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论文
2024-08-12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论文
剪纸是源于我国普通劳动人民闲暇时间所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其紧扣日常生活,体现人民大众的追求向往,折射普通大众的精神需求。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论文篇一
浅析剪纸艺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摘 要:剪纸是源于我国普通劳动人民闲暇时间所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其紧扣日常生活,体现人民大众的追求向往,折射普通大众的精神需求。剪纸不以具象为限制,追求夸张的形似手法,彰显剪纸艺人内心所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文章从剪纸艺术所展现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表现形式以及制作技法上出发,分析探讨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剪纸 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累所形成的一种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理念,反映我国民族特质和风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品质优良的民族文化[1]。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传统民间艺术,深深地扎根于广袤的土壤中,充分地表现了我国民间的信仰和生活习俗,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2]。因此剪纸艺术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作品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及制作技法均蕴含和流露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特色[3]。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崛起,加之自身实用性市场性收藏性的限制,剪纸艺术经历了从盛到衰的巨大转变,不但许多传统的手工剪纸艺人逐渐消失或离开了剪纸这门艺术,大多数老百姓对于剪纸这项存在1000多年之久的艺术也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虽然近几年剪纸艺术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定的保护,而且剪纸也已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4],但目前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民众的角度出发,还没有看到剪纸艺术所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唤起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记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剪纸艺术的深层内涵出发,挖掘其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理念,以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一、传统剪纸创作理念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剪纸艺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起源于田间地头,由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源远流长数千年,其创作理念必然反映的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思想特质和文化模式。剪纸艺术有两个很重要的功能,一是被应用于生活中的装饰和造型,二是被应用于宗教仪式的祭祀品,针对于两者的剪纸创作均反映了其相应的创作理念,而这些剪纸作品中也无不蕴含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传统的民间剪纸通常包含以下创作理念:
(一)朴素的审美观
从剪纸被创造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包含任何政治和功利因素,只有在生活意识上的审美追求,目的是让人们感受到美丽吉祥,反应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观念,而且剪纸作品的造型比较简单清新,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正是由于我国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才能孕育和创作出剪纸这一深受广大公众喜爱的艺术作品。
(二)传统的吉庆观
剪纸艺术从来都不是单独的艺术存在,而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和社会功能。中国剪纸艺术起源于比较落后的农耕环境中,人们普遍受到贫穷、天灾、疾病的威胁,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渴望改变现实的生活状况,想用吉庆弥补生活的不如意,因此将这种情感寄托在了理想化的剪纸艺术作品中,所以大多数剪纸作品题材中都有吉祥喜庆的予以,用来表达人们对构建美好生活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社会面貌。
(三)阴阳观和生生观
“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是我国的本原哲学。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阴阳关和生生观存在于全民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中。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精神基础,传统剪纸艺术也同样受到阴阳观和生生观的影响,剪纸艺人采取镂空办法在剪纸上剪出或刻出独特的阳纹和阴纹脉络,由此产生的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剪纸结构。因此剪纸看似是人们通过剪刀无意识的对纸张进行简单的勾勒并创作出相应的作品,但却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和民俗观
剪纸艺术最早起源于宗教仪式及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应用上,然后逐渐应用于装饰和造型艺术[5]。在许多剪纸作品身上均能找到古代仪式与原始宗教信仰的线索,如用于作为祭祀祖先和神仙时所使用的供品的装饰物,反映了但是人们对于宗教的敬畏与反思。剪纸是民俗活动的重要一项活动,其余各地民俗习惯密切相关,我国民间丰富而精彩的民俗事项为剪纸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和自由发挥的广阔天地。因此剪纸作品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传统剪纸创作题材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剪纸的表现题材选取广泛,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涉及到人类物质文化生活以及自然现象景观的方方面面,且这些表现题材通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寓意,这些寓意又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统剪纸的创作题材通常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实际生活类
由于最初剪纸制作者多来自乡间,其作品也多产生于田间地头,因此这些剪纸作品的题材通常就取自农村的实际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些创作题材主要有以劳动场景为主要内容进行的创作,以家庭生活劳作为场景进行的创作,以饲养的家畜及常见植物为对象进行的创作。通过对这些场景或动植物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农民对劳作方式和劳动成果的喜爱,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二)风俗习惯类
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的代表,剪纸作品中蕴含和保留了许多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这类剪纸艺术作品常被制作成具有特定含义的动物、植物形象,采用借物寓意谐音寓意的方式表达某种特定的风俗习惯。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男性,凤象征女性,因此剪纸艺术中以龙凤为构图,组成龙凤呈祥的图案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鱼在我国有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丰收吉祥,前途光明的寓意,也常为剪纸作品所用。当要表达延年益寿,祝福长辈的时候,剪纸作品常常借助松柏、寿桃、仙鹤等图案。谐音寓意通常是采用发音相近或者相同的动植物来表达吉祥祝福的意思。最有代表意义的是“连年有余”、“喜上眉梢”以及“早生贵子”等。因此传统剪纸作品通过借物寓意谐音寓意等方式,让我国传统风俗习惯跃然于一层薄薄的剪纸之上。 (三)神话传说类
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着无数神话故事,这些神话传说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剪纸作品就是其一。这类题材的剪纸作品往往是以某一神话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为基础,加之自己的理解和二次加工穿着出来的艺术作品。在作者对故事中的人或事物表达感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事物的爱憎好恶。神话传说的题材通常有 “白蛇传”、“嫦娥奔月”、“天女散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此外,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福字、窗花等;丧葬习俗中使用的热带魂蟠、祭奉亡者用的“纸扎”等也都是起源于神话传说。
(四)风景名胜类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拥有众多名山大川、文物古迹、古典建筑,这些都为剪纸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素材,剪纸作者将这些风景名胜略缩在剪纸作品中,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些作品可以使人们主观快速的感受祖国秀美的山川,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三、传统剪纸表现形式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华夏民族在数千年的变迁中创造了丰富而绚丽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表现形式与情感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达意”要远重于“绘形”[6]。传统剪纸的表现形式通常包括图形、色彩和构图三方面[7],下面就从这三种表现形式出发叙述传统剪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传统剪纸图形表现形式
图形是一种最直观表达人们思想的变现形式,因此剪纸图形也最能表达作品的内涵。传统民间剪纸作品是剪纸艺人通过观察日常事物再通过自己大脑二次加工创作而成,制作者通过图形的虚与实,抽象与统一,塑造出具有一定特点和美感的剪纸造型。传统剪纸在图形有剪影、阴剪、阳剪、阴阳剪等四种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的出现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品位密切相关,因此它也汲取了我国最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八卦观念一直是剪纸造型的基础,这是因为阴阳八卦观念不仅体现在剪纸图形构造上,它还体现在其内在传统文化的内部形式上。可以说剪纸作品的图形是以思想、观念、意识、情趣、信仰等无形的传统文化为依托;同时传统文化理念通过具有具体造型的剪纸作品得到延伸和发展。
(二)传统剪纸颜色表现形式
任何一种颜色通过人类的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使人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颜色与人的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人对于颜色的运用,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逐渐沉淀而成。中国传统的“五色”就是中国古代五行阴阳哲学思想衍化的结果,具有深厚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基础。根据卜辞中有五方即:东、西、南、北、中的观念,形成西白虎,东青龙,南朱雀,北玄武,中为天子之黄。由此便能看出我国剪纸色彩的特殊性[8]。传统剪纸中最常见的颜色多为红色。因为红色是最原始、最富有生命力、冲击力和视觉力的色彩。民间剪纸常内涵用红色是象征吉祥如意、喜气洋洋,烘托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具体到传统剪纸颜色的表现形式分为单色剪纸,多色剪纸,衬色刻纸,写料刻纸。此外,我国传统剪纸颜色表现形式比较单纯统一、简洁明快、简中求繁、很少有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
(三)传统剪纸构图表现形式
剪纸的构图就是组成一幅完整剪纸画面所包含的点的形态、线的形态、面的形态的不同形式的组合。由于剪纸的基本语言就是点、线、面,加之受到剪纸材料的限制,造成剪纸作品不善于表现立体复杂的内容以及多层次物体的起伏和光影延伸。因此剪纸作品的构图通常为平视构图,将三维立体形象转换为二维平面形象。通过对点线面三要素进行大胆的拼合,概括出简练平实的线条、结构合理的构造、层次分明的画面,这些即为剪纸构图的表现形式。剪纸作者虽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思路进行剪纸构图进行创造,但剪纸艺术有其自身形态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剪纸艺术的构图也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呈现了一定的规律性,总体上呈现出均衡构图、满构图、多维意象构图等三种形式。这些构图样式都蕴藏着极为深刻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
结语
传统剪纸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作为中国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它身上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造型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强大独特的魅力,其社会职能和社会感召力正是现代艺术设计要继承和发扬的。因此,我们要研究和发扬剪纸文化,从中发掘和宣传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让人们了解剪纸这门民间艺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它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才能使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赋予其时代感和新的生命力,更好地让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注释
[1] 孙希武:《浅析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75~277页,《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4)。
[2] 邵顾彦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光》,172~174页,《改革与开放》,2010(2)。
[3] 陈星、张磊:《传统剪纸元素在现代设计艺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71~72页,《美与时代》,2009(1)。
[4] 夏霖、耿佳冰:《论当代设计对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112~113页,《现代商贸工业》,2012(23)。
[5] 强小宁:《浅谈剪纸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219~220页,《作家杂志》,2011(1)。
[6] 鲁华:《浅析剪纸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61~63页,《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9(1)。
[7] 汪辉、肖琼娜:《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37页,《装饰》,2006(2)。
[8] 熊辉:《剪纸表现形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创新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2,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论文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39715.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牛年拜年祝福语 牛年拜年祝福语简短

股份合作协议书合同范本

霪雨霏霏的霪雨是什么意思 霪雨霏霏的霪雨的意思是什么

寻隐者不遇的全诗意思 寻隐者不遇全诗解释

带字的组词和造句

介绍上海概况导游词集锦

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名言

幼儿园冬季保健小知识

南昌有哪些特色水果 江西南昌特产

幼儿教师中班教学计划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