学生和青年的先进代表,要充分发动其积极性,也要充分认识其阶段特征性。
不管是选取学生党员还是企业党员,第一要把好关。选择一批入党动机端正,对党的认识深刻,党性观念、党员意识强烈,自我要求严格的人纳入后备队伍,精挑细选入党。第二要看得牢。不管是正式还是预备或者积极分子,都要多观察,多关注,有没有坚持始终如一发挥模范作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建立档案,定期记录,座谈,从旁调查访问。第三要早警醒。不仅仅在学习、业务上要求鞭策,也要带领他们更深地接触社会,及早宣传教育,例如观看腐败警示节目、参观监狱、访谈受表彰的先进人物,从正反两方面对比教育,从小牢固树立起正确的生活作风观念,法制观念。第四要多载体。对于优秀的学生党员,学校平时应当注重提供学生会、团日活动、各种竞赛等机会给予锻炼,就业时及时推荐给有前景、效益较好的企业或者留校储备,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党员;已经参加工作的企业党员,企业党组织应当主动吸纳,广泛开展以企业发展为目标的组织活动,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加强技术交流,参与企业党建,通过学习企业文化理念,提升自我,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引起的先进模范示范效应却可以有效扩大宣传力度。第五要勤实践。学习只是方法论,实践才是学习的目的,学校中学的更多是理论上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真伪,提高认识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和青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最能够创造新事物,要充分培育他们吃得了苦,沉得住气的坚强品质,要培养他们革命先贤在长征途中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用党性教育锤炼灵魂,用艰难困苦强壮己身。
加强党性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说到底就是要我们党做好领路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时刻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随时准备迎接挑战。而这些,这不正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根本么?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党性不断提升,能力不断提高,中国梦,不是梦!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5
梦想,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承载着人们的信念和希望。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支撑着我们行走,带着我们一起“飞翔”,微笑着面对人生。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样的远大抱负不仅仅是一个梦,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执着追求。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一个梦,不管它是大是小,它都是人们心中所理想的、期望的。而唯一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就是勇气和行动。
光阴如梭,时光飞逝,在不知不觉中,我已在乐至调查队工作了四个春夏秋冬。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也从一个懵懂青年、调查工作门外汉,成长为单位的业务工作骨干。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深切地感到,调查工作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优厚的待遇,唯有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无私奉献,我看到了老一辈调查人在平凡岗位上乐此不疲,心无旁骛,用自己的心血,谱写出一曲曲服务科学发展的壮丽人生之歌!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埋首调查工作的默默奉献,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只是投身调查实践的辛勤耕耘。
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也一直在思索、在寻找,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作为一名调查工作者,该守望什么样的精神家园?该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目标?该体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看了《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心中茅塞顿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我们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调查实践中,调查数字枯燥但却有味,调查工作平凡但不平庸,有时为了报表能及时上报,为了数据能真实可靠,为了报告能服务发展,我们常常夙夜在公,节假日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为了把脉经济、了解民意,我们也需要经常下企业、走农村、访住户、进市场,这些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们凭借着对事业的执着、对工作的热爱,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投入,我们以朴实的人格、平凡的本色,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书写着调查小天地、人生大舞台的华彩乐章,铸就着调查事业科学发展新的辉煌。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作为一个年轻的调查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多学习,做孜孜不倦的人。首先是要学习经济理论和统计调查业务知识,这是干好统计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学习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领导的讲话精神,这是增强工作针对性的前提;再次是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统计法律法规知识,这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有效手段;最后,还要多学习人文历史知识,这是提高我们人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做一个心智健全,知识丰富的人的保证。
多思考,做远见卓识的人。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发展方向多思考。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扬长避短,切合实际,找准定位,确立发展目标,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其次要对从事的工作多思考。每一项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深入思考、乐于思考,才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加富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再次,要进行创新思考。我们每一位调查工作者,一定要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深入思考,不断创新,提出更加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使统计调查工作能够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确保数据质量建立在扎实有效的基础之上。
多实践,做知行合一的人。一方面要多承担工作任务,只有多干工作,才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平台。另一方面要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是主动还是被动,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不仅决定我们工作的成效和质量,也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主动工作就会心生快乐,天空晴朗;消极工作必然心生茫然,阴云漫天。
多沟通,做和而不同的人。在实际调查工作中,首先就是与上级多沟通,通过沟通及时了解掌握上级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增强把握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其次是与同事多沟通。老同志经验足、方法多,是我们学习的最直接和最佳捷径,多沟通才能快进步。最后是与调查对象多沟通。当前我们面临着调查对象配合程度越来越低的问题,只有多沟通,多交流,加大感情投入,才能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和配合,畅通调查渠道,把数据质量建立在扎实的实地调查基础之上。
多担当,做奋发有为的人。多担当要敢于担当,这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劲头。要敢于承担工作重任,敢于克服工作上的困难。多担当还要善于担当,这是一种方法,一种能力,一种智慧。就是要在工作中敏于思考,善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才能把所承担的工作做得更好。
今天,中华民族的富强之梦已经翘首可待,人们对精神家园、共同理想的呼唤更加强烈。全社会正凝聚起最广泛的精神力量,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并为之奋斗,一个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必将成为现实。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 2021专题片同心共筑中国梦心得体会
★ 2021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作文
★ 同心共筑中国梦专题片观后感2021
★ 2021同心共筑中国梦个人心得体会
★ 2021同心共筑中国梦第二集共同繁荣观后感
★ 2020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关于筑梦中国个人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感想5篇范文
★ 收看2020《领航新时代》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 “学思践悟守初心”主题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23899.html
猜你喜欢

初一的语文教学计划


经典的升学宴邀请函10篇


婚礼现场证婚人的致辞10篇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心得


初三学生的学习计划表5篇


保安队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党员的党课培训报告总结


学习经验演讲稿精选


八年级新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安全知识竞赛主持词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感恩节快乐手抄报

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是什么

主语谓语宾语是什么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

4s店前台服务顾问职责

离婚协议书精选20篇

关于无纸化办公的倡议书

题秋江独钓图拼音版 题秋江独钓图古诗译文

大学新生自我介绍范文通用6篇

倒库最简单又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