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简介
2024-06-17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帝国女皇,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叶卡捷琳娜二世人物简介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俄罗斯帝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初到俄国之时,努力学习俄语。后来逐渐取得一些军队支持。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1796年11月,因中风结束辉煌的一生。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巩固了封建农奴制,打开了黑海出海口,三次瓜分波兰, 并将俄罗斯领土从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扩展至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当今绝大部分领土都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攻占的。其才干与名气也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也被尊称为“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出生于普鲁士什切青市的一个败落贵族家庭——父亲是普鲁士军队中的一位将军,后被封为公爵,封地是安哈尔特-采尔勃斯特公国,这只不过是当时德国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国。索菲娅自幼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甚至有些淘气,胆子也很大,经常闯祸。索菲娅的父亲在军队服役,兢兢业业,不太顾家,所以她自小就在母亲管束下成长。可是母亲生性刻薄挑剔,做事情没有耐心,很难与人相处,又常年住在巴黎,这样索菲娅自幼就不太受父母限制,所以尽管身为公国公主,在没人管她的时候,也会跑到街上去找同龄的孩子们玩。
如果不是她13岁那年的一个偶然事件,索菲娅的命运可能与同年代的贵族小姐们没有什么两样。1742年,她的远房表哥,荷尔施泰因王子卡尔·彼得·乌尔里希,也就是俄国彼得大帝的外孙,被他的姨妈,俄罗斯女皇叶丽萨维塔选中,成为俄罗斯皇位继承人。这位荷尔施泰因王子顿时身价倍增,很多德国公国的适龄公主都梦想嫁给卡尔·彼得。安哈尔特公爵一家也不例外,而且因为父亲的关系,索菲娅公主与未来俄罗斯皇位继承人的联姻方案,竟得到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支持。
联姻俄国
在腓特烈二世的安排下,1742年冬天,安哈尔特公爵夫人带着索菲娅来到了柏林,觐见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对索菲娅公主感到满意,认为她可以成为俄罗斯皇储的妻子,于是请来了最好的法国画师,为索菲娅公主画了一幅肖像画,然后把这幅肖像送到了圣彼得堡,供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过目。
安哈尔特公爵一家等待了足足一年。在这一年里,在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宫廷里反复研究了各种联姻方案,最终选择落在了安哈尔特公国的索菲亚·奥古斯特公主身上。1744年1月,来自圣彼得堡的信使带来了伊丽莎白女皇的一份信,邀请安哈尔特公爵夫人和索菲娅公主前往俄罗斯做客,同时带来的还有一张为数一万卢布的支票,作为公爵母女俩人在路上的开销。虽然信中没有写明邀请的目的,但安哈尔特公爵一家都清楚这是什么意思——伊丽莎白女皇选中了索菲娅做未来皇储的妻子。
安哈尔特公爵夫人和索菲娅公主出发时正是寒冬一月,她们一路颠簸,风餐露宿,甚至沿途曾数次在普通农户家留宿,饮食也时常粗糙生冷,母女俩差点病倒。等到车队进入俄罗斯境内后,条件马上大为改善,俄罗斯各地对公爵夫人、公主二人的接待周到有加。1744年2月9日,索菲娅公主抵达莫斯科。叶丽萨维塔女皇对安哈尔特公爵夫人母女给予热情招待,皇储彼得,当时已经接受了东正教洗礼并起了俄文名字的远方表兄也对索菲娅公主彬彬有礼。不久彼得就向索菲娅公主坦白说,鉴于二者之间的远亲关系,彼得自然对索菲娅有信任感,但是他对索菲娅没什么感情,他已经对叶丽萨维塔女皇的侍女情有独钟,迎娶索菲娅公主不过是执行叶丽萨维塔女皇的意志罢了。
索菲娅对彼得的表白感到惊讶:一方面惊讶于彼得的坦率,另一方面感觉到彼得对很多事情的想象过于天真。索菲娅很快就明白了:她在俄罗斯站住脚的最主要条件就是要成为一个俄罗斯人。为此她请求伊丽莎白女皇为她找来了最好的老师,苦学俄语和东正教礼仪。索菲娅公主勤奋地学习俄语,甚至在夜深人静,周围侍从都已经睡下,索菲娅还在抱着书苦读。虽是冬天,但房间里很热,索菲娅就光着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是莫斯科的冬天比在德国要严酷得多,她终于得上了肺炎,因此病倒。索菲娅曾接连十几天处于高烧状态,昏迷不醒。众人以为她已处于弥留,已经开始安排后事。安哈尔特公爵夫人特意找来了一个路德宗牧师为她做临终祈祷,但索菲娅公主却请求把教她东正教礼仪的神父老师找来。这件事很快就流传开来,俄罗斯宫廷上下对索菲娅公主的好感倍增。过了一个月,索菲娅奇迹般地病愈,这样索菲娅公主与皇储彼得的婚姻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皈依东正
1744年6月28日,索菲娅公主皈依了东正教,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受洗仪式是叶卡捷琳娜在俄罗斯的首次公开活动,她用俄语对答问话,谈吐得体,吐字清晰,再次博得了宫廷上下的好感。次日,皇储彼得与叶卡捷琳娜订婚。1745年8月21日,俄罗斯宫廷为二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婚后的日子对于叶卡捷琳娜来说,是一段灰色的时光。丈夫彼得根本就不爱她,另寻新欢,两人结婚五年,实际处于分居状态,叶卡捷琳娜一直是处女。叶卡捷琳娜整日幽处深宫,只好靠读书排遣寂寞。起初她开始漫无目的地读小说,后来无意中读到了伏尔泰的作品,自此开始对政治哲学类书籍感兴趣。叶卡捷琳娜找来了厚厚的十卷本德国史,坚持每八天必须读完一卷,又通读了四卷本哲学史,还有大量的俄文书籍。一段时间以后,叶卡捷琳娜具备的知识深度,竟然让她读懂了孟德斯鸠艰深的《论法的精神》一书。
尽管叶卡捷琳娜没有耀眼美丽的外貌,但她处在妙龄,谈吐得体,秀外慧中,自然招人喜欢。很快她就有了自己的情人。许多叶卡捷琳娜的研究者都认为,她的第一个情人是七年战争中的英雄,当时担任皇储彼得副官的切尔内绍夫。但这段恋情持续的时间不长。此后谢尔盖·萨尔特科夫,公认的宫廷美男子,成为叶卡捷琳娜的情人。当时有传闻说,叶丽萨维塔女皇对萨尔特科夫颇有宠意,但萨尔特科夫在叶丽萨维塔女皇和叶卡捷琳娜公主之间选择了后者。叶丽萨维塔女皇做出震怒的样子,萨尔特科夫没办法,只好躲到乡下去。等到后来萨尔特科夫再次回到圣彼得堡的时候,叶丽萨维塔女皇正忙于国政,已经把这件事忘掉了。
不幸婚姻
彼得和叶卡捷琳娜结婚五年之后,二人尚未生育,也就是说俄罗斯帝国仍然处在后继无人的状态,令伊丽莎白女皇大为恼火。女皇把皇储的宫廷女侍卫长召来,说叶卡捷琳娜喜欢骑马,导致不孕,这是侍卫长的过错。女侍卫长明知骑马和不怀孕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公主喜欢骑马也无人能够禁止,而且皇储和公主各有情人也是众所周知,于是只好委婉辩解说,怀孕生孩子都是有"原因"的,可是皇储与叶卡捷琳娜二人之间至今没有“原因”,她也没有办法。叶丽萨维塔女皇怒曰:要你何用!找不出“原因”,帝国没有继承人,就是失职!女侍卫长只好依照伊丽莎白女皇的命令,私下里提示叶卡捷琳娜,要她无论如何要为伊丽莎白女皇生下一个帝国继承人,不然她的位子不会坐稳。叶卡捷琳娜幡然醒悟,终于在1754年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保罗。
叶卡捷琳娜生下皇孙保罗之后,并没有母以子贵,相反处境更加艰难。叶卡捷琳娜后来在日记中写道,生下保罗后,所有的人,以女皇叶丽萨维塔为首的宫廷上下都围着保罗转,孩子刚生下就被抱到女皇的宫中,而叶卡捷琳娜一个人躺在产床上三个多小时,也无人照料,最后她醒过来后,只好忍痛,独自慢慢走回自己的寝宫。总之对待叶卡捷琳娜的态度就像是对待一架完成任务的报废机器。
在生下孩子的头一年里,叶卡捷琳娜多病,几乎没参加宫廷活动。直到有一次她参加了一个舞会,一个名叫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年轻伯爵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和以前的情人萨尔特科夫相比,波尼亚托夫斯基年轻,有教养,谈吐得体,常年受到巴黎上流社会的熏陶,而波尼亚托夫斯基对叶卡捷琳娜也近乎一见钟情,二人很快就成为情人。在圣彼得堡,波尼亚托夫斯基住在列夫·纳雷什金伯爵家里,而纳雷什金是叶卡捷琳娜的好友。每逢夜幕降临,叶卡捷琳娜就换上男装,偷偷离开寝宫,前往纳雷什金家,和波尼亚托夫斯基约会。然后天不亮的时候仍旧偷偷潜回自己的寝宫。很快二人的恋情就传了出去,皇储彼得也知道,但他不爱叶卡捷琳娜,所以他对此毫不在乎。
有一天晚间,波尼亚托夫斯基偷偷潜入叶卡捷琳娜在奥拉宁鲍姆的寝宫,但被彼得的卫兵抓获,押到了彼得面前发落。彼得很清楚波尼亚托夫斯基是何许人也,但波尼亚托夫斯基的沉默激怒了彼得,于是彼得借口波尼亚托夫斯基身上带有武器,给他扣上了一顶图谋行刺的罪名。叶卡捷琳娜急忙传来了彼得的情人,沃伦佐夫公爵的女儿,好言相慰,最后在沃伦佐娃耳边轻声说道:您能使我们都变得幸福,不过是举手之劳。沃伦佐娃心领神会,紧忙赶到皇储彼得的房间,当着波尼亚托夫斯基的面,劝说彼得将他放走。行为怪僻的彼得竟然哈哈大笑,大声说:这里还缺一个人!然后闯进叶卡捷琳娜的寝室,将穿着睡衣的叶卡捷琳娜拉下床,拽着她走进自己的房间,指着波尼亚托夫斯基说:这回你该满意了吧!四人碰面,皆大欢喜,很有戏剧意味。从此波尼亚可夫斯基每天晚上都到奥拉宁鲍姆寝宫找叶卡捷琳娜,时而四人还共进晚餐,然后彼得和沃伦佐娃回自己的寝宫,波尼亚托夫斯基留在叶卡捷琳娜处,自此相安无事。
1758年,叶卡捷琳娜再次怀孕,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安娜。彼得公开对人讲:不知道叶卡捷琳娜是怎么怀孕的,不知道这个女儿是谁的。彼得对待叶卡捷琳娜的态度也日益蛮横无礼。叶卡捷琳娜在日记里写道,她当时反复考虑,只看到了三条出路:一是继续当彼得的妻子,最后和彼得一起共存亡;二是逆来顺受,被彼得抓起来或者被废黜,送进修道院;三是主动采取行动,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但当时她对未来的想象还很模糊,不清楚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况且伊丽莎白女皇在世,任何人都不得轻举妄动。叶卡捷琳娜开始寻求支持,首先是得到了内阁大臣别斯图热夫的支持。别斯图热夫作为一个成熟有经验的政治家,马上就明确了行动目标:当女皇过世之后,必须让叶卡捷琳娜登基继位,否则彼得掌权,大家都不会有好结果。叶卡捷琳娜仍然模糊地想象不出,采取什么手段才能登上皇位,甚至是否需要这样都不知道,这段时间她基本是被人推着走的。
很快,别斯图热夫被忠于女皇的两名重臣,舒瓦洛夫和沃伦佐夫告发。刑讯结果表明,叶卡捷琳娜试图利用别斯图热夫,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她还和失宠入狱的阿普拉克辛元帅保持着秘密通信。这令叶丽萨维塔女皇大为震怒,结果别斯图热夫被流放,波尼亚托夫斯基被迫远离圣彼得堡,切尔内绍夫和萨尔特科夫也纷纷去了国外。1759年,刚刚诞生几个月的女儿安娜夭折,叶卡捷琳娜的母亲安哈尔特公爵夫人也在巴黎病逝,叶卡捷琳娜和皇储彼得的关系转为公开的敌对。
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在曹恩多夫战役中被俘的普鲁士国王的副官被押解到圣彼得堡,押送军官中有一名叫做格里高利·奥尔洛夫。奥尔洛夫家里一共兄弟三人,都在军中服役,奥尔洛夫本人没什么文化,但身材魁梧,英俊高大,而且无论骑马作战,还是打牌喝酒,跳舞打架,都是一把好手,因此奥尔洛夫很受圣彼得堡上流社会女性的崇拜。这一切自然不会逃过叶卡捷琳娜的眼睛,她对奥尔洛夫稍加暗示,奥尔洛夫就开始了对叶卡捷琳娜的热切追求,经常做出近乎疯狂的举动,向叶卡捷琳娜示爱。
叶卡捷琳娜在这一时期始终思索的一个问题就是:女皇马上就要过世,彼得继位之后怎么办?1761年12月25日,叶丽萨维塔女皇逝世,彼得继位,史称彼得三世。
夺位登基
1762年4月,叶卡捷琳娜生下一个男孩,孩子的父亲是奥尔洛夫。孩子降生后几个月后,彼得方才闻讯,马上大发雷霆,下令将叶卡捷琳娜逮捕。但彼得的副官犹豫不决,最后众人一起劝说,彼得临时改变了逮捕叶卡捷琳娜的命令。此后在庆祝同普鲁士签订和约的国宴上,彼得面对诸多国内外来宾,口出粗话,公开侮辱了叶卡捷琳娜。二人的关系势同水火。与此同时,奥尔洛夫兄弟加紧了在近卫军中的串联活动,暗中形成了一个数百人的军官集团,准备策动政变,推翻彼得三世,支持叶卡捷琳娜登上皇位。
到了1762年6月底,形势一时万分危急,一名参与策划政变的近卫军军官被捕,政变阴谋暴露。6月28日,叶卡捷琳娜和奥尔洛夫兄弟在得到了伊丽莎白女皇在世时的宠臣拉祖莫夫斯基、沃尔康斯基公爵和帝师潘宁的支持后,提前发动政变,推翻了彼得三世,登基称帝,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帝国有史以来的第四位女皇。
从彼得大帝规定的皇位继承法来看,叶卡捷琳娜的做法无疑是谋反篡位,在法律上站不住脚,于是叶卡捷琳娜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昭告天下,解释她获得政权的合法性。叶卡捷琳娜二世知道无法从法律角度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于是就在道义和政治层面上做文章。她先后两次签署宣言,痛陈彼得三世的倒行逆施,把彼得三世的许多行为描述成国家层面上对俄罗斯的背叛和犯罪,所以发动政变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叶卡捷琳娜在宣言中把她的登基加冕称作是"俄罗斯人民的选择"。
总之叶卡捷琳娜的不流血政变是由近卫军和心腹近臣策划推动的,政变之际即未遭到阻力,登基之后更被广为认可,故而叶卡捷琳娜在掌握帝国大权之后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如何富国强兵上。
施政时期
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虽不是千疮百孔,但也危机四伏。她在日记中写道:"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惟强者是瞻。"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目标,旨在强调恢复国家行政秩序,强化国家机器,促进商贸繁荣,增加国库收入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施政目标中,叶卡捷琳娜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如果俄罗斯想要获得自身民众和周围邻国的尊重,俄罗斯就必须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强权国家。
在政变活动中,有一名叫波将金的年轻骑兵军官表现较为积极突出,受到了叶卡捷琳娜的注意。政变成功后,叶卡捷琳娜重赏所有参与政变的人员,在请功表上,亲手把原来拟定给波将金授予的骑兵少尉军衔改为上尉。从此叶卡捷琳娜对波将金给予了非同寻常的关注。
波将金一直在前线带兵作战,直到12年后的1774年,波将金接到了叶卡捷琳娜的亲笔信,召唤他回圣彼得堡。波将金想都没有想,立刻打了报告,离开驻地,动身回圣彼得堡觐见叶卡捷琳娜。此后波将金成为叶卡捷琳娜的最著名,也是权势最大的情人。波将金几乎就成了叶卡捷琳娜的左右手,所有军国大政,几乎全部出自叶卡捷琳娜和波将金二人之手。直至逝世,波将金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二号人物,而他对叶卡捷琳娜也始终一往情深,挚爱如初。后来有传闻说,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效仿伊丽莎白女皇和拉祖莫夫斯基,暗中与波将金在教堂举行了婚礼。但关于这段历史至今没有任何文件能够证明。
晚年逝世
从1792年起,叶卡捷琳娜患病,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波将金逝世对她的打击很大,此外第三次瓜分波兰和对土耳其的战争使她消耗了大量精力。1796年9月,叶卡捷琳娜病倒,卧床不起。11月6日凌晨,叶卡捷琳娜二世病逝,长子保罗继位,史称保罗一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政策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独裁统治主要依靠的是贵族、农奴主和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1785年4月21日,颁布《俄国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宣布贵族拥有占有农奴、土地、矿山、森林、水源的权利,拥有在城市购买房屋、土地,投资建厂的权利。从法律上确定了贵族是俄国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不承担任何国家义务,除去图谋反对沙皇的罪名之外,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和处罚。城市工商资产阶级是18世纪下半期出现的新兴社会阶层,这一尚在成长中的阶层以自己的工商活动获得了相应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在颁布《俄国贵族、自由和特权诏书》的同一天,沙皇政府颁布了《俄罗斯帝国城市权利和利益诏书》。宣布赐与城市自治权,城市自治机关为城市联合会、城市杜马和市政局。城市联合会每三年召开一次,拥有5000卢布资本的市民有资格成为城市联合会的成员。城市杜马由市长和市议员组成。每三年选举一次。城市杜马的执政机关是六人杜马。城市杜马和六人杜马管理市政、城市设施和城市福利。城市的司法机关是市政局,隶属于省长和市长。诏书宣布有资本500卢布以上的商人免受体罚、免服兵役和免交人丁税,只征收1%的资本税。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行政方面的改革受到了贵族阶级和尚处于上升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欢迎,叶卡捷琳娜二世被称为“贵族女皇”,她执政的37年被称为贵族专政的黄金时代。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是俄国专制制度演变的最重要的历史阶段之一,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的强势发展是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极力张扬的“开明专制”分不开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实施了11年的“开明专制”,她的政策在欧洲赢得了一片称誉之声。1767年8月10日,新法典编纂委员会通过了授予叶卡捷琳娜二世“英明伟大的皇帝和国母”称号的建议,叶卡捷琳娜二世被尊称为“大帝”,在俄国历史上被授予“大帝”称号的只有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顺应了欧洲的政治潮流,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在农奴制经济基础初步瓦解和阶级斗争尖锐化的情况下上台的。她深知,只有结合俄国现实条件,采取一种新的统治方式博得俄国各界的信任,安抚各派政治力量,稳固自己的政权,最终促进俄罗斯社会的平稳发展。叶卡捷琳娜二世接受这种思想,并且积极地把它运用于实践之中,毫无疑义,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在实行“开明专制”期间,叶卡捷琳娜二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对贸易的限制,鼓励向国外出口柏油、亚麻籽、蜡、油脂、铁矿石、大麻、黑鱼子酱和钾碱。建立专门委员会负责监督流通于国外市场的货币铸造。政府鼓励向人口稀少的地区殖民以增加农业生产。国家对私人财产给予新的保障,并允许地主自由处理从他们土地上开采的矿产。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俄国的工商业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俄国的手工工场的开工数目从1762年的984家增加到1796年的3161个家。俄国的生铁产量从1760年的6万吨增加到1800年的16万吨。据统计,17世纪中期,俄国城市人口为50万人,到1794年这个数目已经增长到228万人。俄国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增强了俄国的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俄国的国际地位及影响。
叶卡捷琳娜二世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她拨巨款发展俄国科学院,改建冬宫内著名的爱尔米达什博物馆。她鼓励兴办各类学校,并且根据洛克、巴斯杜等人的理论,系统地采用新教学方法。莫斯科大学开始聘任本民族的教授。她为贵族建立一个特殊的高等学校,鼓励贵族子女入学,并采取奖励学习的一些措施。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倡文学创作,并亲自动手创作剧本,甚至亲自登台演出,开一时之风气。1783年取消国家对出版事务的垄断,准许私人开办印刷所和出版社。在“开明专制”这种特殊的政治环境影响下,沉闷老死的俄罗斯社会出现了活跃的气氛。而且在实行“开明专制”期间,书报检查制度一度较为宽松。拉吉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诺维科夫的讽刺杂志《公蜂》《画家》《钱袋》、冯维津的讽刺剧等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出版的。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俄国涌现了大量的本民族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发明家,他们的活动对俄国的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开明专制”首开俄国官方自由主义的传统,对于俄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官方自由主义是流行于俄国宫廷和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政治思潮和政治传统,它主要表现为俄国最高统治者——沙皇以及上层统治阶层的一些人士在某些时期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的传播采取鼓励的态度,引进西方的先进思想、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亲自主持或支持在俄国进行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改革。
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是俄国专制制度的黄金时代和颠峰时期,而“开明专制”的尝试为俄国专制制度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开明专制”强化了俄国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在新的国际和国内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开明专制”的历史还表明,君主制度和国家政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身独立性,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可以自主寻找发展方向和寻找统治所依靠的社会基础。而且从俄国现代化的纵深角度来看,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创的官方自由主义实际上为俄国的政治现代化推开了一线门缝。
叶卡捷琳娜二世人物评价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如果我们不同意减少残酷性和改善人们不可忍受的生活状况,那么尽管我们反对,他们自己迟早也会这么做的;治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只能用专制君主制,舍此皆为下策(自评)。
看过叶卡捷琳娜二世简介的人还看了:
1.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故事
2.叶卡捷琳娜是怎么建立俄罗斯帝国的
3.叶卡捷琳娜二世简介
4.凯瑟琳大帝的简介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37390.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少年组合TFBOYS资料简介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五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说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的意思

部分与部份的区别 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三八妇女节活动策划(50篇)

电热毯哪个牌子好

文员的工作职责职能

夏季潮流时尚的穿着搭配

个人三年计划书范文

中老年人广场舞视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