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有关安徽琅琊山的导游词范文
2023-10-20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5篇有关安徽琅琊山的导游词范文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郊。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总面积240平方公里。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境内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景点。自宋代以来,琅琊山一直是皖东有名的历史胜境。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首批被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1月11日琅琊山森林公园成为全国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安徽琅琊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安徽琅琊山的导游词范文(一)
凡读过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的人,无不为其描绘的美景所倾倒:“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琅琊山便是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处,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后何以名琅琊,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东晋琅琊司马睿曾寓居于此而改称琅琊。另一种说法是:西晋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釉率数路大军“出涂中”(指滁水流域)灭吴,吴主孙皓“诣釉请降”献玺即在此,因而山称琅琊。而《古今图书集成?琅琊山汇考》载又一说:“人以其有似于山东东海之琅琊山,故亦名为琅琊。”
琅琊山险峻而秀丽。其山峰“耸然而特立”;其幽谷“悠然而深藏”。林木茂密,花草遍地。数百年的松树、梅树苍劲挺拔,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亭亭如盖,琅琊溪潺潺流淌,让泉、紫薇泉……散布山间,归云洞、雪鸿洞……神秘莫测。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琅琊山景色清幽,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深秀湖位于回北门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转弯处,古为一水潭,是游人临溪垂钩之所。1958年,滁县政府将水潭扩建成一座小水库。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将这里辟为一新的风景区。因其三面环山,景色秀丽,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面约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桥,因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桥墩用青石砌成,桥面为水泥预制件,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色。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又有古建筑特点,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水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贯通其下。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会峰阁是琅琊山风景名胜中的最高建筑物。它于1988年开工兴建,建筑在南天门的明朝建筑会峰亭的残基上(原会峰亭被日军侵略中国时烧毁)。新建筑的会峰阁依山而建,美观大方,气势雄伟。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高度24米。会峰阁每层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24个铃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悦目赏心,闻声如入仙境。晴朗天气,登上会峰阁,极目远望,天高地阔,心旷神情。这里阳光和煦,山色苍茫,群山巍峨,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大概是因为众山列队,一收眼底,这里象一座检阅台,检阅千山争秀,万峰苍郁,所以此阁才命名为会峰阁吧!由于会峰阁立在琅琊山的最高峰,人们都爱来此了望祖国的壮丽山河。站在会峰阁向南面的山外平原去,地面寥廊,烟雾苍茫,村庄星罗棋布,河塘闪亮如镜,在晴朗无云天气还可以隐约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长江如带,浩渺东去。
5篇有关安徽琅琊山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琅琊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_三国鼎立时期,滁州成为魏吴交兵的战场。西晋“八王之乱”时,琅琊王司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岭避难,琅琊山因此而得名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
宋仁守庆历年间,朝廷腐朽,权贵当道。原在朝迁中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谤,敢于揭露官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诬告他。会守听信馋言,将欧阳修贬谪滁州。
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帮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此刻冯公祠前面的一副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说的这件事。事隔数年之年,欧阳修和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醉翁吟》,"宫声在迭","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琴声勾起了欧公对当年在亭是游饮往事的追忆,即作诗以赠。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属在其旁建同醉。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之后多次遭到破坏。清代咸丰年间,不止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直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醉翁亭、宋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泉旁是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风底。亭中有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曰"玄帝宫",登台环视,但见亭前群山涌翠,横叶眼底;亭后林涛起伏,飞传耳际,犹如置身画中。
滁州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缘,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滁州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称涂中、清流,州建隋朝,文昌北宋,兼具吴楚淮扬之韵,汇聚江淮湖之风,千百年来素为江畔淮左的完美之州。滁州自隋起辖今琅琊、南谯、来安、全椒、南京浦口等地。1992年与滁县地区合并,构成了此刻的滁州市。滁州是皖东的区域中心城市,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全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琅琊山是皖东第一名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4大文化名山之一,中华百座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风景区之一。风景区内丘壑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古关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独厚。境内大小山峰九九八十一座,层峦起伏,沟谷深邃,溪流潺湲,森林茂密。其高可眺、邃可隐、清可濯、幽可憩、芳可采、丽可咏的自然景观,逐渐构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琅琊山“八名”(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文化胜境。
琅琊山景色淡雅俊秀,文化渊源久远。自唐宋以来李幼卿、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宋濂、文征明、曾巩、薛时雨等历代无数文豪墨客,达官显贵为之开发山川、建寺造亭、赋诗题咏,留下超多、卓越的文化遗产,拥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士”六名胜境。其中唐建琅琊寺为皖东著名佛寺,也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宋建醉翁亭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所著《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琅琊山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四外云游的和尚到了滁州,见到西山风景如画,就在山上盖了座叫“西山寺”的寺院。还收留了一个叫超然的小和尚,小和尚长的古灵精怪的,但是却很不开窍。和尚教超然忘好了几个月的经,结果,连“阿弥陀佛”四个字都只记得两个,而且其中还有一个字念走音了。念成了“摩陀”。老和尚一气之下,就一个人下山云游四方去了。大半年后,老和尚听说滁州蝗虫成灾,心里犯愁了,担心超然就回到了寺院,结果看到小超然长的高大了,壮实了!一点也没有受到蝗灾的影响!之后才明白原先小超然一向在煮石头吃,煮出来的石头黄得象杏子,软得象芋子,甜得赛桃子。
第二天,老和尚说:“超然呀,你念的‘摩陀经’,是真经,你成了佛啦。从今在后,我们都念‘摩陀经’,这寺院也叫‘摩陀寺’吧。”
从此后,摩陀寺的香火一天旺似一天,人们也就把西山改叫“摩陀山”了。光阴似水,日月如梭。一眨眼,到了西晋末年。那时山东有位琅琊王,名字叫司马睿。他被八王夺权闹得性命难保。只好收拾打扮往南逃难。一路上,白天藏身荒庙,夜晚拣着小道一脚高一脚低地赶路。这一天,来到摩陀山下一个破草棚子里住下。没想到因为连日的奔波劳累,琅琊王心口疼病半夜里犯了,疼得他头上身上冷汗直冒,脸色跟纸一样黄,在棚子里翻身打滚直到天亮。碰巧,摩陀寺一个挑水和尚望见了,慌忙跑回山上。不一会就从山上端来了一碗香茶,让琅琊王喝下。
过了一时三刻,琅琊王伸伸膀子挺挺腰,觉得心口也不疼了,身上也有劲了,一点病也没有了。
琅琊王对和尚说:“多谢师傅救命之恩。我这心口疼病从小就有,犯起来没有十天半月不见轻,药草吃了不知多少,病却越来越重。不知师傅用的是什么神药有这样的奇效”
“出家人,行善为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施主不必多礼。适才的香茶乃是用本山石头与各样草药煮成的,什么病都能去根。”“怎样,山上的石头也能治病”
和尚将寺院祖师摩陀大师煮石充饥的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又说:“现如今石头虽不能煮熟充饥了,因为当年摩陀大师把煮石之水泼在这山前山后,这山上就长满了奇花异草。所以这花花草草、树根石头都能治病呢。但不知施主尊姓大名,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怎样流落在荒郊野外”
琅琊王哪敢说出实话呢,就胡编了一套说:“我姓刘,叫刘顺。家住山东巨野县。因为要到江南投亲访友,半路上短了盘缠钱,只好一路忍饥受寒。我想在那里找些活干干,等凑足了钱再去江南。”
和尚对琅琊王说:“放心,放心。施主只要不惜力气,来到滁州你就不愁吃穿了。这地方有句话:‘滁州地养穷人,一条扁担两根绳’。你看这摩陀山上有柴,有草,有药材,兔子、山鸡满山转,是座宝山阿。”
琅琊王司马睿往山上一看,果然有男男女女在砍柴剜药打山枣,从绿树中传来一阵阵山歌声。从此后,琅琊王就装成个打柴汉子住在山中,一边集合四方兄弟,一边在山中集粮屯兵,日夜操练。没过多久,司马睿带领人马浩浩荡荡打过长江,在建业城建立了东晋王朝,司马睿成了第一个东晋皇帝。有一天,东晋皇帝司马睿带领文武百官从建业来到滁州观赏西山摩陀寺风光。司马睿想起当年自己在这儿落难得救、屯兵聚粮的往事,便吩咐传下圣旨:将山上寺院扩建百间,改“摩陀寺”为“琅琊寺”,改“摩陀山”为“琅琊山”。他还命御医住在琅琊山搜集山中百草,编成《琅琊草木篇》,广传天下,救四方百姓疾苦。
5篇有关安徽琅琊山的导游词范文(三)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重点风景区—琅琊山。我是这里的地接导游某某,当然大家也可以叫我。。,首先我代表琅琊山景区的全体工作人员欢迎你们的到来,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欣赏琅琊的美、琅琊的秀 ?? 大家知道琅琊山因什么而出名吗???嗯,是的,其实琅琊山因为北宋时期大文学家欧阳修写的著作《醉翁亭记》而闻名天下的,在《醉翁亭记》中开篇就赞美琅琊山“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在2000年琅琊山被评为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4A级旅游景区其主峰有大丰山、小丰山、花山、凤凰山等其最高峰为花山海拔为331米,其他多为200至300米之间景区内有50多处泉眼,泉水清冽甘甜,还有琅琊溪、深秀湖、凤凰湖等溪流湖泊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此次游客朋友们的到来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琅琊山南大门了,我们就从这里进去吧??现在我们便来到了琅琊山的第一个景点了—琅琊墨苑,它是种庭园建筑,展现在大家眼前的白墙黑瓦、飞檐翘角、亭台轩廊、小桥假山等交错体现的是苏州园林的风格,自唐宋以来先后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辛弃疾等众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大量的珍贵诗文,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琅琊墨宝,所以景区的工作人员收集与整理了有关琅琊山的试诗、名人书画200多篇篆刻于此,所以此地取名为“琅琊墨苑”大家看这些书法字画如行云流水气势磅礴体现了作者对琅琊山的深情厚爱?? 现在我们大家沿这条山道向前走便来到了琅琊山最著名的景点—醉翁亭,其实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在当时它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给游人歇脚的小亭子,但因欧阳修在此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从此便名扬天下,现在的醉翁亭占地约五千平方米,195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看这个院门上“醉翁亭”三个字是清朝同治年间全椒人士书写的,大家经过天井向东走便来到亭边就到了醉翁亭,这是种歇山式建筑风格,飞檐翘角十六根立柱分立四方。
大家看周围设置了木栏,这里便是当年欧阳修常与宾客饮酒赋诗的地方,游客朋友们可以站在这里来体会一下当时大文学家的意境呢!??现在我们便来到了“二贤堂”故名思议是纪念贤人而建的,二贤堂始建于北宋是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2位滁州知府王禹某和欧阳修而修建地,现在我们在这里能看见宋明刻本的《醉翁亭记》的影印本及欧阳修手迹的影印件,现在我们向西走便来到了“宝宋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欧阳修的得意弟子苏轼亲笔所写的《醉翁亭记》所雕刻的石碑,由于欧阳修散文和苏轼书法都是北宋时期最高水平的代表所以啊,后人便称此碑为“两绝碑”。现在再往前走,大家看到泉水了吧,这就是闻名以久的让泉,现在的让泉周围是用石块砌成的方池,看-上方有康熙23年滁州知府王赐魁先生重题的“让泉”碑刻,方池长三尺左右深一尺左右,泉水先涌入方池在由方池流向北汇入玻璃沼。方池水温常年变化不大一直保持在17至18摄氏度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甘甜清冽??游客朋友们我们来到了欧阳修纪念馆,进入内堂,大家看到欧阳修先生的塑像了吗?这里还有30多幅全面介绍欧阳修生平的壁画,长廊上镶刻的都是宋代以来苏轼、赵孟頫等大书法家写的《醉翁亭记》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手笔。??现在我们沿琅琊古道向前大约走400米就来到了琅琊寺了,琅琊寺原名宝应寺。据说,在修这座寺庙之前,主持修建这座此寺的滁州刺史李犹卿曾绘图给唐代宗看,恰巧唐代宗头天夜里梦见一片山林深处有一座寺院其外形与规模与图上所画地甚为相似,十分高兴,所以特赐名“宝应寺”。“宝应寺“历经沧桑几经兴废,现在游客朋友们看见的所有建筑大多数是清代30年重新修建地。
一九八四年正式以“琅琊寺”命名的??琅琊寺景点有80多处现在可供观赏的有大雄宝殿、藏经阁、明月观、念经阁等??游客朋友们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大雄宝殿了,它是琅琊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寺庙中央。殿高14米,进深15.3米外形古朴典雅,气势雄伟,殿内有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像,像身通体涂金,金光灿灿,神态毕现栩栩如生。现在我们向右走便来到了藏经楼,它原名叫“藏经阁”现今看见的藏经楼是一九一九年重建的,门额上刻有“三藏玄枢”四个大字。据说此楼曾藏有珍贵的贝叶经一部,楼下为千尊玉佛堂,堂内陈列着缅甸国赠送的一千多尊玉佛。??听着真想进去看看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
各位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将要结束了,我很高兴大家非常支持配合我的工作,这短短的时光里希望成为你们游览中永恒的记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为大家服务,祝愿大家在以后生活中天天开心,顺顺利利,再见!
5篇有关安徽琅琊山的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琅琊山风景区游览。此刻我们站的地方,就是琅琊山的大门,这个山门是牌楼式的建筑,雄伟壮观,门额上有苏东坡的墨宝“琅耶山”,三个楷书大字。大家此刻不免感到奇怪,“琅琊山”为何叫“琅耶山”?很多人认为有可能是“琊”和“耶”字在古代是通用的,也就是所说的通假字,也有人认为是当年苏东坡写错了。在2015年时,江淮晨报的一位合肥读者致电江淮晨报热线反映,他去琅琊山风景区游玩的时,发现大门上的牌匾上书写的是“琅耶山”询问这是不是个错误,江淮晨报记者对此分别采访了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和安徽大学中文系古汉语专业徐在国教授。据记者称,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有关同志说“耶”和“琊”可能是通假字,而徐在国教授认为“耶”这个字在古代的的确是“琊”的通假字,而据相关史书记载,东汉许填以前首先编纂了中国第一本文学专著《说文解字》,也是记录中国罕见期汉字的一部字典。上面无“琊”或“玡”,只有“琅”和“邪”,汉语大字典中“琅琊”词条这样解释“琅琊”也做“琅邪”,也就是说“琅琊山”最初的名字应当叫“琅邪山”,之后加了“王”字旁,清代朴学大师段玉裁在《说文注》中作了
注解:“按汉碑琅邪字加“玉”旁,俗字也!”是说后人在”邪”加了玉(玉与王通假),久而久之,“邪”字写成了“琊”,同时段玉裁解释了“琅邪山”到“琅耶山”(邪)近人隶书从耳做耶,由“牙”,“耳”相似,“原先也是后人误写,汉隶书中,“牙”和“耳”很相近,所以汉唐人误把“邪”写成了“耶”,以至后代“邪”和“耶”通假。所以当时苏轼把“琅邪山”写成“琅耶山”在他那个朝代是无可厚非的。
古人称之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的皖东八名胜境,被誉为蓬莱之后无别山。琅琊山风景区在1985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1988年被国务院评为我国第二批国家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旅游风景区,全山森林覆盖率达79.3%,仅乔木树种就有近300多种,另外,山面还栖息了131种鸟类,其中受中日候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达54种,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为国内珍稀物种,并分布着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带石灰岩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天然次生林。区内有泉眼50多处,泉水清凉甘美、晶莹剔透、较著名的有让泉、紫薇泉、濯缨泉等,统称9洞11泉。琅琊山古称摩驼岭,1700多年前,西晋末年八五亡乱时,琅琊王司马睿避乱来到滁州,这之后他渡长江到了南京,在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称元帝,他认为滁州是他的福地,于是将自己当年的封地山东琅琊郡的琅琊两字,赐予了这片山岭,据史料记载,“琅琊”两字是郡名,秦朝所设,旧址在今山东省胶南境内,二是山名,一座在今山东省胶南境内,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游登此,建琅琊台和石碑,一就是我们此刻所处的这座山。此刻我们滁州的琅琊山更加出名,主要是得益于欧阳修,琅琊王等名人和名文的效应。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约
115平方公里,主景区约8平方公里,有琅琊墨苑(也叫野芳园),醉翁亭,欧阳修纪念馆(视为同乐园),深秀湖,琅琊寺,南天门这六大景区。
此刻大家看到的是“野芳园”是进入琅琊山胜境的第一个风景区,此园的建筑风格按照苏州园林的风格综合规划,建有赏心斋,拥霞轩,晨曦堂,盆景廊等,飞檐翘角,白璧漏窗,马头墙,小青瓦,淡雅和-谐,园的总面积4200平方米,那里也叫“墨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名“盆景园”20世纪80年代,曾在那里拍摄过电视连续剧《西厢记》片段,里面收集、镌刻的名人珍贵诗文和书画墨宝,共有200多幅。其中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代表会委员长乔石,著名书法家沈鹏,范曾,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等人的书法作品。大家请看“墨苑”西面有一大-片草坪,每年春暖花开的日子,很多人都过来坐在草坪上休闲娱乐,但是此刻这边在修路了,以前在这路边竖一块大石,形同卖肉的案板,滁州人把它称为“张飞卖肉处”[歇后语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以前把猪肉挂在井里面再用石磨盖上,说:只要有人能够搬动石墨就能够尽取其肉,之后石墨被关羽搬下来了,并把肉分给了围观的百姓,张飞明白后心里不爽,过来找关羽打架,被刘备劝解,之后是三国结义了]但这块石头被毁。我们继续前进,呈此刻我们眼前的是“醉翁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筑坝将玻璃溪的溪水截住,构成山中自然湖泊,水面约一千平方米,水
深约3米,备有游船,游人可泛舟,垂钓于水面,翠峦倒映,如置画中,在岸边还有一座小亭,名为“听泉亭”,就是为了听到“让泉”潺潺的流水声而建的。
《醉翁亭记》中写到:“山行六七里,见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在这之前,我们先看到的是“薛老桥”,是滁州人民为了纪念当年全椒人薛时雨而命名为“薛老桥”,它是醉翁亭景区的古老建筑,大约建于元代,拱形结构,青砖砌筑,桥面青石铺就,宽约5米,咱们过薛老桥沿玻璃沼上行,此刻看到的是用青石板砌成的两个方池,池方约三尺,池深约2尺,那里有2个泉眼,终年交替,只有一个泉眼流水,终年不涸,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推崇的谦虚礼让的传统美德,这就是著名的让泉,除了刚才的说法以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让泉让泉,让出自己的权力,大家都明白欧阳修是被贬来滁州的,自己在中央没有权力,所以欧阳修也就主动让出自己的权力,与世无争。大家看泉上竖的楷书“让泉”碑刻,是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滁州知州王赐魁手节的,大家再往上走,这“千年醉翁亭”五个大字,是在纪念欧阳修一千年诞辰的时候,滁州政府邀请时任全国人大会委员李瑞环为欧阳修题字,于是李瑞环便挥毫写下了“千年醉翁亭”五个大字。
在它身旁的这条小溪是玻璃沼,又名玻璃泉,源头始于摩驮岭东,大丰山上的“双峰绝顶”,经醉翁亭门前,入醉翁潭,最后流出山外凤凰坝。在北宋时期,滁州知州章衡命名为“玻璃沼”清光绪八年,章家棕写玻璃沼碑记。薛时雨在重修醉翁亭记碑中称此水‘旁有石泓,泉流而涌,甘如醍醐,莹如玻璃’
好了,此刻大家在玻璃沼这边看到的这几棵树就是咱们滁州特有的醉翁榆了,它仅分布于滁州琅琊山。山生于海拔100m以下的山麓落叶阔叶林中或溪沟旁。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因为生长在醉翁亭身旁,所以把它命名为醉翁榆。它是3、4月份开花,是医药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一般能够用作制作农具,家具,器具。此刻我们来到的是醉翁亭大门前,也被称为欧门,中间有醉翁亭三个字,以前在门口还有副楹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写这副对联的作者是薛时雨,刚刚过“薛老桥”的时候也提到他,薛时雨是滁州全椒人,清代光绪年间醉翁亭的修复者,薛时雨自幼苦读,才华出众,尤为仰慕欧阳修的道德文章。少年时,曾不顾路途遥远,经常从乡下独自步行五十多里,来醉翁亭拓印欧文苏字碑,薛时雨35岁进士中举,开始在嘉兴做知县,之后又升为杭州知府,他做官时,处处以欧阳修为榜眼,宽简爱民,刚直敢言,因为经常为民请命,违逆上司,官做不下去了,就去教书,大力兴办教育。先后在杭州崇文书院,江宁尊经书院,南京惜阴书院任主讲,55岁以后还乡,晚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整理刊印了《儒林外史》,二是募集巨资修复了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醉翁亭和丰乐亭。所以滁州人对薛时雨十分感激。
此刻我们就往里面走,此刻大家看到的白色粉墙有着徽派风格,镂空的的花墙,又能体现江南园林的特色,“有亭翼然”,大家站在我这个角度能够看到,我们的亭子那个角度就像鸟儿展翅飞翔一样,此刻我们继续走,此刻我们来到的这座院落,是不是有种坐井观天的感觉呢,那里叫天井,它在建筑学里起过渡建筑物的作用。大家看那里有块碑刻是著名文学家沈思晓得作品《解酲阁记》,酲字给大家解释一下,咱们中间的男士想必都有过醉酒的经验,酒意有十分,当你喝到七八分时,那种似醉非醉,飘飘欲仙的状态就称之为“酲”解酲也就是接触这种迷醉的状态,此刻我们来到的是醉翁亭了,这“醉翁亭”是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天下第一亭,大家都明白其他三座名亭是什么吗?北京陶然亭,苏州沧浪亭,长沙爱晚亭。沧浪亭取自北宋著名诗人苏舜卿取自古诗句“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
濯我足”中的沧浪二字,亭子建成之后,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而在此刻的沧浪亭有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就是源自那里。爱晚亭清代学者毕沅取名于著名诗人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因而得名。陶然亭取之于白居易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中的“更诗菊黄家酿热,与君一醉一陶然。”四大名亭除了这一种说法以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浙江杭州西湖的湖心亭代替苏州的沧浪亭,但无论哪种说法,醉翁亭都是四大名亭之首,有两个原因,第一,建亭最古老,醉翁亭始建于公园1046年的北宋庆历六年,沧浪亭基本上于醉翁亭同时建成,只是稍晚一些,而爱晚亭和陶然亭则是清代的建筑,晚了四五百年,另一个原因就是《醉翁亭记》在文学造诣上比其他几个亭子更具有价值,这座醉翁亭是歇山顶式建筑,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仿佛“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飞檐翘角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不仅仅在外观上增
加了立体感,给人一种展翅欲飞的感觉,同时又有实用价值,飞挑的屋檐起御力的作用,既能缓解雨水冲刷在屋顶的力
度,用能保护地基不受雨水的浇淋。大家能够看到这座亭子共有16根立柱分立四方,亭两边设有茶几,这是欧阳修在亭中处理政务,并且与宾客把酒言谈,吟诗作赋之用,16立柱的构造和亭中所设的茶几在其他的亭中是不可多见的,当年欧阳修被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保守势力诬陷,贬谪滁州财、政事之余,常来琅琊山,与寺僧智仙饮酒畅谈,很是投机,智仙为使欧阳修能常来山中饮酒,赏景畅谈,故而建了此亭,《醉翁亭记》中也交代了这件事: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此刻我们来看下亭中的楹联,这是由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修的后人欧阳中石书写的,大家来读一下:“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意思是:“酒喝的并不多,怎样就醉了呢!欧阳修自己也在《醉翁亭记》中说过”饮少辄醉“一般人认为是,欧阳修在政治上受打击,情绪低落,所以借酒消愁愁更愁,也有一种说法,欧阳修在滁州情绪是很好的,欧阳修在滁州写诗近百首,其中有关饮酒,交友的资料可占一大半,所以酒是不可缺少的寄托和媒介。欧阳修出于身体的原因,惯有消渴症(糖尿病),尽管酒逢知己千杯少
,“颓手其问”,年龄不到老迈的程度,为什么称自己为老头呢?欧阳修当年只有38岁,正值年富力强的中年时期,他在《赠沈遵》的诗句中就说的很明白,“我年四十犹强力,字号醉翁聊戏客”这边还有一幅当地书法家吴伯初书写薛时雨的楹联“翁昔醉饮时,想溪山入画,禽鸟亲人,一官迁谪何妨,把酒临风,指范希文素心可证;我来凭眺处,怅琴操无声,梅魂不返,十亩篱莱重辟,扪碑剔藓,幸苏子瞻墨迹长存。”欧阳修当时在琅琊山以山为友,比肩范仲淹的为感,表达“欧公”“不以物喜,不以己”的人生境界,我站在那里远眺,抚琴无声,梅魂不返,重新修建,幸好当年苏轼写下来《醉翁亭记》的书法供后人瞻仰。
再往里走,是“二贤堂”,“二贤”是指北宋时都在滁州担任过知州的王禹爯和欧阳修,滁州人为祭祀这两位父母官,而兴建五间平瓦房。大家就应都明白欧阳修,但是对王禹爯可能不是很熟悉,他是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谏,不畏权势,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一生中三次受到贬官的打击(第一次被贬商州,今陕西商州区,第二次被贬滁州,第三次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乃作《三黜赋》,申明“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表现了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王禹偁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曾向朝廷提出许多推荐,在《端拱箴》、《三谏书序》、《御戎十策》以及知扬州时作的《应诏言事疏》等著作中,他提出了重农耕、节财用、任
贤能、抑豪强、谨边防、减冗兵冗吏、淘汰僧尼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主张,虽大多数未被太宗、真宗采纳,却为宋仁宗时范仲淹等人的“庆历变法”开了先声。王禹偁在政治上这种进取精神和用心态度,正是他在文学上所以能坚持优良传统的重要原因。他诗法白居易,之后更有意发扬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代表了他对杜、白的尊崇。因此,我们能够说,他不仅仅是一位卓有实绩的北宋诗新运动的前驱者,而且还是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胸怀报国大志的封建文人。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滁州知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后人曾肇,作文祭祀,堂内现塑有两尊二贤塑像,玻璃柜内存放着有欧阳修手迹照片和不同版本的欧阳修全集。两边山墙悬挂着今人写的“醉翁亭记”,和“朋党论”,木质条幅,那里也有副楹联:“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手,贬来滁州,辟丰酌酒述文,非独乐也。”左欧阳修,右王禹爯。
“宝宋斋”位于醉翁亭西侧,为一间狭小的平瓦房,是明代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南太朴寺少卿冯若愚所建,房子建好后,该起个什么名字呢?冯若愚在(宝宋斋记)中说:“宋世所重者,晋字,故蓄字多者,有‘宝宋斋’,至我朝则文与字兼学宋,于元无起焉。宋碑文字之最者,莫如欧公滁二碑。”安徽无为县就有“宝晋斋”,为米芾所建。内墙壁镶嵌有两块
巨石碑刻,这就是欧阳公文作文,苏轼所书的《醉翁亭记》,被后人誉为“欧文苏字碑”,成为宋代珍宝,实为古迹中金石之瑰宝,那里还存有“宝宋斋记”和“鱼修醉翁亭记”碑刻,之后滁州人为了纪念和感谢冯若愚冯元飚父子保护“欧文苏子”碑有功,于“宝宋斋”西侧建砖木结构瓦屋三间,命名为“冯公祠”,祠堂坐北朝南,南北两门相通,现辟为“旅游纪念品展销部”,游客朋友们,你们能够进去观赏,现随我出南院门,门额有全椒人薛时雨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九月书题的“晴岚墨翠”四字,门两旁还有篆书对联一副。大家在跟我来观赏“菱溪石”,“菱溪石”三字是滁州著名书法家吴伯初书写的,菱溪石高约1.5米,石上有孔,孔孔相通,这块石头是欧阳修视察农村时,在滁州东边菱溪村塘边发现的,动用三牛驾车运回州城,先置于“丰乐亭”内,后人将此石移至那里,供游人观赏,因在菱溪村发现的,故取名“菱溪石”,欧阳修还专题撰写了《菱溪石记》与《菱溪大石》诗文记载,其实这是块太湖石。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构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构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构成。形状各异,姿
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个性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太湖石”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我们对面的是“意在亭”,原名“皆春亭”,系明代嘉靖四十年,(公元1603年)滁州知州卢洪夏重建,建亭时是按晋代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的描绘“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仿照其中的流觞曲水建造的,凿石引水,弯曲绕亭,渠宽约一尺,深约八尺。大家都明白古代文人的娱乐活动很少,于是就把就酒杯放在这中间,任酒杯随着水漂流,文人们就坐在这身旁,酒杯漂到谁面前,谁就得写诗作赋了,写不出来就得罚酒了。亭内放置有石桌石墩,他们之前经常在那里饮酒,体会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虽然没有兰亭集序中的环境,但也是能获得一番另外的感受的。
在(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其中的“射”“弈”“筹”“喧哗”,都是酒令的不同形式。弈,就是下棋,欧阳修很喜欢下围棋,他字号六一居士,其中一个亿就是指下棋,输棋的人是要喝酒的。射有三种解释。一是射箭,二是射覆,就是猜谜语;三是投壶,就是用一种带羽毛的箭投到一种陶壶的壶口,射中者为胜。喧哗,既是大喊大叫的热闹场面,也能够理解成划拳。出“意在亭”西行十几步,拾级而上,石砌矮墙院内,四方池中建有四方亭,亭名曰“影香亭”,有青条石小桥连接,此亭建于明代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原名“见梅亭”,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滁州知州王赐魁,依据坐在此亭中既能望见亭北古梅的倒影,又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所以把此亭易名为“影香亭”。又有一说,“影香”二字,取意宋代著名隐逸诗人林逋(bu)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两句中的第二字组成,与王赐魁所看所感十分的贴合。林逋是北宋早期诗人,一生避世高蹈,“以梅见妻,以鹤为子。”所以明代人在那里摄取林逋的咏
梅句坐创意见影香亭。影香亭的造型创意全取自“方”意:周围水池是正方形的,亭基石壁是正方形的,石桌是正方形的,但是在那里石凳却是圆的,“方正”是儒家追求的人格道德取向,表示刚烈正直。在那里就表示‘做人要正直,做事要灵活‘。诸位请看,亭柱上的楹联就是这两句诗,是安徽宿州萧县著名书法家阎梓昭所书。大家跟我进这个圆门,这就暗喻古人“内方外圆,方圆互见”理念,哲理深刻,别有意趣。两侧院墙壁上镌刻着两个碑石,大家请看:上首“翠积清香”,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滁州知州王赐魁书立,下首“寒流疏影”,是吴兴尹梦壁题,“影香”
二字也嵌在其中,请大家再看:两侧有三株古龙柏,树干稍有弯曲,形似青龙,守卫着院门。入院内,我们看到的这株是一棵梅树,大家看我们前面这个亭子上面3个字,怎样读《古梅亭》“梅”是象形字,相传这课古梅是欧阳修亲手栽植的,故有称为“欧梅”,或称“寿星梅”,另据《琅琊山志》载,“咸丰年间亭院毁为废墟,此梅系后人补栽,即使是补栽,也已经历几百年风霜雨雪,却仍挺拔茂盛,年年花开。古梅现高7米多,离地面六七十厘米便分成四枝,每枝干粗70多厘米,这株古梅品种稀有,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也不与春梅争艳,独伴杏花开放,故名曰“杏梅”。每年二、三月间满树银花,繁花重叠,幽香宜人,映衬在满山初绿之间,鲜艳无比。在五、六月份的时候还结青色的果子,酸甜味苦,很多游人都会有幸尝到,大家在看这边有“花中巢许”四个大字,是由清顺治九年(1625年)孟夏,干邱李嵩阳题刻时,那里有一段故事,“巢许”是掐上古隐士巢父和许由。相传尧在考察继位人才时,十分注重接-班人的群众基础,尧听说阳城(今山西洪同)的巢父和许由是大贤者,便前去拜访,初见巢父,巢父不受,继续访问许由,许由也不理解禅让,于是就在洪同的九箕山中过着农耕生活,尧执意让位,紧追不舍,再次寻见许由时,恳求再
当九州长。许由觉得王位固且不受,岂有再当九州长之理,顿感蒙受大辱,遂奔至溪边,清洗听脏的耳朵,这时候巢父牵着牛在河边饮水,就问了缘由,许由自是高洁,然巢文更胜许由一筹,你许由不理解王位,隐匿起来不吭声则罢了,还大谈洗耳的原由,是另一种沽名钓誉,我下游放牛,你上游洗耳,岂不有意脏我牛口,许由听之后感觉十分惭愧,之后他俩就一齐隐居了。这四个字也暗喻了这颗梅树和欧阳修的品格。
游客朋友们,如果有兴趣的话,西北山坡绿林中有重建的“六一亭”,东北山坡处有“玄帝行宫”,可去观赏一番。所谓“六一”,是欧阳修晚年的尊号,他自称:藏书一万卷,金石遗闻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置酒一壶,加上一位老人,“岂不为六一乎”“六一亭”旁山崖刻有陆鹤题来书“六一亭”三字。“玄帝行宫”,每逢春节前后,祈祷者,焚香参拜,香火旺盛。玄帝是指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道教奉为“玄武大帝”。明代滁州人,遵照宣武帝曾路经此地的传说,建造了这座玄帝行宫。此刻宫外还有明崇祯三年(1630年)石质雕花香炉一尊。
我们再回到醉翁亭院内,去观赏“宝宋新斋”,宝宋新斋,是1981年仿古新建筑,藏有重新复制的古代拓片欧文苏宇《醉翁亭记》石碑四块,斋额有原中央滁县地委书记,后任安徽,全国政协王郁昭书写“宝宋新斋”四字,这边是“醒园”与“解醒阁”解醒阁门前西首山墙上,镶嵌镌刻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会委员长乔石手书行草碑一枚,笔试流畅雄劲。并排有欧文苏字《丰乐亭记》碑刻四块,堪称一宝。
5篇有关安徽琅琊山的导游词范文(五)
琅琊山险峻而秀丽。其山峰“耸然而特立”;其幽谷“悠然而深藏”。林木茂密,花草遍地。数百年的松树、梅树苍劲挺拔,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亭亭如盖,琅琊溪潺潺流淌,让泉、紫薇泉……散布山间,归云洞、雪鸿洞……神秘莫测。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琅琊山景色清幽,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深秀湖位于回北门通往琅琊山寺院的转弯处,古为一水潭,是游人临溪垂钩之所。1958年,滁县人民政府将水潭扩建成一座小水库。1983年,琅琊山管理处因地制宜,将这里辟为一新的风景区。因其三面环山,景色秀丽,取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句,定名深秀湖。深秀湖水面约540平方米。湖水上源琅琊溪,下遁余家洼水库,四季潺潺,清澈透底。湖面建有湖心桥,因桥有九曲,通称九曲桥。桥墩用青石砌成,桥面为水泥预制件,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色。桥上筑有湖心亭,亭顶盎金黄玻璃瓦,六角置有琉璃禽篱,又有古建筑特点,湖面侧建有三间六架梁木的水榭,为旅游服务场所。水榭下为人工青石基础,湖水贯通其下。春夏季节,游人凭水而乐,清凉爽快,堪称妙境。
会峰阁是琅琊山风景名胜中的最高建筑物。它于1988年开工兴建,建筑在南天门的明朝建筑会峰亭的残基上(原会峰亭被日军侵略中国时烧毁)。新建筑的会峰阁依山而建,美观大方,气势雄伟。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高度24米。会峰阁每层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24个铃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悦目赏心,闻声如入仙境。晴朗天气,登上会峰阁,极目远望,天高地阔,心旷神情。这里阳光和煦,山色苍茫,群山巍峨,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25242.html
猜你喜欢

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心得范文8篇


2022中秋月饼销售创意广告语


2022年安全月主题演讲


大学英语自我介绍参考写作范文


小学生调研报告


暑假工社会实践总结报告(10篇)


十佳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有创意的药店活动方案


大一学生自我鉴定参考范文(10篇)


小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范文汇总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2022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标语精选100句

初中家长评语 初中家长评语的写法

2022美术教师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红歌会主持人串词

奉献青春演讲稿800字范文五篇

关于班长竞选演讲稿

教师个人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辞职报告书写格式7篇

什么叫圆锥的体积 什么叫圆锥的体积呢

最新幼儿园园长述职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