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巴黎气候大会相关解读
2024-09-21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2015巴黎气候大会相关解读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是:2015巴黎气候大会的相关解读。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和参考!
12月的巴黎会发生什么?
超过190个国家的领导人将齐聚巴黎,讨论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
为什么要现在举行?
当前国际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承诺只截止到2020年,所以各国政府将可能在巴黎签订2020年之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减排协议。
这次气候大会为什么重要?
科学家们警告道,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上升,那么我们将会跨过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2摄氏度的门槛,并造成毁灭性的不可逆转后果。而我们现在的排放轨迹正朝着5摄氏度上升。这听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但是我们现在的温度与上一次冰川时期(第四纪冰期)相比,只差5摄氏度。因此全球温度的一点点变化会对地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编者注:近年来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不断提出“地球升温必须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否则地球将遭遇严重环境灾难)。
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想过签订全球协议?
之前人们确实曾签订过气候协议:全球的气候变化谈判已经进行了20多年。而气候变化的历史则要更为久远:在19世纪,物理学家就总结出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所扮演的角色,一些人曾认为,气候变暖的程度将随着大气中这些气体的增加而强化。但是当时这些都只是理论上的。
在过去几十年中,科学家们才开始进行测算,以弄清碳含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而从那以来,科学研究指出:化石燃料和工业生产会产生温室气体,而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温度升高。
全球变暖没有停止过吗?
没有,全球温度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1998年全球温度达到顶峰,自那以后的温度有所回落,所以一些气候怀疑论者认为世界正在变冷。其实那之后的温度仍比前几十年的温度要高。
自1998年以来,全球温度的上升速度慢于之前30年的速度,气候怀疑论者也因此认为气候变暖“暂停了”。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气温并没有降下来,也没有停止不动,而是继续上升。在过去两年中,全球变暖再次提速。
我们曾在全球协议上取得什么进步?
1992年,各国齐聚巴西里约热内卢,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这份公约现在仍具有有效力,要求各国政府积极行动起来,避免导致危险的气候变化,但并没有规定具体行动。在之后的5年中,各国政府对于每个国家应该做什么,以及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所扮演的角色等争论不休。
1997年,各国终于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这份议定书要求在2012年之前,全世界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每个发达国家都有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韩国、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都没有设定具体目标。
时任美国副总统的艾尔·戈尔(Al Gore)在该议定书上签了字,但却没有在美国国会通过。按照规定,只有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该条约以后,该协议书才能生效。由于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美国未通过该议定书,导致《京都议定书》搁浅。
在之后的大约十年中,《京都议定书》都并未生效,全球的气候变化谈判也几乎停滞。但是在2004年末,俄罗斯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决定批准该条约。从此《京都议定书》才开始生效。
所以我们其实是有全球协议的?
并不能这么说。小布什时期的美国一直拒绝加入《京东议定书》,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方法,以便将美国纳入进来,并且要鼓励主要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中国设定排放限额。
2007年,经历一番波折之后,各国政府在巴厘岛签署新的行动协议,代替《京都议定书》。
2015巴黎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会议(2009年)上发生了什么呢?
该发生的都发生了,唯独没有签署条约。世界上全部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同意设定温室气体排放限额。这次会议是一个里程碑,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都为了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
虽然各个国家达成的排放量减少额仍然达不到科学建议的要求,但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然而各国却没有签订一份表述清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条约重要吗?
这取决于你的出发点和视角。《京都议定书》写得很漂亮,无懈可击,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条约。但是由于美国未批准该议定书,俄罗斯很晚才批准,所以议定书中的目标从未实现过。另外,没有旅行承诺的国家从来没有被制裁。
虽然哥本哈根会议被环保组织认为是一次失败,但各国领导人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签署文件,其所确定的目标仍然有效。
巴黎气候大会可能达成什么协议?
我们知道最大的排放国已经做出承诺。欧盟将在2030年之前,减少1990年排放量的40%,美国将在2025年之前,减少2005年排放量的26%至28%,中国承诺2030年的排放量将达到峰值。
总排放量达到全世界90%的国家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用联合国术语表示即“国家自主贡献预案(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INDC)”。其中包括所有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尽管他们的目标不同:发达国家要实际减少排放量,而发展中国家却有各种不同的目标,包括限制排放量,承诺增加低碳能源的使用,保护森林等等。
巴黎协议的关键议题是建立每5年评估排放目标的机制,另一项任务则是降低联合国框架之外的排放量,例如与城市、当地政府、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主体”交流,降低排放量。
如果主要国家明确做出承诺,是否意味着各方就可以签署巴黎协议了呢?
并非如此。除了减少排放量之外,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资金。贫穷国家希望富裕国家向其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投资清洁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使其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所可能带来的危害。
这个问题极具争议。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资金问题在最后1分钟才得以解决。富裕国家同意向贫穷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经济援助,并且决定在2020年之前,每年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作为巴黎协议的基础,贫穷国家希望这些承诺可以兑现。这些资金已经以数种方式援助给贫穷国家:今年10月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三分之二的资金已经提供给贫穷国家;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剩余的资金通过增加世界银行和其他开发银行、私人领域的资金予以补充。世界银行和一些政府已经承诺增加其资金援助,2020年的上述目标有望达成。
然而,贫穷国家想要的还不仅仅是这些。他们希望确定2020年之后经济援助的条款,但是各方对其内容却持不同意见。一些国家认为所有的钱都应该由富裕国家出资,但是富裕国家却不愿只通过国库提供,而是希望诸如世界银行等国际开发银行发挥作用,希望大部分资金都来自私人领域。
各方可能会就此达成协议,但是同时也是巴黎协议的主要障碍之一。
出席巴黎会议的各国领导人目标是为了达成协议吗?
是的,超过130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已经表示他们将会前往巴黎。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国家主席、印度莫迪、德国默克尔以及英国首相卡梅伦。由于巴黎的恐怖袭击,具体细节尚未披露,这次的安保程度也再上一级。在哥本哈根,各方经历了两周的讨论争吵,无法达成统一意见之后,各国领导人才在会议的最后1分钟到达。而在这次的巴黎大会上,各国领导人将在会议一开始到来,向各自谈判团队下达清晰的指令,并且希望可以在大会结束之时达成协议。
这次大会将由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环境部长塞戈莱纳·罗亚尔(Segolene Royal)主持,但是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他们都相信各国将会达成协议。
在巴黎大会之前,我们还可以期待些什么?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安全。由于巴黎刚刚遭受恐怖袭击,因此这里的气氛完全不同于之前其他几个举行大会的城市。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法国警察和军队将会出现在街道上,身穿制服的联合国警卫人员也会在街道上巡逻。这可能意味着当各国领导人参加私人会议时,会在讨论气候变化之前先讨论恐怖主义。
当前世界面临着意欲破坏国际合作、人类幸福与安全以及对未来信心的恐怖威胁,如果各国仍然可以在这个时候就合理的目标达成一致,那么将会是在上述三个领域的一大成功。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40746.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四柱算命五行的方法

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安全知识竞赛主持词

旅游服务质量承诺书

会计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

小学班级活动策划书5篇

12月15日是什么星座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最新版5篇2022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翻译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翻译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