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预言实现过吗他究竟知道什么(2)
2024-06-07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霍金理论的致命一击
神学和科学的争论,持续了数百年。而霍金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这是霍金在谈到他最近出版的和美国物理学家伦纳德姆罗迪诺联合撰写的一本新书《大设计》时所说,他声称不再相信上帝创造宇宙的说法。此前,霍金一度宣扬: “宇宙神造论和科学并不矛盾”。在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一书中,他甚至说到:“我们若能发现一套完美的理论,这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届 时我们应会了解上帝的心意。”
霍金认为,新的科学理论显示,解释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论”完全可以接受。在《大设计》中,霍金说,“由于万有引力等定律的存在,宇宙有能力且也乐意把自 己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所谓的‘自然发生’,解释了‘有物胜无物’的道理,也解释了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因此,没必要祈求上帝来点燃蓝色导火纸让宇宙诞 生。”
霍金列举了一列:1992年科学家发现一颗行星围绕另一颗恒星运行,而不是我们的太阳。他说:“它与我们的行星情况一样——单一太阳、地球-太阳距离和太阳质量的幸运组合,它并非与众不同,也不能证明地球是为了取悦人类而精心设计的。”
不止关乎上帝
霍金在这部新作里仅仅是老调重弹地宣布“上帝不存在”吗?没那么简单。
《大设计》谈论的是比上帝存不存在更重要的事,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恰好适合人类生存的宇宙,这个宇宙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10年来,《大设计》是霍金唯一巨著。身为物理学家,霍金思考的诸多问题中不少是宗教终极命题,比如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 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们宇宙的表观“大设计”能否证实使事物运行的仁慈的造物主? 科学能否提供另一种解释?等等。
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一些新的发现正在改变我们的宇宙观,甚至危及我们最神圣的信仰系统。
在《大设计》中,霍金和蒙洛迪诺表述了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科学思考。他们解释,根据量子论,宇宙不仅具有单独的存在或历史,而且同时存在每种可能的历史。 可以说,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自发地从无中出现的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每个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而我们自身,则是宇宙极早期的量子涨落的产物。
霍金和蒙洛迪诺把解决上述诸多疑问的希望寄托在“M-理论”上。M-理论解释了制约我们和我们宇宙的定律,它还是完备的“万物理论”目前可行的仅有候选者。“如果被证实的话,M-理论将是爱因斯坦寻求的统一理论,也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
5.外界反应和看法
霍金的这些言论一出,举世哗然。话题之科幻,时间间隔之短,霍金身份之重,使它们立刻成为舆论与关注的中心。
我们如何看待霍金的言论?媒体的热炒,公众的关注,“霍金”一词炙手可热。各同行的现身解读,宗教界的激烈反应,物理爱好者和UFO爱好者的推波助澜,将事情演绎得更加扑朔迷离。
“不要接触外星人”引起天文学界的巨大分歧
霍金警告:“不要主动和外星人打招呼”。而在这之前,美国宇航局(简称NASA)和其他一些组织已向深空发射了许多信息,试图与外星人取得联系。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简称SETI)协会资深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表示,霍金的警告重新在一小部分寻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学家中间激起了已进行3年的大讨论。为了避免引来危险的外星人,天文学家是否应该停止向宇宙发送目的性明确的信息呢?
美国宇航局资深天体生物学家玛丽沃特克谈到,天文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有些人认为,向宇宙发送信息“就像在森林中喊话,不一定是好主意”;另一些人则反问道,“难道我们要永远躲在石头下面吗?”
大约20年前,美国宇航局就这个问题专门召开过会议讨论。美国宇航局前约翰逊航天中心主任克里斯多弗克拉夫特表示,当时,大多数专家就担心搜寻任务会引来危险的外星人。
不过,在过去二十多年,许多组织故意向其他星球发送信号。最为著名的是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1974年发送的3分钟广播。而美国宇航局发射的4颗深空探 测器——“先驱者”10号和11号以及“旅行者”1号和2号,全部携带有录音,向外星文明致以问候,并提供到达地球的指南。
“宇宙创生无关上帝”遭宗教界围攻
在英国,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领袖们居然“团结”了起来,因为霍金在《大设计》中说:“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
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反驳说,霍金混淆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神的信仰并不是为了填充宇宙各事物之间的空隙,而是相信有一智慧存在,万物的活动最终都是依赖其存在”。与之相反的是,“物理法则只能解释现实物质之间的关联,但无法解释‘为何是有而非无’这个问题”。
英国犹太教首席拉比萨克斯也在《泰晤士报》撰文说:“科学只是关于解释,宗教则有关诠释,圣经对宇宙如何生成并不感兴趣。”他认为两者不能混淆,霍金的观点犯了逻辑上“最基本的错误”。
罗马天主教领袖、威斯敏斯特大主教文森特尼科尔斯立即表示,对大拉比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说法“完全赞成”。他亦准备下周在《泰晤士报》撰文反驳霍金言论。
英国穆斯林委员会主席、伊斯兰教长莫格拉也表明立场:宇宙和万物的存在本身,已令人知道有全能的创造者存在。争论的波纹一直搅到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的教授和物理学院的宇宙学家正在讨论举办一个研讨会,探讨关于现代宇宙学理论和宗教疑问等话题。
与此同时,无神论者却无不为这样的宣言鼓舞欢欣。英国知名无神论科学家道金斯欢迎霍金的结论,“达尔文主义将上帝从生物学中赶了出去……(在物理学上)现在霍金给出了致命一击。”
就当他被宗教界人士集体“讨伐”时,霍金在9月10日接受CNN“拉里金现场”采访时,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上帝可能存在,但是科学可以解释,为什么宇宙不需要一个创世者。”
学界评论:并非新论,只是吸引大众眼球
无论是不屑一顾者、漠视者、反对者还是拥护者,霍金做到了这一点:成功吸引大众眼球。美国探索频道、智囊网站、《大设计》、《每日邮报》……从惊人言论的出处,我们发现这一事实:霍金借助的是大众媒体,选择宣告的对象是普通民众。
霍金所言其实也并非新论。外星人存在、时间旅行、末日论、宇宙起源这类信息早就铺天盖地,好莱坞也已经上演过多部大片。甚至连霍金本人也不是首次阐述这些观点。
“这只是一篇科普文章,在学术上并没有突破——他也许只是在吸引大众眼球。”上海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新洲教授这样评价。这是他阅读霍金在《每日邮报》上发表的探讨时间旅行的文章后得出的结论。
霍金的同行更是这样评论他的新书《大设计》:“霍金教授在书中所说的,其实在科学界并不是什么新理论。其实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和广义相对论,加上量子力 学。”马里兰大学物理系教授克沃尔基阿巴扎居安向美国之音“(VOA)”解释。末日言论早已泛滥,霍金的“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不过是“冷饭热炒”。 对这一言论的反映也分为两派:反思的人认为霍金的预言给了人类警示,人类必须停止过度开发、停止争斗、共同合作;嗤之以鼻的人认为,地球在200年内毁灭 只是小说家娱乐的产物,霍金干这事实在有点无聊。而有关专家表示,虽然时下全球气候呈现异常,地质灾害增多,但就此认为地球即将终结,是缺少科学依据的。
霍金是要靠这些吓人预言来维持自己的声望吗?纵观这几年,霍金并无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奇怪的是,霍金就同样的段子老调重弹,却威力无穷,影响颇大,警示效果甚至超过以往。声名显赫的霍金选择这些“好莱坞式”话题,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吗?
普通大众:霍金言论不过霍金式的浪漫
作为当今的科学偶像,霍金此番的种种说法立即引发公众追问:科学家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了吗?我们已经探寻到外星生命存在的确实证据了吗?制造时间机器的梦想距离与现实更近了吗?地球真的就要灭亡了吗?
霍金的一生都颇富浪漫色彩。有人说,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他, 在轮椅上坐了40年,近乎全身瘫痪,1985年还因肺炎而渐渐丧失说话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却谱写出浪漫 的诗篇:学术上,他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生活上,他结婚2次,育子3人。这也成为学界公认的霍金式的浪漫。
霍金这几次的言论,更是极富浪漫气息。霍金想象中的外星生物充满着理想和浪漫的色彩:体积庞大,造型奇特,生活更是奇趣无比;而他所预言的地球将在200 年内毁灭,从一开始就赋予了一种浓厚的文学色彩。公众猜想,并不是霍金不知道科学需要的是一种严谨的态度,需要实事求是的作风,而是通过这种描述更能让人 们产生共鸣,让人乐于接受;霍金提出的时间旅行三种路径,虫洞、黑洞、光速,甚至时间旅行本身也都是一种大胆而又乐观的想象……
霍金的浪漫色彩继续保持着。在同年9月12日接受《美国大观》杂志采访时,霍金又表示,探索太空和时间旅行的主角应该是人类,而不是机器人,哪怕仅仅是出 于追求浪漫的前提。霍金说:“科学是真理的信徒,这话没错,但科学还是浪漫和激情的忠实拥趸。虽然机器人很擅长收集数据,但是在太空里它们无法完全取代人 类。”因此他建议,“由人类继续进行太空探索,仅是宇航员漂浮在深色太空背景中的场面,就会令人振奋,而人们需要这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霍金甚至还和女儿合写过一本儿童科幻小说,名为《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2007年4月,在美国零重力公司策划下,霍金体验了总时间近4分钟的失重之旅,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体验零重力飞行的残障人士。
霍金预言的新消息
2010年4月,霍金畅谈外星人和时间旅行。2010年8月,霍金预言地球将要毁灭。2010年9月,霍金的新书《大设计》发行。霍金的高调、频繁出镜, 再联系到同年9月份上市的新书,也难怪一些人因此质疑他不过是借机炒作,好推销他的新书罢了。“霍金的书想必已没什么新意,他的声称不过是哗众取宠,想提 高销量而已。”
霍金的系列言论不但重新引发末日情绪、掀起外星热、时间旅行热,也重新引起各界对他的关注,称赞者有之,怀疑、贬低者有之,无可厚非地,霍金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如果从这些来看,霍金卖书的热身运动做得相当不错。
然而,我们还需要看看相关数据。有资料显示,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全球销量已经超过2500万册,被译为65种文字。《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 史续编》、《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时空本性》、《时空的未来》等著作也销量颇丰。而霍金本人1973年即出任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 理论物理学系卢卡斯教授这一荣誉职位,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有着如此广泛影响力的物理学家,曾撰写过多本畅销书的科普作家,需要借这些言论炒作自己,借此推销新书吗?那么,霍金又是为什么说这些话,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6.那些触目惊心的事实
霍金的这些观点或者说言论,在许多科幻小说、影视作品中早已有之,而且演绎得更加光怪陆离、栩栩如生。由于这些作品的渲染,未来世界对于我们而言似乎早已 不再陌生,即便将来真的发生了都不会觉得新鲜和奇怪。之所以引起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霍金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特殊身份,不同于 一般的文学家或编剧、导演。
事情仅仅如此吗?霍金为什么会在名利双收之后、在晚年选择谈论这些话题?毕竟,这样的言论和预言有“风险”,一些人甚至已经在质疑科学家“晚年失节”、“蛊惑世人”了。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霍金惊人言论之后的种种反应,或许能让我们找到它们之间微妙的联系。
联合国星际外交官风云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2010年9月26日,联合国将设立“外星人联络处”,并任命外太空事务办公室负责人、马来西亚天体物理学家玛兹兰奥斯曼担任 外星大使,负责外星人登陆地球的接待工作。这则颇具科幻色彩的消息一经刊出,中外媒体竞相转载,全世界外星迷也为之一振。
然而,这则消息很快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否认。据英国媒体报道,9月28日,联合国官员否认任命首位空间大使接待外星人。奥斯曼本人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虽然她喜欢这个外星人大使的主意,但实际上这个职位根本不存在。她说:“这听起来很酷,但我必须否认此事。”奥斯曼证实,下周将参加皇家学会的会议,但探 讨的主题将是“如何处理可能撞击地球的近地小行星”。这一消息最初由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随后被全球多家媒体转载。
任命外星大使的消息从何而来?难道是空穴来风?虽然联合国一名发言人表示,这则报道“毫无根据”,但它又为何能引发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转发,并吸引了一大批读者的关注?难道是外星人真的要来了?这是否意味着人类要重新思考如何面对可能到来的星际文明冲突?
美军空军泄密事件
外星人和UFO到底是否存在或光临过地球,一直是美国政府严令保密的最高军事机密。然而2010年9月27日,7名美国空军前军官集体违反封口令,打破数十年的沉默,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他们曾和外星UFO进行第三类接触的惊人内幕和可信证据。
当地时间9月27日中午,7位前美国空军军官和UFO与核武器联系研究专家罗伯特哈斯汀斯,在美国首府华盛顿国家记者俱乐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他们声 称,UFO经常光顾美军的核武器军事基地,并对核导弹发射系统进行神秘攻击,导致这些核导弹突然瘫痪失灵。他们认为,地球上还存在着来自另外星球的生命, 呼吁政府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UFO与核武器联系研究专家哈斯汀斯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和这些先生们都相信,来自其他星球的生命曾经访问过我们的星球。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来访者对始于二战结束之际的核军备竞赛富有兴趣。”他还说,外星生命通过偶然的修改和操控这些核武器来表达他们的关注。
哈斯汀斯表示,他曾经见证过120多位前美军工作人员的证词,这些证词包括从1945年—2003年在核武器基地所经历的飞碟事件。他说极具戏剧性的一次 事件是1966年,在北达科他州的米诺特空军基地,正当观察到一枚飞碟在导弹中穿梭时,发射几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最后倒计时被莫名其妙地激活了,这迫使那些 极度震惊的美国空军导弹官员们不得不立刻修改发射程序。
“这些外星生命并无敌意。”前美国空军军官、导弹发射员罗伯特萨拉斯谈到。他说:“他们可以对我们的武器做更大的破坏,甚至是永久性的破坏, 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些不明来客并非怀有敌意。”1967年的一天,时任美国空军上尉的萨拉斯正在蒙大拿州马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的一处地 下装置内工作,这时地上的安全部队突然报告说,基地的正门前方发现了一个发光的红色物体。萨拉斯立即下令说,决不能允许这个不明物体越过基地围栏。说话 间,正在进行测试的洲际导弹突然失灵了。萨拉斯认为,不明来客显然是要发出一些与核武器有关的信息。
哈斯汀斯还谈到,出于对自己权力控制的维护,无论是华盛顿还是莫斯科都不会主动地把真相公布于众。
由此,前美国空军军官们反复声明,地球上还存在着来自另外星球的生命,飞碟真相是全世界每个国家的人们都需要知道、并有权利知道的。他们呼吁:“人们需要 知道事实,需要知道有外星人的存在,这些生命来到了地球,而且还不止是来自一个星球的生命。人们需要改变自己的世界观,来看待与接受这个事实。”
不过,对于27日的新闻发布会,美国空军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强调“空军没有与不明飞行物有关的报告、调查和评估能够显示我们的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
据这些前空军军官称,他们之所以违反五角大楼封口令披露UFO真相,只是为了不想让世人继续蒙在鼓里。
事实真的如此吗?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些曾宣誓“永远保持沉默”的人,放弃退休金,把那些甚至不得和自己的妻子谈起的相关内容告知公众?我们并非是质疑他们的动机,而是这个理由实在不足以承担可能会招致的风险。他们会不会是受美国高层的指示,出来给大众透露点风声?
事情往往是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当事人才会逐渐承认某些真相。事情是不是已经到了不得不公布于众的地步?披露UFO真相会不会仅仅是冰山一角?
新西兰军方公布UFO资料
2010年12月22日,新西兰军方公开了大批有关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UFO)的机密档案。这些档案有数百份、多达2000多页,内容包括手绘UFO和据称是外星人的手写文件。
此次公开的档案详细列举了从1952年—2009年间,时间跨度长达57年的UFO和外星人事件。所有档案都来自声称目击或近距离接触了UFO或外星人的 军方人士、飞行员以及普通民众。不过新西兰空军发言人卡威塔马立基说,新西兰空军仅仅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无力对文件中所记载的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 进行调查,无法证实文件中所描述的任何事件,也不对文件的内容作任何评论。
档案里记载的报告,包括一些UFO的手绘图,描绘一种类似人类的生物,头戴头盔和面甲,还有一些疑似外星人到访地球时留下的不明文字。档案中,有一个被许多人共同描述的UFO目击事件,这就是1978年发生在新西兰南岛凯古拉的UFO目击事件。
新西兰军方表示,密封的原始档案此前一直存放在新西兰国家档案馆,但基于信息自由的原则,军方在相关姓名和细节都被移除后,才公开了这些档案。
公布有关外星人的秘密文件,新西兰不是首例。北约成员国英国、法国、瑞典、丹麦、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挪威,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墨西哥、秘鲁、智利、 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厄瓜多尔,东盟成员国菲律宾,以及俄罗斯、瑞士等国家先后公布了与外星人相关的秘密文件。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作为早期公布外 星人秘密文件的国家之一,目前美国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有5万份、美国空军相关机构有1.3万份有关外星人的文件尚待公布。
美国西雅图一家有关星际政治的网站载文称,1999年澳大利亚与美国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安全条约》的框架下签署了《松树谷条约》,决定在澳大利亚 的松树谷建立地下外星人基地,实施“人类-‘外星人’空间计划”。这一外星人基地名为“联合防卫空间研究设施”,由澳大利亚国防部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 划局共同建造和运作。松树谷地下外星人基地的情况,如人员、设施、运作和布局等十分秘密,鲜为人知。据称,美国政府派往松树谷的“大多为国家安全局及其附 属机构人员,以及中央情报局人员”。
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
2010年一开年,全球各国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相继爆发,接连不断。俄罗斯大火持续肆虐,巴基斯坦持续强降雨,中欧多国暴雨成灾,阿根廷寒流冰冻袭人,冰岛 火山大爆发,海地和智利大地震的发生,暴风雪侵袭全球,风沙困扰大半个地球……2011年,全球动物群体死亡现象频现,地质活动也非常活跃:新西兰发生 6.3级地震,缅甸发生7.2级地震,日本发生9.0级强震并引发系列灾害,比如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危机…
事情远不止如此。从整体统计学上的数据来看,近100年以来,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有增加的趋势。
2010年1月28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简称UNISDR)与灾害传染病学研究中心(简称CRED)在日内瓦联合发布全球自然灾害最新统计数据。该数 据显示,过去10年间所发生的3800多起灾害事件,造成超过78万人丧生、各类物质损失高达9600亿美元的灾难性后果。这是该研究中心的统计数 据:1990年—1999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258起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4.3万人死亡;2000年—2009年,全球年均灾害数量及致死人数分别 增至385起和7.8万人。其中,亚洲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最严重,死伤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85%。
2011年1月24日,这两个组织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共同发布了2010年灾害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0年是近20年来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年 份之一。灾害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共发生自然灾害373起,低于2005年和2008年,亚洲自然灾害占全球三成。灾害造成的经济 损失为1100亿美元,受灾人数2亿多人,因灾死亡人数达到了29.68万人,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灾难为海地大地震,共造成超过22万人死亡。而 2011年发生的灾害,仅日本地震损失便触目惊心。日本警察厅2011年3月22日宣布,截至当地时间22日上午9点(北京时间8点),日本东北部海域 11日发生的9级强烈地震及引发的海啸灾害,已造成8928人死亡,12,664人失踪。但是警察厅官员估计,最终的死亡人数可能将超过1.8万人。余震 未停,核泄漏仍在继续,但多个国际机构以及经济学家已经开始评估日本的损失,有观点甚至认为这场灾难将会给日本GDP造成20%的损失。
为什么近年来百年一遇的重大自然灾害如此集中、如此频繁地发生?难道是人类末日即将来临?还是地球进入了新一轮自然灾害集中爆发周期?
霍金对人类未来的预言
一个古老的玛雅预言,一份来自科学家的评估报告,以及已经形成文化标志的2012相关电影、书籍,无论相信与否,我们都生活、沉浸在这样的末日阴影下。火 山、地震频繁,极端气候,动物灭绝速度加快,全球变暖……这些接踵而至的灾难令人胆颤心惊。一些小小的响动,也会让本是惊弓之鸟的我们草木皆兵,更何况这 样密集、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
霍金虽然身体残疾,说话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但毕竟还是一位有着科学精神的人物,不至于胡说八道。从身份和成就这个角度来说,霍金的言论确实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不是一味的嘲笑。他的惊世之语背后,必定暗含着我们常人无法弄懂的玄机。
无论是星际移民还是不要和外星人打招呼好,无论是借助科技做时间旅行穿梭到未来,还是对宇宙如何创生,我们何以在此等问题,霍金的言论直指一个中心——人类的未来。
我们将何去何从?
第二章霍金的转变
外星生物、时间旅行、末日论、宇宙的创生,这些一直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从来也是争论的中心。霍金还是以前的霍金吗?科学家莫非远离了科学精神?
霍金为什么会对以前不主动谈及的话题频频发言?他为什么不通过专业期刊提出自己的看法,反而是借助大众媒体向世人宣告自己的意见?
相关的种种猜测和推论浮出水面,真相却一直沉在水底。当人们围绕着霍金的言论争论不休、猜测不停时,却忘了关注霍金本身。霍金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到底有哪些转变?
1.霍金其人
史蒂芬霍金,生于1942年1月8日,现年69岁,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物理学家。他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被称为宇宙之王。
>>>下一页更多精彩“霍金的介绍”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37042.html
猜你喜欢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欧莱雅肌底液的功效 欧莱雅肌底液有哪些作用

泥融飞燕子全诗解释 泥融飞燕子的全诗解释

党员参观邓世昌纪念馆心得范文

项目经理职责有哪些(10篇)

窗户边吹喇叭歇后语的答案

新版dnf欲望之塔的位置

爱祖国手抄报内容30字

学生行为规范主题教育班会教案

中篇的鬼故事大全_经典中篇鬼故事(2)

实习报告评语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