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恋是怎么过夫妻生活的
2024-08-10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女同性恋,也被称为女同、拉拉、百合、蕾丝边。女同性恋是指女性间对性与爱的欲望,很多人好奇女同性恋之间是怎么过夫妻生活的问题。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女同性恋吧!
女同性恋的夫妻生活
蕾丝边可作为名词,意指自认或被他人认定拥有女同性恋特质的女性;亦可作为形容词,表与女同性欲望相关事物的特性。
尽管自古以来女同性恋曾被记载于多处文化中,直至今日才出现“蕾丝边”、“拉子”等字词,用以形容女同性恋者。十九世纪晚期,性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同性欲望与行为表现的研究,标明了女同性恋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属一独立实体。因此,意识到自身新医学身分的女性逐渐在欧洲与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
1970年代,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影响,该术语开始被广泛使用。历史学家因而重新省视历史上女性间的情爱关系,并对如何定义一名女性或女子间关系是为女同性恋提出疑问。此类议题的讨论结果最终确立了女同性恋者的三种组成:性行为、性欲或性别身分。
黑色三角形代表着女同性恋的身份标识,女同性恋和女性主义者使用其为活动标志。
女同性恋研究摆脱了男同性恋研究,在近年来发展为酷儿研究和女性主义的研究。
对于说女同性恋的性生活,具体该怎么做?同性恋过性生活虽然说不能像男女之间的性生活的那样,但是他们还是具有过性生活的能力,只是方式不一样。他们往往不急于达到高潮,只是相互之间刺激,为了达到更多的高潮。同性恋行为本身的神秘感和禁忌就足以使他们兴奋。”
身体抚摸时在异性恋时容易被女性忽略的地方。他们不是急于达到情欲高潮,而是互相激发性欲,增加兴奋,然后又假装拒绝进行下去或改变一种刺激方式,以免情欲高潮过早产生,许多人认为性欲的激发状态比射精更重要。 女性同性恋者使用的刺激方式有时与异性恋者相同,她们大多数喜欢温柔细致的刺激,接着互相抚摸阴蒂,两人相向拥抱,乳房和阴蒂分别相对进行磨擦,这种技巧比较难掌握。然而,女性远比男性感情丰富和富于想象力,温柔的全身抚摸和接吻使她们比异性恋更易产生情欲高潮。虽然同性恋者有时表现得比异性恋者更敏感,但在男女同性恋者中也有感觉迟钝的人。
由于身体结构和心理学的原因,同性恋者跟异性恋者一样,也会遇到一些性生活的问题。但对女性同性恋者来说,基于政治观念的原因,她们主张妇女独立解放,不愿依附男性,于是她们不肯轻易承认在女性同性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实际上,女性同性恋者跟异性恋女性一样,都非常关心性快感的问题。
女同性恋的综述
历史上女性性向的相关记载大多由男性撰成,而由于男性并无参与女同性恋关系,其鲜少承认女同性恋存在或正常表露性欲的可能性。早期的性学家因相信女同性恋者是女性拒绝接受“正常”性别角色的表征,而将之界定为精神疾病范畴。自此,以反抗性别角色为根据的次文化逐渐形成,许多女同性恋者视己为不道德、受排挤的一类。女同性恋关系亦出现在时尚史中,表现了他人及女同性恋者对其本身的看法。有些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女性可能会彻底否认其女同性恋的身分,拒绝视己为女同性恋或双性恋。
女同性恋一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波女权主义(本质主义)的产物,石墙运动的兴起引发同性恋们的进一步觉醒,当时不管男同女同都叫做Gay,且同性恋运动被男同操控,唯男同性恋主流化,女同性恋者一直被忽视、无视和排斥。女同性恋者感到非常愤怒,于是把当时用来骂人的词汇lesbo改成lesbian,作为独立的称谓,是谓分离,也取怀念古代希腊女同性恋诗人萨福(蕾丝波为其所住之岛名)之意。
之后,女同性恋女权活动家联合同样在同志运动中不可见性的双性恋和易性者(跨性别)来与占同志运动主流霸权地位,好处风光占尽的男同分庭抗礼,从而最终在1980s出现有LGBT的全称,是为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的利益结合体,排名不分前后。
女同性恋的历史
“蕾丝边”一词源自公元前六世纪女诗人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的故乡——古希腊莱斯博斯岛的岛屿名。透过各式古代文献,历史学家推测萨福曾在岛上指导、薰陶一群年轻女子。萨福所遗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多与女性的日常生活、感情关系及习惯等有关,尤其关注于女子的美貌,并明表她对女性的爱意。在十九世纪晚期之前,“莱斯博”一词被用指所有与莱斯博斯岛相关的事物,例如莱斯博酒。
发展
到了1890年,医学辞典开始使用该词语。据1870年文件记载,“蕾丝边”亦被用来描述女性间的情欲关系。约至二十世纪时,开始出现了“萨福主义”等可互通的词语。
女同性恋次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亨利·哈维洛克·艾利斯(Henry Havelock Ellis,1859年2月2日 - 1939年7月8日)等性学家以医学问题的方式着手于分类女同性恋关系。
随着医学知识的蓬勃发展,术语的意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转变。十九世纪中期,医学作家开始尝试建立辨别男同性恋(其当时在多数西方社会系属重大社会问题)的方法。在德国性学家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Magnus Hirschfeld,1868年5月14日–1935年5月14日)示明所谓“性欲倒错”所归纳的行为中,学者设下了男女正常之性相关行为的标准,甚至因此到了男女转变为“完美男性”及“完美女性”的程度。
沿革
在西方50年代-60年代末,同性恋运动不分男女,都叫做”gay movement”,换句话说,男同性恋固然叫做”gay”,女同性恋也同样称为” gay”。
然而,由于同运(同性恋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男同性恋沙文主义”倾向,使得女同性恋者们越来越感到不满。“比利提斯的女儿”(Daughters of Bilitis,美国早期重要的女同性恋组织)的创始人之戴尔·马丁(Del Martin),在1970年撰文声明与同性恋运动分道扬,而拥抱与女权主义理论和运动的结盟。
马丁指责当时的同性恋平权运动由男性及男性的“兄弟情谊”(brotherhood)为主导, 十五年来都在,忽视和排斥女性的诉求,而她们在同性恋运动社群中找不到的“接受、平等、爱与友谊”,正可以在女权主义运动中找到。(Martin 1970) 她的声明代表了一群在同性恋运动中发现自己被忽视和噤声的失望的女同性恋者,她们在女权主义中找到了同盟,因为女权主义恰恰强调女性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被忽视和噤声的地位;在女权主义阵营里,不同性取向的女性可以共同反对对于女性的压迫,寻求女性的独立自主与政治声音。
朱莉娅·佩内洛普(Julia Penelope)写于1974年的文章——《女同性恋分离主义》(Lesbian Separatism)说:“退出男同性恋(Gay)组织是建立女同性恋身分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迈向建立女同性恋社群的一步。”〔见:柯采新(Cheshire Calhoun)(张娟芬译)《女同出走》(女书文化),页312-313。〕女同性恋全面撤出(男)同性恋运动,建立了自己的独立身份,综上所述,女权主义是女同性恋之母。
在戴尔·马丁(Del Martin)和菲利斯.莱昂 (Phyuis Lyon)的领导下的早期著名女同性恋组织——“比利蒂斯的女儿”(Daughter of Bilitis),名字来源于由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一首诗改写的色情诗。
于是从70年代开始,受到由女同性恋者为核心推动的第二波女性主义影响,Lesbian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Lesbian本意即为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居住的古希腊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德语:Lesbe,法语:lesbienne,英语:lesbian)即源于此。19世纪末,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来指称与萨福有同样性倾向的女性。
>>>下一页更多精彩“女同性恋者的称呼语汇”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39651.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守株待兔本文选自哪 守株待兔选自于哪本书

企业公司劳动合同电子版样本

必看的恋爱心理学书籍有哪些

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10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实用方案合集

怎么化简二次根式 怎么化简二次根式的分母

美丽俏佳人化妆步骤

个人基本情况简介表

菜的英文是什么

autoCAD2006中文版图文详细安装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