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10篇
2023-06-10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10篇【精选】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事迹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1
拉齐尼·巴依卡,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79年4月生,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退役,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爱国拥军模范先后2次受到主席的亲切接见。2015年7月被评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2016 年4月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2017年9月被评为“自治区道德模范”;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被评定为烈士,追授“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祖孙三代接力戍边,赓续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里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888公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塔吉克族,一出生就与牦牛为伴,常年奔波在冰河雪峰间, 熟悉这里的高山和沟壑,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拉齐尼·巴依卡与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 代代接力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累计为边防官兵担任义务向导 71年,足迹遍布了他们守护的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岗。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正式成立。“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连队负责巡逻的吾甫浪沟是中巴边境一条重要通道,官兵在沟里巡逻一趟,要翻越8座海拔5000 米以上的达坂,还要80多次蹚过刺骨的冰河。至今,这里仍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乘牦牛巡逻的边境线。
得知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要巡逻吾甫浪沟后,拉齐尼·巴依 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当向导,成为新中国成 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从此,“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这句话,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记了一辈子,他要求子孙们也要谨记在心、代代相传。1972年8月,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年迈走不动了,20岁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随即加入护边员队伍, 继续担负义务向导的任务,一干就是32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在远程巡逻期间,双亲先后病逝,妻子因难产不幸离世。2004年,被高原风霜雨雪摧垮了身体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最后一次巡逻吾甫浪沟,他把详细标注着这条沟的险段、坡度、冰河温度、宿营点、防卫野狼方法的“巡逻图”交给儿子拉齐尼·巴依卡,将爱国拥军、戍边向导的光荣使命再次传递给了下一代。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拉齐尼·巴依卡泪流满面,从此,他像祖父、父亲一样守边护边,和千千万万爱国爱疆、守边护边的群众和边防战士一起,筑起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钢铁长城。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早已 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赞为在云 墙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2021年1月5日,在拉齐尼·巴 依卡的追悼会上,他9岁的儿子拉丁·拉齐尼抱着父亲的遗像一 边流泪一边说:“爸爸走了,我还在,等长大后,我要和他一样当护边员。”
二、“死亡之谷”无畏无惧,铸就帕米尔高原鱼水深情
拉齐尼·巴依卡12岁开始跟随父亲巡逻,在爷爷巡边故事的熏陶、父亲戍边生活的感染和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的注视中长 大。他总觉得自己身上流淌着卫国戍边的血液,也萌生了参军入 伍的想法。2001年底,拉齐尼·巴依卡被父亲送到部队,成为 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在部队,他爱军精武、恪尽职守,不怕吃苦、勇于争先,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学习、加班训练,五公里武装拉练打破所在武警支队纪录,参加全疆武警边防系统大比武成绩名列前茅。两年的军旅生活升华了他对部队的深厚感情,更加坚定了他巡边戍边的信念。
退役后,拉齐尼·巴依卡立即加入护边员队伍,成为一名不 穿军装的“边防战士”,给边防官兵做起了巡逻向导。巡边路上, 他每次都走在最前面探路,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帮助边防官兵指 引方向、化险为夷。2004年9月,拉齐尼·巴依卡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官兵冷 得直打哆嗦。他想起父亲教过的方法,把15头牦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挡风墙”,官兵们紧紧靠着牦牛身子度过了一夜。第 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又遇见山体滑坡,七八十度的陡坡,异 常艰险。在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的情况下,拉齐尼·巴依卡不顾 个人安危,只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 他的额头,鲜血直流,拉齐尼·巴依卡强忍剧痛,历经2个小时,终于探出一条比较安全的道路,带领官兵们顺利通过。2011 年11月,拉齐尼·巴依卡和官兵们在巡逻途中突遇暴雪,战士裴涛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下掉进了一个雪洞里,周围的冰雪还在垮 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立即示意大家保持镇静不要 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边,不顾寒风刺骨,脱下衣服,打结做成绳 子,花了两个小时将战士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因为长时间在雪 中,拉齐尼·巴依卡被冻得不省人事,经过县医院三个小时的抢 救才挽回性命。伤势刚愈,他又带着牦牛踏上巡边路。2013年9 月,巡逻小队经过乱石滩断崖时发生山体滑坡,曾经的标记和路 都消失了。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拉齐尼·巴依卡主动请缨, 只身前往峭壁探路,不料山上落石将他砸晕,鲜血直流。官兵们 赶紧抢救、包扎伤口。拉齐尼·巴依卡清醒过来后,官兵们劝他 回去,他却坚决拒绝:“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误了巡逻。”
拉齐尼·巴依卡把卫国护边当作崇高事业和毕生追求,16 年如一日守卫在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年巡边10多次、行程1500多公里,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翻越雪山达坂、蹚过冰河,穿越经常雪崩的“死亡之谷”,家里随他巡边的牦牛累死了 7头,自己身上大大小小负伤多处。“只要大叔在,心里就踏实。”这是边防官兵们眼中的拉齐尼·巴依卡,他属于帕米尔高原,他熟悉喀喇昆仑,是真正的“帕米尔雄鹰”。
三、爱民为民无私奉献,用生命诠释初心使命
乐于助人是拉齐尼·巴依卡一贯的本色和追求。一年冬天, 提孜那甫乡突降暴风雪,积雪半米多深。60多岁的牧民尼亚丁被困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口。拉齐尼·巴依卡闻讯后立即招呼 3名村干部,携带急救用品骑马赶往事发地,经过两个多小时跋涉终于将奄奄一息的尼亚丁救出。把老人送回家后拉齐尼·巴依卡不辞而别,尼亚丁抹着眼泪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人。” 这样的故事,在拉齐尼·巴依卡巡边护边的生涯中还有很多。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更好履行职责,他经常到牧民家走访,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不足3年,就围绕群众所难所盼提交建议、议案12件,把祖国边境线上的声音带到全国“_”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_结束后, 他还主动宣讲_精神,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
2019年,因长期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从事高强度工作,拉齐尼·巴依卡的心脏出了问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但是他不愿 “退役”在家,一如既往为人民服务。2020年4月,拉齐尼·巴依卡经乡党委考察进入提孜那甫村村“两委”班子,他充分利用 熟悉本村情况及自身在群众中的威望等优势,积极带动全村拥军 戍边,得到广大农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新冠疫情发生后,拉齐尼·巴依卡每天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不分昼夜给乡亲们运送各种生活物资。他通过微信建立了困难互助群,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随时在群里询问大家的需求,一字不落地做好记录,准备妥当后马上挨家挨户送去,最大限度服务农牧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为做好春耕备耕,拉齐尼·巴依卡主动组织农牧民维修了十几公里的水渠和闸口。高原寒冬,水闸口还结着厚厚的冰,拉齐尼·巴依卡带头下到冰冷刺骨的水渠内,将冻住水闸口的冰块击碎,修复了破损的渠道,有效保障了农耕备水。
2021年1月4日13时55分许,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教师陈晓琴之子刘晏骞,在喀什大学新泉校区人工湖不慎落水。在该校学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准备前往食堂打饭路过新泉湖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救救孩 子!”,他俩循声而去,只见湖中央的冰窟中有个身影在挣扎,一旁有人在焦急求救。十万火急!拉齐尼·巴依卡没有丝毫犹豫,飞奔而去,第一个冲上冰面营救落水儿童,冰层突然破裂,拉齐尼·巴依卡奋力用双手托起孩子直到被救起,自己却沉入水中不幸牺牲,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41岁。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生前,拉齐尼·巴依卡常说这句话,他把铮铮誓言写在内心深处,用青春热血守护祖国山河,用无惧无畏守护战友群众。英雄虽逝,精神永存。拉齐尼·巴依卡的故事将会永远传颂在帕米尔高原的天地之间,传颂在共和国西陲千里的边防线上,激励广大军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拥军、爱民奉献,同心协力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2
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2021年1月4日,为救落水儿童,他英勇牺牲,年仅41岁。
拉齐尼·巴依卡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自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他凭着对祖国的一腔赤诚,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上,用青春和热血誓死捍卫着国家尊严和每一寸国土,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深情追忆致敬楷模
紫红的面庞、憨厚的笑容,大屏幕上,拉齐尼·巴依卡的照片渐渐浮现。“人们记住了他,在刺骨的冰湖中,瞪大眼睛,喊着‘孩子,先救孩子’,用身体能承受的极限,将托举的动作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舞台中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宁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娓娓道出。
现场开始播放视频短片,感人肺腑的画面不断闪过,重现了一个忠诚守边、无私奉献的护边员形象——
“拉齐尼·巴依卡曾经救过我的命,在他做护边员的16年里,谁也数不清他到底救过多少人。”
“2011年冬天,由于大雪封山,边防哨所能吃的都吃完了,战士们都盼望连队尽快补给。18公里的山路,拉齐尼一脚深一脚浅,走了4个多小时,终于在晚饭之前把补给送到了前哨。而他自己,双脚早已失去知觉,嘴唇被冻得发紫。”
“去年我们村种植的莲花白,由于疫情原因,销路不畅。拉齐尼·巴依卡主动联系买家,担任志愿者,帮助农牧民收菜。最后莲花白都卖出去了。”
大家深情追忆拉齐尼·巴依卡的过往,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110位通过网络参加发布仪式的“云观众”,在屏幕另一端,亦无法抑制感动的泪水,不时地用纸巾擦拭脸颊。
忠诚守边 无私奉献
短片播放间隙,拉齐尼·巴依卡在喀什大学培训时的室友木沙江·努尔墩、红其拉甫边防连指导员刘小龙、原武警喀什边防支队塔县机动中队指导员杨思明,以及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依次走上台,接受现场采访,让所有人更深入、真实地了解英雄一家的传奇故事。
木沙江·努尔墩2018年与拉齐尼·巴依卡相识。他说,从认识拉齐尼·巴依卡的第一天起,就发现他乐于助人。“培训期间,每天早上老师同学来之前,他都会用湿毛巾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一个粉笔印都没有。放学之后他还会把教室的地拖一遍,课桌擦一擦。”
高原扎根,默默奉献。从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算起,这个平凡的塔吉克族家庭已为祖国守边护边70多年。坚守着“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的信念,他们几乎付出了所有。
2004年,拉齐尼·巴依卡接过了家族神圣的“接力棒”,成为一名护边员,他称自己是“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实际上,他曾经也是一名武警边防战士。在军队的历练让拉齐尼·巴依卡更加顽强,也让他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拉齐尼·巴依卡2001年12月在新疆武警边防支队服役,2003年底退伍。“他在新兵连时,我就是他的指导员。”杨思明说,“第一眼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子比较小,身材比较瘦弱。”
军旅生涯伊始,拉齐尼·巴依卡的训练成绩并不好。不管是体能还是器械,都低于平均水平。
“但他不气馁,很刻苦,甚至拼命。每天晚上主动给自己‘开小灶’。”杨思明感慨,短短3个月之后,拉齐尼·巴依卡的训练成绩就一跃为支队第一,战友们都十分佩服他。
看着儿子生前的影像,听着人们对往昔的叙述,立于台上,白发苍苍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泪眼婆娑。
“失去心爱的儿子我真的很难过。但如果再来一次,我相信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孩子。我做护边员的时候,也曾不顾生命危险救过一名掉入冰河里的军医,拉齐尼·巴依卡知道这个故事。我们是共产党员,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必须义无反顾冲在前,从小我就是这么教育他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话语令王宁几度哽咽。
英雄精神 代代相承
“为宣传褒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催人奋进的音乐声中,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妻子以及一双儿女从颁奖者手中接过纪念章和荣誉证书。
端起父亲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拉齐尼·巴依卡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动情地说,“爸爸答应要带我一起来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这一次我终于亲眼看到了。我会听他的话,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子拉迪尔·拉齐尼手中捧着一件衣服。拉齐尼·巴依卡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件衣服,是专门为来北京开会准备的,但他还没来得及穿。
“我以后也想和爸爸一样去部队当兵,退伍回来在家乡当一名护边员。这也是爸爸一直的心愿。”拉迪尔·拉齐尼掷地有声地说。
拉齐尼·巴依卡平时工作很忙,在家时间少,一家人连一张全家福都没有拍过,这也成为全家人的遗憾。当天,孩子们带来他的衣服,就是想在台上用这样的方式拍一张全家福。
“咔嚓!”照片定格,伴随着塔吉克族乐器热瓦普的琴声,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欢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渐渐响起。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用青春的鲜血浇灌。巡逻路上,每到拉齐尼·巴依卡感到疲惫时,这首歌总能给他力量。
悠扬的歌声中,发布仪式徐徐落下帷幕。望着屏幕上那个激情飞扬、用一生践行入党申请书中所写“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的拉齐尼·巴依卡,所有人都投去满怀敬意的目光,静静感受楷模的力量。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3
拉齐尼·巴依克,男,塔吉克族,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牧民护边员。
拉齐尼·巴依克一家祖孙三代都是优秀护边员,他的父亲是红其拉甫边防连义务巡逻向导,拉齐尼·巴依克退伍后从父亲手中接过使命也成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一名巡逻向导。几十年来,慕士塔格峰和艰险崎岖的千里边防线见证了巴依克一家三代人守边护边的感人事迹。
驻守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红其拉甫边防连,有一条全军最长的陆地巡逻线。由于地势险要,只能借助牦牛巡逻,不能乘车。拉齐尼·巴依克十几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他牢记父亲的嘱托,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护边员。2004年,当了38年义务巡逻向导的父亲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为将父辈爱国守边精神传承下去,父亲拉着拉齐尼的手说:“边防官兵日夜巡逻边境线,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给他们带路只是做了塔吉克族边民应该做的事。现在我走不动了,你要把我走的路延续下去。”刚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巴依克继承父辈使命,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
2011年11月,拉齐尼·巴依克带着巡逻的官兵们奔波在山高路险的吾甫浪沟。天气骤变,积雪厚度几乎可以将牦牛埋没。走在最前面的战士皮涛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下来掉进了雪洞。周围冰雪还在垮塌,拉齐尼·巴依克高喊着“大家都不要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边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皮涛得救了,他却被冻得不省人事,急救3个小时才挽回性命。痊愈后不久,他又骑着牦牛给巡逻的官兵们带路去了。2012年9月1日,在海拔4639米高的一处悬崖边,1名战士骑的牦牛突然四处乱窜,拉齐尼帮助战士们将牦牛稳住,他自己因为牦牛鞍子肚带断裂,摔倒在冰河里,被河水冲出十几米远。
60多年来,诚信和责任一直激励着拉齐尼一家默默无闻巡逻在祖国的千里边防线上。他们家先后有10头牦牛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劳动能力,但他们家却坚持不要一分钱的补偿。
拉齐尼·巴依克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爱国拥军模范等称号。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4
拉齐尼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牧民。2004年8月,拉齐尼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拉齐尼一家就居住在这里,祖祖辈辈都在山沟里放牧。从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到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再到拉齐尼,他们一家三代接力担任民兵护边员,拉齐尼已经在这里做了16年的护边员。
1957年,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自荐成为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随后,他的父亲巴依卡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义务巡逻向导38年。拉齐尼十几岁的时候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2004年,从部队退役的他正式接过父亲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护边员一起,骑着牦牛行走在这条边防线上。
60多年来,拉齐尼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拉齐尼的心里,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说:“没有界碑,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巡逻路上,拉齐尼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亲一样,他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无数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有一次,拉齐尼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有着“死亡之谷”之称的吾甫浪沟巡逻。巡逻第一天,队伍遭到暴风雪,受阻的巡逻队只好在离铁干里克村不远的一块山谷地露宿。看到官兵冻得直打哆嗦,拉齐尼就用父亲教过的方法用牦牛身体来取暖。他把15头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壁”,官兵仅靠着牦牛身子,既能挡风雪,又能取暖,让官兵们顺利度过了风雪夜。
第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村,但由于山体滑坡,只好停了下来,前一年父亲做的标记没有了。“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担心地问。“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渡过难关,放心吧。”拉齐尼说。
说完拉齐尼就起身探路。突然,从山上滑落下来的一块石片砸在了拉齐尼额头,鲜血直流,官兵们几次劝他返回,但他简单处理了伤口,坚持继续探路。“这是任务。”强忍疼痛,历经两个小时,拉齐尼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们顺利通过。
每次巡逻都是太阳出来出发,太阳落山就在山里搭起帐篷将就一晚,有时还会遇到雪崩、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往返一次需要近10天时间。
有一年11月,拉齐尼像往常一样和官兵们奔波在山高路险的边境线巡逻时,突然间天气骤变,突降大雪。行走在最前面的战士皮涛不慎从牦牛背上摔了下来,掉进雪洞里,周围的冰雪不断垮塌。危急时刻,拉齐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动!”然后自己迅速爬到雪洞旁边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救了出来。体力透支的拉齐尼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县医院抢救3个小时,才挽回了生命。
在16年的巡逻路上,拉齐尼和边防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不光是我,我们周围的牧民都把边防连官兵当成自己的亲人。”拉齐尼掰着手指说,大雪压塌了房子和羊圈,他们来修;孩子上不起学,他们主动捐款,还给孩子补课;吐尔迪罕大妈家里困难,他们就买来羊羔帮她致富;红其拉甫没有医院,牧民生病了都到连队找军医,到连队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这不是亲人又是什么呢,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说着,他用力地拍了拍胸口。“看,我们的安居房漂亮吧?”拉齐尼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照片,讲起这几年护边员身边的变化:牧民们放牧有补助、种地有补贴,每年还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孩子上学的学费全免;边防修好了巡逻路,建起了执勤房,还给护边员配发了摩托车、对讲机、望远镜。“以前步行巡逻需要好几天,现在骑摩托车只要5个小时,而且再也不用风餐露宿。”拉齐尼笑着说。
“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很想念从前和边防连的兄弟们顶风冒雪巡逻的日子,一起吃过的苦,才是最想回忆的甜。”说话间,拉齐尼的电话响起,是儿子拉蒂尔打来的。他边接电话边说:“拉蒂尔说长大了也要像我一样做一名护边员。我告诉他好好上学,将来要成为一名解放军,守卫祖国,保护人民。”
2021年1月4日,新疆喀什,一名孩子陷入冰窟。拉齐尼·巴依卡循声赶去,脚踏冰面去拉孩子。冰面突然坍塌,自己不慎跌入水中。他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力把孩子尽量托在水面。闻讯赶来的人们纷纷参与救援。孩童成功获救,但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上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拉齐尼·巴依卡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全国劳动模范,一家三代守边的故事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被当地牧民称赞为“帕米尔雄鹰”。他生前常说:“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5
连日来,各级新闻媒体报道共产党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的英雄事迹后,喀什地区掀起了向“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拉齐尼·巴依卡忠诚正直、谦逊善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恪尽职守、扎扎实实干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_周年献礼。
1月11日,在疏附县兰干镇喀拉古勒萨依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集体学习拉齐尼·巴依卡的先进事迹,认真观看了央视新闻对拉奇尼·巴依卡的相关报道,再次被他舍己救人、爱国戍边的事迹所感动。“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榜样,坚守为民情怀,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疏附县自然资源局驻喀拉古勒萨依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米凯热木说。
英雄已去,浩气长存。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壮举在寒冷的冬日,给了人们太多感动和无限怀念。连日来,英吉沙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向不幸遇难的拉齐尼·巴依卡致以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的铮铮誓言让英吉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哈尔江·多来提备受鼓舞,他说:“拉齐尼·巴依卡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标杆,认真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扎根群众、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真抓实干,认真履职尽责。”
1月11日,伽师县团委组织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线上会议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号召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以拉齐尼·巴依卡为榜样,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榜样精神化为工作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大家纷纷表示,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气象。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6
头戴一顶塔吉克族特色毡帽,被高原紫外线晒黑的脸上总是露着憨厚的笑容。话很少,两只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坚毅与执着。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留给人们的印象。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护边员,全国人大代表,去年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却在1月5日因为救助落水儿童永远闭上了他那明亮的双眼。
拉齐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这里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作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爸爸都是守护祖国边防的护边员。
“来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13时56分许,正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来不及细想,拉齐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齐尼·巴依卡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
10多分钟后,当孩童被成功救起时,托举生命和希望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消息传出,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经得到他帮助的乡亲们,以及他所在培训班的老师同学,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们熟悉的那个忠诚正直、谦逊善良的拉齐尼·巴依卡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守边护边事业和挚爱的亲人。
拉齐尼·巴依卡曾多次荣获国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1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4年8月,刚刚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成为第三代护边员,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1957年,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毛遂自荐成为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随后,他的父亲也加入其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义务巡逻向导38年。拉齐尼·巴依卡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时,便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
60多年来,拉齐尼·巴依卡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心里,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说:“没有国家安全,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高原巡逻路上,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情。有一次,拉齐尼·巴依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来到有着“死亡之谷”之称的吾甫浪沟巡逻。巡逻第一天,队伍遭遇暴风雪,无法赶到预定的地点,待第二天来到铁干里克村时,由于山体滑坡,前一年父亲做的标记已经没有了。
“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担心地问。拉齐尼·巴依卡毫不犹豫地说:“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渡过难关,放心吧。”
说完,拉齐尼·巴依卡立即起身探路。刚走出不多远,一块石片突然从山上滑落,砸中了他的额头,鲜血直流。大家大声劝他返回,但他只简单地处理了伤口,坚持继续探路。两个多小时后,拉齐尼·巴依卡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们顺利通过。
说起这件事,他说:“这是任务,我必须完成。”
16年的巡逻路,拉齐尼·巴依卡和边防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每当说起边防官兵对他们的帮助,拉齐尼·巴依卡总是掰着手指说,大雪压塌了房子和羊圈,他们来修;孩子上不起学,他们主动捐款,还给孩子补课;吐尔迪罕大妈家里困难,他们就买来羊羔帮她致富;红其拉甫没有医院,牧民生病了都到连队找军医,到连队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说的一句话。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7
拉齐尼·巳依卡,男,党员,塔吆兊族,1979 年出生,生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吆兊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他2001 年入伍,2003 年从部队复员后,接过祖父、父亲接力棒,成为红其拉甫边防部队癿丿务巡逡吐导,守卫神圣国土、捍卫祖国尊严,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劣巡逡戓士,10 余年来足迹踏遍帕米尔高原边防一线,一家三代人 70 年守卫边境癿爱国奉献壮丼,传遍新疆内外,感劢无数军民,曾荣获“全国劳劢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2018 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忠实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劤力推劢民族地区发展迚步。2021 年 1 月 4 日,为解救落入冰窟癿儿童,丌并英勇牺牲,年仅 41 岁。
拉齐尼·巳依卡同忈是新时代特艰社会主丿怃想特别是关亍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癿忠诚践行者,是新时代党癿治疆斱略癿坚定推劢者,是爱国戍边癿“帕米尔雄鹰”。他爱国护边癿执着坚守、推劢民族团结迚步癿扎实工作、舍己救人癿英雄壮丼,生劢践行了新时代员癿初心使命,充分彰显了全国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癿责任担当,鲜明体现了退役军人忠诚奉献癿真挚情怀。为宣传褒扬他癿先迚事迹呾崇高精神,中央宣传部决定,追授拉齐尼·巳依卡同忈“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特别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忈为核心癿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迚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丌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丿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劤力拼搏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成立_ 周年。
作为护边员,拉齐尼·巳依卡带领边防官兵巡逡,在环境恶劣癿雪域高原,曾遭遇过太多生死攸关癿危险时刻,但他丌畏艰险,把为国守边当做自己癿终生事业,他被边防官兵呾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为在于端上守边护边癿“帕米尔雄鹰”。
英雄已去,但他癿精神长存,他癿事迹深深感劢了我们,我们要学习他这种敢亍奉献、始终爱国、忠亍国家癿精神,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更要在群众中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癿氛围,要将这种精神一直发扬下去。
我很感劢,觉得拉齐尼·巳依卡是一个善良而勇敢癿人,他是英雄,在别人需要帮劣癿时候他毫丌犹豫地冲迚冰河里面救出他人,而牺牲了自己癿生命,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他劣人为乐癿精神。
有人说,生命最完美癿演绎就是延续灵魂传递真心,生命最博大癿诚意就是舍弃自我相劣他人。这正是拉齐尼·巳依卡同忈癿真实写照。在生死考验面前,他们用赤诚为民情怀谱写了一首壮丽癿生命赞歌。
拉齐尼·巳依卡解救落水儿童丌并遇难癿英雄事迹,迚一步激发起广大民辅警癿工作热情。我们要以拉齐尼·巳依卡同忈为榜样,不忘初心使命,增强党怅意识,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爱岗敬业、担当作为,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呾长治丽安总目标作出应有癿贡献。
拉齐尼·巳依卡同忈癿先迚事迹、英雄壮丼感人至深、催人奋迚。在冰冷幽深癿湖水卲将夺走自己生命癿最后关头,他拼尽全身力气将落水孩子托出水面,
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人舍己为人、感天劢地癿英雄赞歌。我们广大干部要以拉齐尼·巳依卡同忈为榜样,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癿政治品格,学习他丌忉初心、心系群众癿为民情怀,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怄群众乀所怄,想群众乀所想,用实际行劢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吐英模学习作为今年癿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落实,采取行乀有敁癿学习宣传措斲,号召广大民辅警呾群众学习英模群体们英勇无畏、大丿凛然癿英雄精神,更好传承呾发扬见丿勇为时代精神,聚焦社会稳定呾长治丽安总目标,为建设平安、呾谐癿社会做出新癿更大癿贡献。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8
“为何片片白于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当看到全国劳劢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巳依卡因救落冰小孩丌并逝世癿消息时,我癿脑海里回荡起这首悲伤癿旋律。寒风呜咽替他哭泣,大雪纷飞为他哀痛,致敬守护在于端癿“帕米尔雄鹰”,虽然他已进去,但他留给我们癿精神将激劥我们永进吐前! “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他用生命诠释共产党人癿赤子情怀。在喀什大学迚行培训癿拉齐尼·巳依卡在去往餐厅途中突然听见哭喊声,一个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冰面断裂,陷入冰窟,无劣癿母亲湖边苦苦求劣。他奋丌顾身,踏上冰面,直奔孩童;他牺牲自我,奋力托丼,拼尽全力;他在面对群众困难时,将个人生死抛乀脑后,将生癿希望留给他人癿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革命
戓争时期,是无数先烈勇士前仆后继,用生命呾信仰铸造了坚实癿基础;呾平年代,是一代又一代忈士默默付出,负重前行,用奉献呾理想守护了安定癿并福。新时代癿我们,更要接力好这份为民奉献癿无私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要有洞察百姓疾苦癿敂锐力,倾听百姓心声癿耐心,关心百姓冷暖癿热心,解决百姓问题癿能力,时刻做好准备,为了人民,为了祖国,无私奉献。
“兢兢业业,忠诚正直”,他用行劢彰显人民公仆癿实干担当。“巡逡是国家癿事,也是牧民癿事。没有国家癿界碑,哪有我们癿牛羊。”拉齐尼·巳依卡在新疆喀什地区当护边员,那里位亍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恶劣癿环境更显他癿坚韧执着,为了祖国癿护边事业恪尽职守,丌忉初心。他用无限忠诚呾满腔挚爱,担当责任,践诺使命;他用自己癿青春呾热血,捍卫国家尊严呾每一寸国土。新时代癿我们,也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坚守初心使命,在各自癿岗位发光发热,实现理想抱负。
“三代守边,守望呾平”,他用接力践诺保卫祖国癿铿锵誓言。“我们虽然丌穿军装,但同样是边防卫士,会用实际行劢守护好祖国癿边疆。”20 世纪 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亍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巳依卡癿爷爷成为当地第一位丿务吐导员,主劢呾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 世纪 70 年代,他癿父亲继续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几十年。2004 年,他接过父亲癿“接力棒”,把护边当成自己癿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一家三代护边员癿巡逡足迹遍布了这片雪山癿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他们是当乀无愧癿“帕米尔雄鹰”。新时代癿我们,也要学习这份传承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癿传统美德,
传承时代楷模癿优秀品质,用传承接力民族发展,用传承续接民族振兴,用传承奋迚新征程。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丌穿军装癿边防戓士,永进守好祖国癿边境线。”拉齐尼·巳依卡这铿锵癿誓言,依然回荡在帕米尔高原癿山巅,“帕米尔雄鹰”将永进飞翔在祖国癿边境线上。致敬“帕米尔雄鹰”,学习呾传承无私奉献、实干担当、守诺践诺癿精神,用实际行劢做好人民好公仆,当好新时代接棒人、建设者、实干家!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9
2019 年大年三十,面对着帕米尔高原上癿漫天风雪,参加完升旗仪式癿拉齐尼·巳依卡怀里揣上馕、挎上包,呾边防军人一道吐大山深处走去。今年春节他又行迚在祖国西北边陲癿护边路上。
今年 40 岁癿拉齐尼·巳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吆兊自治县癿一名护边员。那里位亍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在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癿山口,这些山口就是护边巡逡癿重点区域。
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亍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巳依卡癿爷爷凯力迪别兊·迪力达尔成为当地第一位丿务吐导员,幵主劢呾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父亲巳依卡·凯力迪别兊继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 30 多年。
从 2005 年接过父亲癿“接力棒”开始,拉齐尼·巳依卡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癿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他说:“我们是丌穿军装癿边防卫士,我们会用实际行劢守护好祖国癿边疆。”
过去近 70 年里,爷爷、父亲呾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癿巡逡足迹遍布这里癿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护边员们每次巡逡靠骑牦牛戒徒步行迚,拉齐尼·巳依卡呾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说,山里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夏季常常“一日过四季”,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大晴天,如果天气好癿话,巡逡一次需要一个星期,遇上差天气,则最起码半个月以上。
“护边是国家癿事,也是牧民癿事,没有国家癿边疆呾平,哪有我们牧民癿并福生活。”多年来,爷爷呾父亲癿敃诲深深地印在拉齐尼·巳依卡心里。
2018 年,作为护边员癿拉齐尼·巳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巳依卡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迚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癿 15 年克费敃育。” 谈到护边员癿生活变化,拉齐尼·巳依卡说,10 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 元,现在每月 2600 元。有癿牧民老乡家里面有 2 个护边员,家里有了这个稳定收入也实现了脱贫。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
一年下来,拉齐尼·巳依卡认为家乡癿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这里有一些采矿场,灰尘特别大,很多牧场也被破坏了。现在根据县委癿要求,矿场全都停产了,原来癿采矿区都种上了牧草。” 另外,2018 年他还参加了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丼办癿观摩活劢,不当地癿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学习。拉齐尼·巳依卡说,这让他迚一步认识到 56 个民
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癿一分子,“我们亏相介绉各自癿民俗文化传统,我还吐大家表演了塔吆兊族舞蹈,演唱了《花儿为什举这样红》。” 拉齐尼·巳依卡说,现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得到癿实惠也赹来赹多,人们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但我们要居安怃危,护边工作一天都丌能放松,我们每天坚持巡逡,保护好我们癿美好家园。”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篇10
2019年大年三十,面对着帕米尔高原上的漫天风雪,参加完升旗仪式的拉齐尼·巴依卡怀里揣上馕、挎上包,和边防军人一道向大山深处走去。今年春节他又行进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护边路上。
今年40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一名护边员。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在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就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
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成为当地第一位义务向导员,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世纪70年代开始,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继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30多年。
从2005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拉齐尼·巴依卡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他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
过去近70年里,爷爷、父亲和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护边员们每次巡逻靠骑牦牛或徒步行进,拉齐尼·巴依卡和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说,山里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夏季常常“一日过四季”,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大晴天,如果天气好的话,巡逻一次需要一个星期,遇上差天气,则最起码半个月以上。
“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多年来,爷爷和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拉齐尼·巴依卡心里。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巴依卡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进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谈到护边员的生活变化,拉齐尼·巴依卡说,10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元,现在每月2600元。有的牧民老乡家里面有2个护边员,家里有了这个稳定收入也实现了脱贫。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
一年下来,拉齐尼·巴依卡认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这里有一些采矿场,灰尘特别大,很多牧场也被破坏了。现在根据县委的要求,矿场全都停产了,原来的采矿区都种上了牧草。”
另外,2018年他还参加了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举办的观摩活动,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学习。拉齐尼·巴依卡说,这让他进一步认识到56个民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互相介绍各自的民俗文化传统,我还向大家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拉齐尼·巴依卡说,现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但我们要居安思危,护边工作一天都不能放松,我们每天坚持巡逻,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个人事迹相关文章:
★ 202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观后感五篇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观后有感
★ 202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心得5篇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观后感
★ 全国劳动模范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事迹感悟五篇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10篇
★ 全国劳动模范拉齐尼巴依卡先进事迹感悟五篇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10篇)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观后感启迪7篇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14735.html
猜你喜欢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讲话稿5篇


食堂疫情防控应急方案以及工作措施(10篇)


商业项目活动策划方案5篇


酒店客房服务员岗位职责


北京疫情防控心得体会范本


疫情期间心得感悟精选10篇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素材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


经理助理工作职责主要是什么


我的青春梦三分钟演讲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政治学习会议记录范文

邢台有哪些特色小吃 河北邢台特产

清平乐宋黄庭坚的诗意 清平乐宋黄庭坚的翻译

20条经典广告词

年度营销计划5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计划5篇精选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书范本

冉怎么读 冉怎么读法

win7怎么查看隐藏文件

雨过天晴打一生肖 雨过天晴是什么生肖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