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猪技术论文(2)
2024-05-02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科学养猪技术论文
科学养猪技术论文篇二
冬季养猪技术
摘要 阐述了冬季养猪安全越冬的技术措施,包括提前搞好猪舍维修、保持猪舍干燥、加强保温防冻措施、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增加能量饲料、坚持自繁自养、疫病预防等内容,以期指导农业科学养猪。
关键词 冬季;养猪;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11-02
冬季天气寒冷,猪体需要的热量多,采食量增加,生长缓慢,必须采取措施,调节舍内温度,尽量满足猪只生长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不然就形成一年养猪半年长的状况。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使猪只安全越冬,生长不受影响,提高冬季养猪效益。
1 提前搞好猪舍维修
入冬前要对猪舍进行1次检查维修,舍顶漏雨透风的要维修,后窗、地墙和裂缝要堵上,特别要防穿堂风、贼风,这种风可使舍内温度下降5~10℃。需要挂门帘的要早作准备,不能等到下雪和上冻时才考虑。
2 保持猪舍干燥
空气是一种导热物质,舍内越潮湿其导热性越强,圈内猪体内的热量散发的越快,猪体感到越冷,容易挤在一起,甚至上垛,导致挤伤、压伤、咬架,严重的造成死亡。猪舍内湿度范围为40%~70%,以55%~60%为适宜。低温(寒冷)高湿对猪极为不利,要求圈舍内地面要高出圈处30~40cm,便于排尿、排水。要勤打扫、勤换垫草等,保证圈舍内干燥、干净,使猪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要训练猪吃、睡、拉屎尿“三定位”,保持舍内有个干净的卧处。
3 提供适宜的温度
冬季天气寒冷,冷应激是仔猪的大敌,特别是第1天最重要。仔猪的适宜温度为:初生后1~3日龄为30~35℃,4~7日龄为28~30℃,相对湿度50%~70%。为避免冻死,应设有保温设备,如仔猪保温箱、保温间、红外线灯泡或电热恒温保温板等,这样才能保证适宜的温度环境,确保仔猪健康生长。同时,注意防止贼风侵袭及舍内潮湿。
气温对猪只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当猪舍温度低于适宜温度下限时,每降低1℃,其日增重可减少17.8g;舍温低于12℃以下时,每下降1℃则每天多吃精料1.3g/kg体重;舍温低于4℃以下时,其增重可减少50%,多吃精料1倍以上。因此,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在农村无暖气、保温设备条件的,可采用较厚的塑料膜将圈舍外露部分盖上,塑料布留30°的斜坡,便于采光和流雨、雪水;中午圈舍温度高时,可在一侧慢慢掀开一角放气,但不得突然掀开,以防突然降温而造成猪感冒。猪舍顶薄的可加盖1层秸秆草以利保温。
气温低,猪采食量增加,增重减少,因为其大部分能量都消耗在维持体温上。为了减少维持消耗,提高冬季养猪效益,必须采取保温措施。
4 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
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清洁卫生,空气新鲜,防止有害气体超标。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刺鼻难闻的气体易影响猪体健康,特别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故在保温基础上,要注意通风换气,换气可选在中午阳光强时和无风时进行,特别是封闭式猪舍更要注意。
5 增加能量饲料
寒冷的冬季猪要消耗较多的热能来维持恒定的体温(38~40℃),增耗的热能必然导致增加采食量。为此,要增加能量饲料如玉米、油脂等。母猪除自己御寒增重外,还得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生长的营养需要,故应在日粮中增加玉米,尽量使日粮热能达到13.81MJ/kg。饲料采取生料干喂,若需湿喂其料水比应为1∶1~2,而且水应为20~30℃的温水,不能用冷水喂,要少给勤添不让剩食。
冬季应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仔猪生后1h内,由人工辅助吃上初乳,生后2~3d内要固定好乳头,把初生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初生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如果母猪的产仔数超过母猪乳头的数量或者乳量不足,要及时寄养或人工喂给牛奶等代乳品。同时母猪的营养也要全面,既要保证有足够的热能,也要保证其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要,天冷可采取自由采食方式饲喂。
6 防止猪只饮食冷、冰、冻、污水
仔猪饮水要充足,生后3d的仔猪因母猪的奶较稠,很难满足仔猪对水的需要,所以必须供给仔猪足够的清洁饮水,以免仔猪找不到水,去喝污水或尿液引起下痢。冬季,猪对水的需求是喂料量的3倍左右,特别是生料干喂时要保证充足的清洁温水供猪只喝;若供水不足,猪只就会找圈内的尿水、污水喝,导致腹泻等疾病。
7 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外来疫病传染
猪市是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场所,购猪户往往把病猪购回或者健康猪在猪市交易场所被病原感染。因此,养猪户特别是规模养殖户更应注意,要坚持自繁自养。若必须在市场购买仔猪,购买前先观察猪的精神和皮肤、粪便、眼结膜的颜色,并测量体温,再听听叫声是否正常,一切都正常时再购买。刚购进的猪只要隔离15d,确定健康时再进行防疫注射疫苗,7d后才可入舍饲养。
8 疫病预防
一是分娩舍环境消毒,注意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需打扫冲洗、消毒,分娩舍定期使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母猪下腹部、会阴部等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母猪产前补硒,并在产前21d注射预防大肠杆菌K88、K99或987P,可有效地预防仔猪黄白痢病;母猪产前、产后1周用支原净125g(80%)+金霉素(15%)2 000g拌料1 000kg,可预防母猪产后一些疾病和仔猪消化道、呼吸道疾病。二是加强接产工作。仔猪出生后要及时保温,断脐带、剪牙、断尾、吃初乳、固定乳头。在新生仔猪开奶前,需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将母猪乳头洗净,并挤通乳汁让仔猪吸吮,使仔猪很快获得母源抗体;仔猪生后1日龄、7日龄、21日龄,可注射氟尔康(主要含氟苯尼考)3针保健,1日龄注射5%氟尔康0.5mL,7日龄注射0.6mL,21日龄注射2.3mL。可有效地预防仔猪腹泻、早期呼吸道综合征,显著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仔猪需补铁补硒,仔猪生后3d肌注牲血素1mL;3~5d补硒,肌注0.1%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 0.5mL,断奶前再补1次。三是提前做好猪病的防疫工作。制定适合本场的防疫程序,进行规范化防疫注射,发现疾病立即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淘汰。进入每年的9~10月份,全场进行猪瘟、猪高致性蓝耳病、猪口蹄疫、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等疫病的预防接种,确保整个冬季无重大疫病发生,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
9 参考文献
[1] 张�俊.浅谈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2):55.
[2] 刘明瑛,张宗京,郭艳平,等.浅谈生物环保养猪技术的几个要点[J].中国畜禽种业,2009(5):59.
[3] 侯建国,骆浩文,郑业鲁.生态养猪模式及其关键技术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8(12):126-128.
[4] 荣海玲,张越.农户科学养猪的技术要点[J].养殖技术顾问,2008(8):7.
看了“科学养猪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畜牧养殖科技论文
2.发酵床养猪技术论文
3.畜牧兽医专业技术论文
4.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论文
5.养殖技术毕业论文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34251.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

《右溪记》阅读答案与阅读题原文

初中七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5篇】

宾馆管理规章制度

北京冬奥会奖牌榜前五2022

5年级英语上册的教学计划

一去二三里古诗 一去二三里的作者是谁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及启示

烟台有哪些特色水果 山东烟台特产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主题演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