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曼尼普尔邦是一个小中国吗
2024-06-21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印度东北部的小邦曼尼普尔邦是一个小中国吗?这是在网络上传播了两年的谣言,目前已经出现多个版本,你想了解真相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印度东北部的小邦曼尼普尔邦的详细情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印度曼尼普尔邦是一个小中国吗
无非是从几个方面阐述曼尼普尔邦与中国的相似性,称他们与中国人血脉相通,十分向往“回归”中国。但其论据是站不住脚的,其中有些是对当地文化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有些是把印度毛派标志当做官方标志而发生的误会,有些是刻意造谣。
首先简要介绍下曼尼普尔邦的概况。它位于印度的东北部,与缅甸西北边界相邻。历史上,从公元前 50 年开始,它就长期保持着一个独立政权或国家的形式,并未受到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干预。而且在它的史籍记载中,17 世纪初期,当时的国王 Meidingu Khagemba 还率领战士击退过来自中国的入侵。
19 世纪末期,这里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直到二战结束之印度独立之后,曼尼普尔邦于 1947 年才迎来了短暂的独立时期,并建立了民主形式的政府。到了 1949 年 10 月,曼尼普尔邦又被划分到印度,自此成了印度的一部分。
曼尼普尔邦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官方语言为梅泰语和英语,说梅泰语的人占当地人口的 53%;当地第二大语言是 Thado 语(一种流传在印度东北部和缅甸的语言),而非“小中国”所说的汉语。
至于当地主要民族梅泰族与汉族的亲缘关系,也可以从他们使用的语言进行推测。梅泰语和汉语都属于汉藏语系,与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地语确实关系较远。但汉藏语系系统十分庞杂,语言种类也非常多,以喜马拉雅山脉和 Pat-Kat 山脉为界限大郅可以分为两部分:
在山的北边,民族吞并扩张非常厉害,形成了汉语,藏语,羌缅语,Kuki-Chin 等四五个语支(上文中提到的 Thado 就属于 Kuki-Chin 语支);而山的南边,受地理限制,有很多小国或部落独立存在,语言分化比较严重,很小一个地区的语言即为汉藏语系的一个独立语支,梅泰语正在此列。
因此,梅泰语可以说是与汉语并列发展的关系,彼此并无传承,梅泰族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唐朝或别的朝代的汉人移民。
对于曼尼普尔邦与中国的渊源,各个版本的“小中国”几乎都会提到他们对龙的崇拜,不少还说他们“也过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这属于对东南亚文化了解不足而产生的误读。
曼尼普尔邦的文化确有对龙的崇拜。他们崇拜的是叫做“Pakhangba”的龙,它起源于当地的神话故事,是曼尼普尔邦人心目中的宇宙创造者 Guru Sidaba 的小儿子和继承者。从形象上看,Pakhangba 的形象与中国龙的形象差别较大。前者的犄角更像是鹿角,身体也呈蛇形;而中国龙看上去体型更大,更加气势磅礴。
事实上,很多东南亚及南亚国家都有对于龙的崇拜。比如印度,龙的形象是起源于印度佛教中的“那迦”(Naga),而“那迦”这个词对应的正是蛇的意思,一些历史资料也把它描述成蛇与人的混合体。
老挝,爪哇,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龙图腾文化也受到了“那迦”的影响,只不过这些国家都相应地结合了自己民族的神话故事,并且赋予了新的寓意。
把龙作为王权象征也并非中国专利。越南的龙与中国龙具有相似意味,都象征着力量与权力,但与之相结合的却是不同的神话故事。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还有不丹这个比中国更在意龙的国家,他们崇拜的“雷龙”源自藏传佛教,在其国旗与国徽上,都有雷龙的身影;而且,不丹国名的原意便是“龙的土地”,不丹国王即是“龙王”,不丹国民则是“龙民”,而不丹的国歌,就叫做《雷龙王国》。
至于说曼尼普尔邦人“也过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就错得比较离谱了。当地确实有以划船比赛为活动的节日,叫做 Heigru Hidongba,起源于公元 984 年。为了表达对于 Pakangba 的崇拜,每年在曼尼普尔邦日历的 Langban(对应阴历的 9 月)的第 11 天举行。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就是两只队伍的划船比赛,并不会吃粽子,从时间上也与端午节相去甚远。
除了崇拜龙,“小中国”还把曼尼普尔邦的饮食习惯作为他们与中国文化相通的论据。曼尼普尔邦的饮食与印度其他地方确实区别较大,但他们的烹饪更为接近的并非中国,而是缅甸。
曼尼普尔邦与缅甸人都偏爱鱼类食物,做法上也都是将鱼通过发酵的方式贮存好,然后以烤或者煮的方式制成。只不过曼尼普尔邦人钟爱当地一种叫做 Ngri 的鱼,而缅甸人更爱吃海鱼。
除此之外,蔬菜也是当地的主要食物,但在做法上,他们主要采取煮或蒸的方式,而不是煎和炒。同时,他们也很喜欢将多种食物(包括蔬菜,水果)捣碎,混合在一起,配上调味剂。
“小中国”文章对曼尼普尔邦传统文化的说法属于误解,对其现代标志的说法则是张冠李戴。
曼尼普尔邦根本没有官方的邦旗,只是在 1947-1949 年短暂独立的时候有过一面国旗。而这面国旗也不是什么六星旗,而是以当地人崇拜的龙 Pakhangba 作为标志。
至于那些与中国相似的标志,不过是当地毛派组织的杰作。其中,创造六星旗、六星国徽的是一个叫“曼尼普尔解放军”(Manipur Liberation Army)的毛派组织,它号称要打倒“印度帝国主义”,建立曼尼普尔社会主义共和国。因为是 2009 年 10 月才成立的组织,在当地也没有什么影响,只能在博客网站 blogspot.jp 上整个网页抒发自己的理想。
相较之下,当地另一个毛派组织“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Manipur)的历史要悠久得多,是 1978 年成立的,到 2008 年,它还被估计为有 3800 人的武装。
“小中国”里提到的“人民解放军”便是这支,但非要说这 3800 人就代表了曼尼普尔人民的意愿也过于牵强,何况它在当地数支反叛武装里也并不具有领导地位。
除此之外,“小中国”里边也不乏故意的造谣。例如,其文中有一张证明“曼尼普尔人民和中国人民存在深厚友谊”的照片,就是把中印边境的一张照片后期处理做出来的假图。
更为有趣的是一组“曼尼普尔人民手拿六星旗”的照片,与“小中国”文章的其他配图相比,这组照片拍得十分清晰,而且也没有经过后期处理。但它们拍的并不是曼尼普尔人民,而是 2011 年 12 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越南时,越南群众表示欢迎的照片。越南接待方因为疏忽,竟把中国国旗多加了一个星,不想几年后,他们的失误竟帮助中国网民在印度开发出一个“小中国”来。
印度曼尼普尔邦的简介
位于印度东北部,于1972年从阿萨姆邦分出建立。南邻米佐拉姆,东接缅甸,西连阿萨姆邦,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183万(1991年)。主要是那加人和库基人。首府英帕尔。周围为海拔900—2,100米的丘陵和山地,中部为英帕尔河谷平原,曼尼普尔河流贯中部。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山区多林木,竹子分布普遍。有铁、铜和岩盐矿。河谷平原为集约农业,山区耕作极粗放。农产品以水稻为主,次为小麦、芥子、豆类。工业有手工棉纺织、手工艺品以及砖瓦、肥皂、针织等小型工厂。交通不便,靠公路与阿萨姆邦相来往。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37583.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领队用英语怎么说

销售业务员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15篇

铝的物理性质 铝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人事局的接收函三篇

2022除四害工作计划10篇

员工手册简洁版范本【8篇】

6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6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刻章证明范文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 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成语

全神贯注的反义词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