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海的时事政治报告论文800字
2024-05-06 飞碟说 【 字体:大 中 小 】
关于南海的时事政治报告论文800字
南海,在国际上一般指南中国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南海的时事政治8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南海的时事政治800字论文篇1:《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摘要】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十足的“海洋时代”,沿海国家十分重视并不断扩大对海洋的需求和关注,都试图凭借海洋资源、空间和权益的占有和利用,来寻求最大发展空间和利益。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
【关键词】领海权益;南海动态;海洋文化观
一、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海洋国土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渤海、黄海、东海、台湾东部、南海五个海域海洋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海洋国土,相当于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中国南海海洋国土》)。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岛屿的地位愈加突出,因而导致某些国家无端挑起对我国一些岛屿主权归属的争端。
南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航道资源和油气资源,是世界四大油气资源聚集中心之一,它的石油地质储量大概在230亿~300亿吨之间,单是可开发价值就超过20亿人民币,约占中国总资源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南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在近200多年间,南海海域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
2011年的南海,仍然是争端不断地一年。目前我国南海海域被无理侵占的岛礁有40余处,临近的海域也被瓜分。6月28日菲美举行2011年度“海上联合战备训练演习”(CARAT),演习将持续到7月8日,共11天。菲律宾4艘海军舰艇与这3艘美军舰艇一起参加演习。菲律宾为在近期的南海争端中‘‘壮腰’,积极寻求美国支持,而美国为给“重返亚洲”寻找契机,也采取了主动的态度;7月7日至9日,应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的邀请,菲律宾共和国外交部长阿尔韦特?德尔罗萨里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德尔罗萨里奥外长,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同德尔罗萨里奥外长举行了会谈。两国外长就海上争议交换了意见,认为海上争议不应影响两国友好合作大局。双方重申尊重和遵守中国与东盟国家于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7月9日,美国和澳大利亚海军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举行联合军演,地点是濒临南海的文莱近海海域。这也是美日澳三国首次在南海附近海域举行联合军演;9月15日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计划在南海争议海域两块分别被称为“127号”和“128号”的油气田进行资源开发。中国日前已正式向印度表示反对,指出除非获得中国许可,印度无权进行此开发活动,否则其行为属于违法。然而印度外交部对此表示不满。菲律宾9月22日召集东盟10国的海事专家开会,讨论该国解决南海争端问题的一个建议:将南海明确划分为无争议和有争议的区域,无争议的地区由“独有主权国”直接开采,有争议的地区则由几个声索国合作开发,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回应此事时称: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此我们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为中国政府一直以来所坚持。10月12日,印度和越南政府在新德里签署了一项为期3年的南海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协议,无视中国一再反对,执意介入南海事务。11月16日,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从2012年开始在澳大利亚驻扎250名海军陆战队员,未来驻澳美军总兵力将达到2500人。除澳大利亚外,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欢迎美军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遏制日益强大的中国影响力。
三、如何处理海洋主权争端
在海洋主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断的探索如何维护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的战略。
维护南海权益是一个长期并且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海洋文化观的建设
意识是文化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如何在世界性海洋发展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这首先要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适宜于海洋发展的文化观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不同,其在海洋发展、海洋竞争的世界舞台和地区舞台上所确定的国家发展模式与道路选择就不同。
目前在中国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主题学科领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努力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观念,坚持正确的导向,运用各种积极的、健康的形式,传播海洋文化,提高海洋意识,使海洋文化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关注点,使其与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
2 扩展军事力量,加强友好合作
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增强我国海军和海上巡逻队的实力,加快海军转型建设,抓住当今国际安全关系的连动性、依存性等特征,以全局的、历史的、前瞻的眼光高度,在和平解决争端的前提下,时刻准备以武力解决根本问题,捍卫国家安全,国土完整。
中国将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从海洋科研与环保、互联互通、航行安全与搜救、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做起,逐步将合作延伸扩大到其他领域,形成中国一东盟多层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海洋权益的争夺,更重要的是整个地区性的发展问题。中国应该坚持地区间合作,保证地区内和平、繁荣、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护领土及领海主权和沿海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保护对外海上通商,维护公海自由,更好地解决争议。
南海的时事政治800字论文篇2:《南海问题形势分析》
近几年,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以越南、菲律宾等国为主)围绕南海问题引发的争端日益明显,声索国利用矛盾拉拢域外大国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同时,美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借口插手南海问题,并积极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总体来说,当前南海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形势。
一、声索国加大对南海的争夺力度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使南海争端中声索国产生了危机感,鉴于南海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加大了对南海权益的争夺。
1、声索国加强军事准备
越南军方人士称:"自2005年从俄罗斯购买了11架苏-27战斗机后,越南海军的空战能力大大增强,而购买苏-30MK、苏-39等先进战机的计划,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越南计划在2015年前建成一支现代化海军。"除越南外,2005-2009年东南亚国家的军火进口翻番,其中马来西亚增长72%,印尼增长84%。除了军购,有关国家还加紧举行海上军事演习。越南曾多次以"南沙岛礁被袭"为背景举行军事演习,菲律宾也多次与美国进行联合军演,旨在提高菲军队的海上作战能力。可以说,声索国都在为争夺南海利益进行军事上的准备。
2、声索国对南海主权的争夺方式多样化
在南海争端的声索国中,越南是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争议最大的国家。越南除了进行公开的外交交涉、强化军事占领和行政管辖等手段外,还以柔性手段宣示其对这些岛屿的"主权"。2010年3月13日,越南外交部声称越南对黄沙群岛(中国西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反对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GS) 在新出版地图中将西沙群岛划归中国并要求NGS做出修改。3月26日,NGS在重压之下表示"改正错误",将西沙群岛标示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1]"地图事件"是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这一"柔性手段"实现了"软侵权"的目的。此外,越南高层领导还相继赴南沙"宣示主权"。4月1日,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视察南沙白龙尾岛,表示"将捍卫南沙群岛的主权";12月21日,胡志明市市委副书记黄氏仁与越南海军司令部官员探访南沙6岛,这是胡志明市高官第7次到南沙"宣示主权"。
3、声索国在南海的资源开发规模逐步扩大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而这些能源对越南、菲律宾等国的经济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仅2006年上半年,越南油气总公司油气开采产量就达1237万吨,其中原油为860万吨,天然气37.65亿立方米,原油出口量约为820万吨,出口额达41.4亿美元。越南菲律宾等国不但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将世界主要大国都牵扯到这一地区,大有使南沙问题国际化的趋势。早在1976年,菲律宾就使阿莫科国际石油公司(Amoco)卷入南沙群岛礼乐滩的石油勘探。[2]至今,越南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50多份油气联合勘探、开采合同。2010年5月3日,越南正式批准《至2020年越南海岛经济发展规划》,宣称将投资162. 5万亿越南盾(约85. 6亿美元)发展海岛经济,将海岛建设成"坚固的防守堡垒",捍卫各海岛的"主权"。越南等声索国还积极培育海洋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加快对南海的科学考察,为进一步攫取海洋资源做准备。
二、域外大国积极介入
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也争取从多方面遏制中国。长期以来,美国在战略上重视南海,但在策略上却相对超脱。201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发言,声称南海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南海争端应在尊重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多边谈判。这显示出美国应对南海问题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也表明了美国希望通过使南海问题国际化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美国的实际行动也体现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一方面,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关系,积极唆使某些国家在南海宣示主权,抢夺资源;另一方面,美国在南海及其周边海域频繁进行军演,加强同东南亚有关国家的军事合作,遏制中国。
此外,日本也加大了对南海问题的重视。日本一直以来与中国在东海存在岛屿和油气田的争议,所以,日本也希望借南海问题实现牵制中国的目的。[2]近年来,日本对南海问题表现出"浓厚兴趣",2010年日本在南海问题上抗衡中国的意图更加明显。2010年6月,日本共同社"爆料"中国将南海列入"核心利益",并大肆炒作中国对地区安全的"威胁"。2010年7月24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会见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家谦时称,"日本对南海问题不能毫不关心"。同时,日本还经常派兵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军事演习,熟悉地理环境,将军事力量伸向南海。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国在东南亚影响力大幅下降。所以,俄罗斯一直试图改变其在东南亚影响力被边缘化的态势。2009年,越南总理阮晋勇访俄,双方就军售、核能合作和油气开发等达成协议,2010年3月,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访问越南,再次签署武器销售合同,并声称俄将考虑帮助越南建立潜艇基地。从总体上看,俄罗斯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仍较为超脱,但俄国对越南等国进行武器销售,也使得南海争端的解决有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域外大国尤其是美国公开介入南海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对中国国家实力提升较快的反应。但从根本看上,域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是海洋霸权(特别是东亚地区)和东亚地区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南海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对美、日等大国意义重大,尤其是连接南海航道的马六甲海峡,更是被美国列为其在全球必须控制的16个咽喉航道之一。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等亚洲国家逐步崛起,美国的地区主导地位衰弱。美国试图通过塑造中国这个"威胁",加大对中国的外交制衡,将亚洲国家重新团结在美国周围,维护其在亚洲的主导权。
综上所述,近年来南海争端中有关国家已表现出一致对华的趋势;域外大国大多针对中国,公开介入南海问题,南海争端呈现明显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中国应在与声索国增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加强大国外交和公共外交,进一步在国际上塑造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家形象,在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的同时,妥善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网站, 2010年4月27日,
[2]李金明:《南海问题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东南亚研究》, 2010年第1期,第37页
[3]李金明:《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南海的时事政治800字论文篇3:《浅析南海主权争议》
【摘要】大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南中国海,最近成为国际焦点。这个亚太区域的磨心问题,不但是中国和东南亚多个国家之间的核心矛盾,也是东亚安全的首要问题,并且也是中美未来关系的一个大隐藏爆发点。
【关键词】南海主权;根源;争议;对策
一、南海主权争议的历史根源
(一)越南自宋朝脱离中国独立
五代十国时中国四分五裂,越南也建立了割据政权。宋朝皇帝赵匡胤逐个灭掉割据政权,但是两次攻打越南都反被越军击败,以后统一越南的计划就被无限期搁置。越南就此取得事实独立。中越南海主权争端,应该从越南独立算起。
(二)16世纪南海群岛成为越南统治区
直到16世纪,越南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而成立黄沙队,负责打捞西沙群岛的沉船,在南海群岛建立了行政机构。以后又在岛上设卡,对过往船只收税。此后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无可争议地成为越南的统治区,并为当时东西方各国旅行家承认。
(三)二战后未定国界线惹争端
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南海群岛。战后,中国作为五大国,接管了日本占领区。1947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线。中共建政后,经大陆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而只是将11段断续线改为9段断续线。“九段线”是中国大陆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一种叫法,这一条线通常也被称为传统疆界线,因其形状为“U”形,所以也被称为“U”形线。
目前,在南沙群岛中的岛屿与珊瑚礁,属于中国大陆控制的只有8个,台湾占2个,越南占29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8个,所谓的“九段线”已名存实亡,这或许就是今天南海主权争端的根源。
二、南海主权争议的三大层次
(一)岛屿主权和附近海域的经济海域权
由于南海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庞大石油储量,因此这个问题被大大放大。人类的陆地开发目前已快达到极限,人类把开采地球资源眼光放在海洋上。海洋面积占了地球表面的七成,因此大部分的地球资源,恐怕确实存在海底,石油资源其实只是其中之一。目前,人类开采仍然局限在浅海区域,因此海湾和近海区域,将是未来各国争议的焦点。岛屿主权,将确定200海哩经济海域的范围,这是东南亚诸国和中国争拗的原因。
(二)通航的问题
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都依赖南中国海航道大量进口中东石油和南太平洋及非洲矿产品。因此中国对南中国海的领海宣称,不被日本和韩国认可。美国过去一直强调南中国海的“公海自由通航”,显然不认可中国的“领海”说。对美国来说,从太平洋调遣军队进入印度洋到达波斯湾甚至地中海,南中国海是最近路线,其战略意义自不必说。
(三)战略的势力问题
包括南中国海周边区域在内的太平洋,以前从来是美国的战略势力范围,去年中国军方提出“南中国海核心利益”说,让美国人大吃一惊。因此,在第三个层次上,是中美之争。
中国的南海政策,以前是所谓的“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利益”,显然中国的主要目光并不在于海底资源,而主要在于扩张势力。因此,南中国海的争议,本质上是中国在三个层次上和东南亚、东亚以及美国的全面冲突,而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势力范围之争。古今中外,新霸权崛起的道路从来如此。
三、中国应对南海主权争议的策略
(一)在国际社会上要做均权均势的工作,保持国际间各种权力的动态平衡
推动和建设国际性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国家间建立军事联合合作,根据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安全、共同安全、领域安全等合作,形成军事均势的有效力量。经济金融上开展国家间区域间的平等互惠的合作,形成国家间区域间的经济互补和世界货币的多样,形成经济和金融均权的有效力量。
(二)对南亚诸国要扶弱削强区别对待,以共同安全观念取代合作安全观念
东盟是个松散型的区域合作组织,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中国需要以对方的立场态度行为等综合判断,区分敌友区别对待,对于在南海仅保持现有军事力量,并愿意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应视为友好国家,对于友好的弱小国家,中国应当给予经济、金融、援助等多方面的支持,对于领土主权的纷争以和平谈判为主,保证不对这些国家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对于在南海发展进攻性武器,不愿意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则应视为不友好甚至敌对国家,对这样的国家,中国应当实施战略性资源、关键性技术、资本输出等的出口限制,在领土主权纷争谈判的基础上,做好必要时军事解决的准备。
(三)厘清南海领土界线
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对南海主权的表述比较符合《海洋公约》的规定。其实比较准确的说法应当是:“南海上的岛屿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拥有南海上岛屿及周边专属区海域的主权。”中国应当将南海上岛屿的面积位置,按照《海洋公约》规定准确测量后向世界公布,教科书及出版的地图等也应该做相应的明示。中国应当制止中国企业参与其它国家在我主权管辖海域的开发。
(四)对于被占岛屿实施先主权后领土的策略
以渔政海政为主国防武装配合,在我主权管辖海域行使经济专属区海域的主权管辖权,以保证我渔民渔业、测量调查、勘探开发以及其它国家航行的安全。然后,以协商谈判为主,辅以军事措施来解决岛屿的领土问题。
(五)协调内政应对南海局面
1.推行以民主政治改革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达到政通人和、目标一致向外的目的。
2.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将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国防动员结合在一起,加速国防动员体系的培养和建设,实现快速、经济、准确的国防动员。
3.适度透明军事,培养我军的战略威慑力和国民的国防意识,战略威慑力的指向要明确,以减轻周边友好国家对我们的猜疑。
4.分离外汇管理局的外汇买卖职能,将外汇买卖的职能还给金融市场,除国家留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外,其余外汇出售给需要外汇的企业和个人,外贸企业自备外汇储备。
5.中国的南海政策要完整系统,可预期,可选择,便于南海诸国在明了前景可预期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的政策。
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内政的适度协调和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政策的适当调整,同样还需要时间和智慧,更需要眼光和魄力。
猜你喜欢:
1.南海时事与政治论文2015年
2.南海时事与政治论文范文
3.南海时事与政治论文两千字
4.南海问题政治论文2000字范文
5.时事政治论文1500字
6.与南海时事相关的政治论文

本文地址:www.feidieshuo.cc/article/34559.html

清蒸多宝鱼的做法


吐鲁番早餐美食有哪些 吐鲁番早餐吃什么


全麦南瓜马芬怎么做 全麦南瓜马芬的做法


澳门有哪些老字号 澳门老字号有哪些


糯米酥虾的做法 糯米酥虾怎么做


鱼丸汤的做法


苹果手机猪头特效怎么弄 手机猪头特效在哪里


支付宝全家福怎么得 支付宝全家福如何得


苹果11pro max发热怎么解决 苹果11pro max发热如何处理


duaaloo什么手机型号 duaaloo手机型号是什么

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10篇

对联的形式有哪些 对联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校车随车教师安全责任书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的诗意

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制度范文8篇

喜筵和喜宴是什么意思 喜筵和喜宴意思有什么区别

中学家长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恬怎么读 恬怎么读法

面试自我介绍3分钟通用5篇范文
