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2024-03-17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冰雹是天空中的自然现象。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由一层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冰交替组成。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一、冰雹的危害
冰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数分钟,可是来势猛,强度大,还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所以往往给局部地区农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冰雹的危害决定于降雹范围、雹块大小、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冰雹对作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损伤。作物种子及其发育阶段,大的冰雹袭击猛或下雹时间较长,农作物受害就重。处在开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较处在幼苗期受害重,
甚至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果树林木遭到雹灾,当年和以后的生长均受影响,受到创伤还易发生病虫害。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大的冰雹常常毁坏庄稼和砸伤人畜,造成灾害。冰雹对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工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1998年1月,一场冰雹袭击了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分地区,机场被迫关闭,铁路、公路停运,300万人失去电力供应。2周以后,仍有100万人未恢复电力供应,有些地方甚至停电长达3周。因此,如何减轻冰雹的灾害是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冰雹和它所伴随的雷暴、大雨、飑线及龙卷等,是中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中国冰雹分布范围之广,年降雹日数之多,降雹季节之长,所造成灾害之严重,在世界亦很突出。在中国古书上关于雹灾的记载很多,历史上黄河中游地区有记录的雹灾在280次以上。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几亿元到十几亿元。1987年3月6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538万亩,倒塌房屋6.2万间。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例如西藏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曾降冰雹53天,最少的年份也有23天,班戈31.4天(最多年48天,最少年22天),申扎28.0天(最多年37天),安多27.9天(最多年40天),索县27.6天(最多年44天)等,均出现在青藏高原,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另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每天12~18点,每年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是冰雹最易活动的时期。从历史资料来看冰雹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1951年以来降雹较多的年代是1957年、1959年、1964年、1967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6年,平均大约3~4年一次。
二、冰雹的预防
1、冰雹的预测:冰雹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在低空暖湿空气与高空干冷空气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大气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出现,是小尺度的天气现象,中纬度内陆地区多。由于它的出现常有突发性、短时性、局地性特征,这使得对它的预测非常困难。预报冰雹,大都是利用地面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参照当天的天气形势,寻找可靠的预报指标。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中根据对云中声、光、电现象的仔细观察,在认识冰雹的活动规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根据雷雨云和冰雹云中雷电的不同特点,有"拉磨雷,雹一堆"的说法;各地群众还观察到,冰雹来临以前,云内翻腾滚动十分厉害。有些地方把这种现象叫"云打架",常常是两块或几块浓积云相对运动后合并而加强发展,往往有利的地形条件也加强了这种"云打架"的气流汇合;另外,在冰雹云来临时,天空常常显出红黄颜色,冰雹云底部是黑色或灰色,云体带杏黄色。有些地方有"地潮天黄,禾苗提防"(防冰雹)的说法.除了通过感冷热、辨风向(如俗语说“不刮东风不天潮,不刮南风不下雹”)、看云色、听雷声、识闪电、观物象等,还可采用自动报警装臵。
自动警报:下冰雹前数小时,我们在雷达荧光屏上可以发现雹云的距离、方位和厚度,根据雹云的连续变化情况,可以预报下雹的时间和地区。还有一种识别雹云的仪器,叫闪电计数器,外形像一个收音机,它装有报警设备,接收到闪电信号每分钟超过一定数目就自动报警。
2、避雹。根据当地冰雹易出现季节,选择适宜作物,以躲过冰雹危害;在多雹区,可选择抗雹性能较强的作物,如山芋、土豆等块根作物。对人来说,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砸伤。
3、防雹。在冰雹出现前,对旱作物尽可能遮盖,对水田作物可灌水护苗,对成熟的作物可突击抢收,尽可能减少损失。
4、抗雹。对遭受雹灾的作物应加强田间管理,如扶株培土、中耕松土和追肥等,促其生长,对重雹田块,可补种其他早熟作物,如荞麦、绿豆等。
5、人工防雹。目前人工防雹的方法有爆炸法和催化法。爆炸法是用土炮和土火箭、空炸炮和高炮对准雹云轰击。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干扰破坏上升气流,使雹云转向、消散、小雹提前降落或化雹为雨。催化消雹法是用高炮、火箭等工具把催化药剂碘化银等撒到雹云中,或把碘化银溶解到丙酮溶液里,用特制的炉子燃烧,使碘化银变成微粒随上升空气撒到云中。云中的水汽就会被这些微粒吸收,变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粒,不易生成大的冰雹,以免危害。另外,在雹云的底部用飞机大量撒播石灰粉和盐粉,这些粉末同样能瓜分云中的水分,以减少形成冰雹所需要的原料,使形成冰雹的机会大大减少。
冰雹的形成
冰雹是天空中的自然现象。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由一层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冰交替组成。制造冰雹的“工厂”积雨云云顶非常高,它的中上部温度很低,水汽充沛,由冰雪和雪花组成。云中的上升气流比较强,它把云底部不断增长的水滴送到云的中上部成为过冷水滴,它们或者跟冰晶、雪花碰在一起,或者自然冻结,形成冰雹胚胎,当遇到过冷水滴时,胚胎表面会冻结一层不透明的冰。当上升气流减小,冰雹胚胎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它的表面一部分又溶化成水,同时也有一部分水滴粘上去,当它再次被增强的上升气流带到零摄氏度以上时,胚胎表面的水又冻结下来,形成一层比较透明的冰壳,空气上下对流翻滚速度快,云中的冰粒、雪花和过冷水滴就像滚元宵一样越滚越大,形成“冰雹”,当上升气流减弱时便一落千丈的将到地面。当云内水滴、雪花、冰晶“原料”丰富、上下翻滚“动力”非常充足时,积雨云“工厂”中的冰雹产品就多。每年春末至秋初,每天下午至傍晚,山区和山川交界处以及冷暖空气交锋地带,“原料和动力”较充足时,就比较容易下冰雹。冰雹又称风雹、冰蛋、冷子等。雹块的大小差异很大,一般直径小于3厘米,最常见的如黄豆大小,罕见的雹块直径可大于10厘米,如鸡蛋大小。小的雹块在到达地面之前融化成了雨滴,只有较大的雹块才能够降落到地面,形成雹灾。雹块越大,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和破坏力越大,如直径3厘米的雹块质量约为13克,下落速度达25米/秒,而直径10厘米的大雹块下落速度可大于40米/秒。
冰雹造成伤员的急救
冰雹对人的伤害主要为冰雹砸伤、房屋倒塌后被掩埋或被落下的物件压迫之后的外伤,除易发生多发伤和骨折外,肢体和肌肉丰富的部位长期受压,组织血供受损,缺血缺氧,易引起坏死,造成对全身的影响,尤其是肾功能衰减。伤病员的医疗救护,要按分级救治要求组织实施。因此,要有统一的救治原则,明确救治的范围,才能使伤病员在分级救治过程中,得到及时合理的医疗救护,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和残废率。
在遇到冰雹意外伤害发生时:
1、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
2、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
3、暂不要给伤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5、遇到严重事故,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对出血、休克、昏迷、严重的呼吸障碍等患者,应优先分类,以便及早救治和隔离。对复合伤、多处伤必须全面考虑伤病员的损伤程度,并依据主要伤害治疗的需要予以分类。
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臵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8、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30510.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入团志愿书800字范文大全(10篇)

小孩几岁练字比较好 练字从几岁开始练比较好

共青团员心得体会精选范文8篇

2022个人述职述廉报告8篇

立足于走打一水浒人物 立足于走打一水浒人物名字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区别 维新派和洋务派有什么区别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作品赏析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作品赏析简洁

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介绍

保护视力的竖屏绿色壁纸

初一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