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_七年级地理复习
2024-05-11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很多中学生复习起来常感觉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而据调查显示,重视复习,方法又得当的往往是优秀学生,他们“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小编整理了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_七年级地理复习,希望能帮助到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8万里,讲的就是地球的赤道周长)
用图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登高可以望远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3、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看到整个船身。
4、月食现象2、经线(度)、纬线(度)特点及经纬网
▲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以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的圆圈要求能在图上判读形状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圆,每条纬线组成纬线圈长度全部等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同度数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越大。纬线圈越小。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要求能在经纬网地图中应用
▲列表比较经度与纬度的区别:经度纬度能力要求度数起点线本初子午线(00经线)赤道(00纬线)
1、能在经纬网地图中读出经纬度。
2、判断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根据纬度判定五带度数划分东经00-1800西经00-1800北纬00-900南纬00-900度数变化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大。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大;越向南,南纬度度数越大。
代号东经:E 西经:W北纬:N 南纬:S
半球划分200W、160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判定的技巧:
A、东西半球判定:从200W向东到1600E是东半球,从200W向西到1600E是西半球
B、南北半球判定: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C、低、中、高纬度的判定:纬度小于300为低纬度纬度大于600为高纬度纬度值为300-600为中纬度
D、纬度判定五带:(P12图1.20)纬度小于23.50为热带纬度大于66.50为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纬度值为23.50—66.50为温带,北纬北温带,南纬南温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自转的比较: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交替(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五带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
▲地球自转方向:面对北极(或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面对南极(或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与公转轨道保持66.50的夹角)
▲二分二至日比较: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等长白昼最长
黑夜最短(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昼夜等长白昼最短
黑夜最长(昼长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
▲五带的比较:
名称气候特征地理现象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既无极昼、极夜现象,也无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 地图(一)、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大小看其值如1:100大于1: 1000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 1:100000线
1千米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对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方向: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平行移动指向标)
B、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
根据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
A、指南针定方向:指南针平放,红磁针指向北,白磁针指向南
B、北极星定向:面向北极星的方向是正北方
C、太阳和手表定向:在中高纬地区,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时针与表盘中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
D、树木定方向:在北半球,向南的一侧,树木茂盛或树的年轮较稀疏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二)、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1、地面高度的计算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形图的判读
▲识别地形部位:要求根据等高线特征,判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A、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反之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B、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C、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D、闭合圈状的等高线中,数值表现为内高外低的是山顶,反之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水域
3、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绘制:考查实际绘图能力
第二章 世界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陆地29%,海洋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要求通过课本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大洲、大洋之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最大的洲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最小的洲(大洋洲)、最大的洋(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大的岛屿(格菱兰岛)、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变化:外力作用:风、流水、海浪、生物等的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
(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A、全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B、板块是运动的;C、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5)解释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的原因: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第三章 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要求能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判别)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特点是:时间短、常变化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一般不变化2、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和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日、月、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年较差,年降水量:(考查计算)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的气温值的和÷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和÷该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气温的和÷12
▲气温的日较差=当日的最高气温一当日的最低气温(陆地上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海洋上比陆地上迟一个月,分别为8月和2月。南半球相反)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的总和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能绘制和读图分析
3、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上气温;冬季相反。
【海陆因素】(3)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0C
【地形因素】▲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海陆因素】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高/效/学/习/经/验
很多中学生复习起来常感觉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而据调查显示,重视复习,方法又得当的往往是优秀学生,他们“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
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中外一切学有成就的人,无不重视复习。复习时学生的职责,复习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课本的知识体系确定中心内容,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归纳、总结出各科的难点、要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这种从关键点出发开始复习,突出重点、难点,不真正搞懂,绝不放松的复习方式,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有的中学生也许会说,天天复习、常常复习有必要吗、我们上课认真听讲,考前认真复习,考试成绩也应该不会太糟糕啊! 当然,认真听讲、考试前复习都是必要的,但注重平时的积累,从关键点出发,进行科学、有效地日常复习,才更能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更能将所学过的知识变成脑海中的长时记忆,并最终成为自身的能力。
另一方面,从关键点出发,开始复习还可以针对平时学习中出现的理解或记忆上的知识漏洞,发现各学科的难点、重点,及时弥补、及时学习、及时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相关文章:
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2.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3.7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4.初一地理期末上册知识点复习
5.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大全
6.初一的地理复习重点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35032.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书香伴我成长演讲稿五篇2022

节约每一滴水演讲稿精选3篇

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经典台词语录

关于教师个人进修计划

qq如何找回密码

甜杏仁和苦杏仁的区别 甜杏仁和苦杏仁有什么区别

半入江风半入云的前一句是什么 半入江风半入云的意思

祖国发展的演讲稿202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翻译

教师培训计划方案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