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2024-02-26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冬至是一年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故冬至又被称为“冬节”。那么2022年冬至是几月几日呢?未来三年的冬至是哪一天?如果你也不知道的话,就随小编一起来瞧瞧吧。
2022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2022年12月22日05:48:01,农历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未来三年的冬至是哪一天
1、2023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1:27:09,农历2023年十一月(大)十一
2、2024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7:20:20,农历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3、2025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02:48,农历2025年十一月(大)初一
冬至的来历
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人们最早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寓意是什么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23日之间。
冬至寓意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 "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冬至有什么含义
小时候就听大人们念叨最多的一个节气就是冬至了,当时以为冬至到了,就是说冬天来了,后来才知道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冬至是24节气中第22个节气,也是我国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古人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时间是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23日之间。
对于冬至的意思,并不是说冬至节气到了,冬天也就到了,因为冬至的“至”并不是到了的意思,而是指极致,尽头。古人对冬至的解释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在古代冬至又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称。在冬至这一天,北半球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就开始边长,夜晚变短。并且从冬至节气这天开始,各地的气候也要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开始“数九”了。
在古代的时候,冬至不只是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因此冬至也俗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是因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一直以来都是24节气之首。在汉朝的时候冬至节气这天,不仅要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而且朝廷还会放假,而民间也会歇市,举国庆祝这个节日,其热闹程度一点不亚于过年,因此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具体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天气变冷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第二层是年关将近,余日不多,冬至后46天就是立春了,同时也凸显冬至节气的重要性。
古代对于冬至节气是相当重视的,因为比较寒冷,以前很多人常被冻坏耳朵,而"医圣"张仲景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就把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了,再用面皮包起来,煮熟了之后分发给穷人吃,帮助他们治好了冻伤的耳朵。后来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而啊南方地区一般外出的人都要冬至前赶回家,一起在冬至这天吃团圆饭。不然就会被认为是不肖子孙。现在南方有部分地区还依旧保留着冬至节气祭祖的习俗。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还认为冬至是“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甚至可占卜来年的人间祸福。因此也根据生活经验总结了不少农谚,比如“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说的是冬至节气冷,春天就很暖和。而冬至节气暖和,春节就偏冷。也有“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这是通过冬至节气这天的天气,预测春节雨水的,冬至晴天,春节就雨水多,反之就是春节以晴天为主。
另外还有“冬在头,卖了被子去买牛;冬在中,十个牛栏九个空;冬在尾,冻死鬼”,这是根据冬至节气在农历11月的位置预测冷暖的,冬至在上旬就暖和,在下旬就非常冷。
冬至如何养生
(1)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
(2)针灸通穴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29002.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制度5篇

婚礼答谢新郎致辞10篇

部分与部份的区别 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市场总监岗位的主要职责5篇

S弯全程视频

冰山和冰川的区别 冰山和冰川的差别

学习让人进步演讲稿范文8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 夜夜流光相皎洁什么意思 愿君如月我如星

工作表态发言稿范文五篇

中小学生于丹讲座观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